中國股市正式進入大換血時代,A股即將跌破,誰來為散戶買單?

中國股市的本質是什麼?

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必須要告訴大家。在經濟持續不景氣的情況下,各個行業都步入了下行的週期,但股市逆勢而上,與經濟基本面背道而馳,這種行情必不能長期持續。

縱觀這幾十年中國股市的發展史,中國股市上市圈錢的公司越來越多,證監會今天一個政策明天一個政策,都是與民爭利的政策,基本目的是三個:一是幫助上市公司圈到更多的錢;二是收更多的交易手續費和稅收;三是消滅股民錢特別是中產階級的財產,防止通貨彭漲。君不見多少股民前赴後繼,最後總結下來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不管是股民還是基民,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參與者虧損,中國股市成了財富粉碎機。而上市公司只知圈錢,從不知回報,現金分紅是鐵公雞,一毛不撥,最多搞個虛假的十送十甚至十送十五,中國上市公司今天再融資,明天增發,只見圈走越來越多的錢,從沒真正拿真金白銀來分紅。一般來說的這麼大的風險回報總要高於銀行定存吧,可中國股市完全不是這麼會事。最後上市公司錢圈得差不多了,揮霍得也差不多了,資金轉移得差不多了,還可以打上ST,換一個莊家重新講一個故事再重新圈錢。中國股市在有關部門的主導下,表面上看現在是一片慮假的繁榮,是不斷髮新股的繁榮,其實本質上只是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不僅拿走你本錢並連利息也不還,而留下的是股民、機構間的血拼,中國股民好自為之。

國家股市本來是一個投資的場所,通過股市收集民眾投資的資金用來幫助企業提高企業的素質、擴大再生產的規模和作開拓經營等等來促進社會經濟,投資人基本只需要承擔企業經營失敗的風險,一般地,這種投資雖然比起存款銀行有風險,但企業總體是盈利的,企業的紅利回報遠超過銀行利息,這樣來實現投資者和企業的共贏,因此這是各市場經濟國家人民普遍的投資方式。

但是,如果這些上市企業剝奪了投資者的股東權利,連紅利也不分或象徵性分一點給投資者,投資者就已經是遭遇了風險,這是制度造成的損失,投資者被剝奪的權利首先是被剝奪了應有的投資經營獲利權,投資者基本上失去了投資回報的財產,老闆們拿了投資者的錢做生意虧了是投資者倒黴,但賺了錢時不顧信用而賴帳,他們可以將這筆帳拖延數百年後才兌現,可以拖延到永遠,可以等這個企業破產清盤時才去兌現,把帳賴掉的手段是多不勝數的,公司賺了錢還是投資者倒黴,這本質上已經不是投資,是被騙了,買了的股票結果是變成買了賭博用的籌碼了,因為只剩下股票在股市的浮沉中來碰運氣,即只有去賭博一條路。

但是對賭本來還應該有個公平的規則的,然而這個股市賭場卻正如吳敬璉先生所說的:有的人能夠看到股民的牌,股民們卻看不到對方的牌,那麼這樣連賭也不是了,完全是騙,而中國大陸股市正是這樣的一個“股市”,所以說大陸股市是一個龐氏騙局。


讀懂這3點,你就能成為中國股市能賺錢的一種人!

一、決定行情性質的內部要素

1.趨勢

趨勢是股價運行的方向,它在股市中起決定性作用,是第一要素。趨勢決定思維方式和操作策略,它主要分為:主要趨勢、次要趨勢和短暫趨勢。

分析趨勢時要注意以下4點。

(1)要綜合主要趨勢、次要趨勢、短暫趨勢之間的關係。操作要以主要趨勢為主,主要趨勢決定操作的策略,次要趨勢決定操作的戰術,短暫趨勢決定下單的時機。

(2)在一個運行方向中的趨勢線不是一條,要隨股價的變動及時修正趨勢線。

(3)上升趨勢的形成和保持要有合理的量價做保證,上升趨勢破壞時,總有量價不合理的表現,下降趨勢的扭轉不僅要有技術面的要求,還要有基本面的配合。

(4)上漲或下跌趨勢一旦形成,趨勢本身有自我加強的力量,若自身的力量不充分釋放,外力很難轉變該趨勢。

如果你看錯了趨勢,必須使用最古老而又可靠的保護傘——止損。這就是趨勢和利潤的關係。

2.成交量

成交量是某一運行方向的能量狀況,也是趨勢形成和延續的動力。成交量表現為:縮量和放量、區域縮量和區域放量、單日縮量和單日放量、溫和放量和突然放量、溫和縮量和突然縮量等。

分析成交量要注意以下兩點。

(1)不同趨勢下成交量的意義不同。

上升趨勢中放量上漲是上升趨勢加強,是進入新一輪上漲的信號;上升趨勢中縮量是進入短期調整或調整即將結束的信號;上升趨勢中放量下跌是進入短期調整的信號;下降趨勢中放量上漲只是短期反彈的信號;下降趨勢中放量下跌是下降趨勢加強和進入新一輪下跌的信號;下降趨勢中縮量是下降中繼,是即將進入新一輪下跌或短期反彈的信號。

(2)分析成交量時要掌握以下原則。

不要進行過程與過程的比較,要在一個過程中進行階段與階段的比較。

要研判該階段上漲或下跌幅度能否大於前一階段,要與前一階段上漲或下跌的成交量比較。

要研判是否結束調整而進入反彈或上漲,成交量放量要與最近一波調整時的量能相比較。

3.形態

形態是股價運行方向中的軌跡,可預測行情進行到哪個過程、哪個階段以及突破方向。

形態分為:突破性形態(包括底部和頂部突破性形態)、中繼性形態(包括上升和下降中繼形態)。

分析形態時要注意以下原則。

(1)先有形態,再有趨勢。若形態不突破,則趨勢不形成,即使形成可靠性較小。

(2)上升趨勢中整理形態大都向上突破,下降趨勢中整理形態大都向下突破,有反向突破時,假突破較多。

(3)向上突破形態要有量能配合,向下突破形態不需量能配合。

(4)形態突破時有“欲上破先下破、欲下破先上破”的規律,但突破時量能較小。

(5)整理過程中有單一形態或複合形態,複合形態就是兩個以上形態的組成。

(6)形態的過程分為初、中、末期,初期為向下,中期為反彈,末期為小幅震盪,形態初期量能大,中期量能溫和,末期量能較小。

(7)底部形態和頂部形態的量能和時間,一般大於和長於中繼形態。

(8)壓力位和相對高位處形成的頂部形態可靠,支撐位和相對低位處形成的底部形態可靠。

4.指標

指標是根據股價和量等原始數據,利用數學公式從定量的角度對股市進行預測的方法,指標說明趨勢所處階段的狀況。指標分為:趨勢類指標、量價類指標、強弱類指標、超買/超賣指標、停損指標、支撐壓力類指標、大勢類指標。

分析技術指標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同類技術指標在分析時的意義是不同的,要用不同類的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同類指標進行綜合分析沒有意義。

(2)趨勢類指標反映趨勢的方向,分析時要以趨勢類指標為主。

(3)超買/超賣類指標反映該趨勢中某個階段的狀態。

(4)量價類指標反映該趨勢的能量狀況,並反映出該趨勢的延續和變化的可能。

(5)支撐壓力類指標反映股價運行過程中的可能壓力和支撐位。

(6)強弱類指標主要反映股價相對於某個時期的強弱程度。

(7)停損指標主要反映轉勢的信號。

(8)大勢類指標主要反映大盤的狀況。

(9)不同趨勢下、不同運行過程中、不同市場背景下、不同運行規律的個股、不同性質的行情指標發出的信號意義是不同的。

應用技術指標時不僅要綜合各類技術指標進行分析,還要辯證大盤熱點以及其他技術要素才能過濾掉技術指標的虛假信號。

世間的一切問題,在某種角度上都可以歸於不確定性的成因。人在迷茫的情況下特別容易焦慮,市場煙幕太多,人心自亂者無數,所面臨的煩惱與精神壓力往往可能在一天之內加於心頭,容易讓人忘記常識,情緒也似一條線牽引著人把負面情緒向一個方向集中,市場每天都充斥著多與空的爭論,爭論的內容無非是每天指數的漲跌,但不要忘記影響市場漲跌的因素太多了。最重要的還是冷靜分析,即使對上述種種因素分析頗深,但人的心態一亂,一切都失去了客觀基礎。即使各方面因素都有比較深刻的剖析,還是要面臨自己心性的干擾,因為人性是比較脆弱的。股市門檻太低,博弈又太激烈,人性的弱點在這個市場中暴露無遺,表現得淋漓盡致,冷靜、認真、細緻地綜合分析是操作成功的前提。

5.支撐壓力

支撐壓力是抵抗和阻力位,支撐和壓力可能是進入整理和趨勢變化的位置。支撐壓力可分為實質性支撐壓力和心理性支撐壓力。其中,實質性支撐或壓力是指成交密集區形成的支撐或壓力,心理性支撐或壓力是指技術指標支撐或壓力。

分析支撐壓力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支撐壓力的力度主要由股票持有成本、心理因素決定。

(2)支撐被跌破將變成壓力,壓力被突破將變成支撐。

(3)壓力位突破要有量能配合,支撐被跌破不一定有量能配合。

(4)實質性壓力或支撐的力度要比心理性支撐或壓力的力度大,兩者的重合力度最大。

(5)支撐和壓力的力度與大盤和熱點有密切關係,大盤強勢或個股符合熱點時,個股壓力的力度會減輕,支撐的力度會加大,否則相反。

(6)支撐和壓力的力度與個股當時所處的趨勢有密切關係,個股處於上升趨勢時,個股壓力的力度會減輕,支撐的力度會加大,否則相反。

6.波浪

波浪要素的作用是揭示股價的基本運行結構。

波浪可預測行情進行到哪個過程(如上升過程、整理過程、下降過程、反彈過程、做底過程)、區域(如安全區域、風險區域)和行情性質的哪個階段(如初期、中期、末期)。

分析波浪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波浪只能用於預測,不能用於操作下單。

(2)波浪只解決區域問題,而不能解決點位問題。

(3)數浪時要注意主浪與子浪的關係。起點不同,結果也不同,但都符合波浪的基本理論,下一浪出現時才能正確數清上一浪的浪形。

(4)不是所有的股票都符合波浪理論,股票要基本符合以下標準才是按波浪理論運行的:二浪不能破一浪的低點;三浪不是最小的一浪;四浪不能破一浪的頂。

(5)上漲浪和下跌浪末端的突破大多是假突破。

以上介紹的是建立交易系統和應用交易系統時應考慮的內部技術要素,這些要素不能單獨應用,要綜合考慮才能建立和應用好交易系統。


熊市的操作要領有哪些

第一,要在熊市當中不要將大量的精力花費在對行情的關注上,而是要將更多的目光盯住在政策、行業、企業等市場背後的因素,發展動向上,為下一輪行情做準備,所以就得學會適當的休息和準備。

中國股市正式進入大換血時代,A股即將跌破,誰來為散戶買單?

格倫比亞大學教授本傑明.格雷默曾提倡說,通過精心研究一家公司所公佈的資料,集中精力研究型收益、資產和發展前景,掌握不受該企業市場價格支配的企業股票內在價值,當股價大大的低於這一價值的候,就應該果斷地進行投資,並且要堅信市場的修正現象,在熊市時更應增加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二,分期操作,熊市的初期,由於很多信息尚未明朗,一般應取試探性調整的辦法,既對一些持有量較大,價位尚在波動的股票逐步減磅出貨,出貨後如判斷價格還會上升,不妨逢低適量吸納

中國股市正式進入大換血時代,A股即將跌破,誰來為散戶買單?

但對於一些價高利大的股種,應堅決的出倉,尤其是那些投資因素較多,抗風險性較弱的個股,一旦熊市發展到一定時期,他們將會順勢狂跌,果斷出倉可以避免暴跌的重創。

中國股市正式進入大換血時代,A股即將跌破,誰來為散戶買單?

熊市中期,一般的劣績股都會原形畢露,這時如果倉中還有這類股票應果斷的將其清出,調換那些下跌幅度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強的股票

中國股市正式進入大換血時代,A股即將跌破,誰來為散戶買單?

熊市的谷底應考慮購進,一般果斷在熊市末期進倉的投資者往往是最大的贏家。

中國股市正式進入大換血時代,A股即將跌破,誰來為散戶買單?

這最後是調整股種,轉移投資,增加選擇績優品數,剔除投資品種,總之在熊市初期要進行試探性的出倉,中新出倉堅決不戀市,不捂股,後期進倉果斷,,看準時機,立即建倉,其實,在熊市也有投資機會,對於那些承擔風險能力較強的投資者來說,不妨伺機速進速出,賺取短期利益,但是在大勢未明之前,一般不宜貪利戀市,還是應該以持幣旁觀為上策,否則熊市的趨勢將意味著利益的損失。


MACD基礎分析

1、應用範圍

其一,MACD是一個指標,遵循本文論點一,是輔助工具,並非決策依據。

其二,這個指標主要應用於指數的研判。

其三,這個指標屬於中期指標。

2、圖解MACD的三個區域

中國股市正式進入大換血時代,A股即將跌破,誰來為散戶買單?

MACD指標可以分為三個區域:0軸,0上區域,0下區域,一般情況下,中期的上升趨勢指標表現為0上區域,中期下降趨勢則表現為0下區域,可以用此指標印證趨勢的運行狀況。

3、圖解MACD的技術參數

中國股市正式進入大換血時代,A股即將跌破,誰來為散戶買單?

A、參數,一般默認(12、26、9),可以依據經驗和個人習慣進行調整,代表週期。

B、DIF和DEA,分別代表慢速移動線和快速移動線。

C、金叉和死叉,DIF上穿DEA形成金叉,DIF下穿DEA形成死叉,很多人陷入了金叉買入和死叉賣出的誤區,其實,指標需要結合趨勢分析,死叉和金叉都要看屬於哪種趨勢的什麼階

段,例如,上升趨勢中途的死叉往往是買入機會,而上升趨勢的末期則是賣出機會,下降趨勢中途的金叉又是賣出機會,末期則是買入機會。

D、能量線,一般而言,代表一種趨勢的強弱程度。


專一而精才能在股市長久生存 !!!

只用最擅長的一種手法,其他都忘掉,久了就會形成夢寐以求的穩定獲利模式 !

假如你對股市運行規律有一定的認識,也能看明白大多數股票的走勢,但你還不能穩定獲利,我建議你只做你最擅長的一種手法,其他的都不做了。只專注一種戰法,時間久了,就會形成你夢寐以求的穩定的獲利模式。

一入股市總想學全股票所有的技術,以為那樣才行,所以真是很難克服多學技術的強烈慾望。由於咱們的精力有限,很難樣樣精通。炒股是所有參與者智慧的較量。差一點也不行,所以炒股不要搞全能,一定要單項冠軍。炒股到最後一定要從複雜到簡單,把你的全部技術凝聚成一種戰法,或結合自己特長找到一種最適合你的操作系統的戰法,專注一種戰法會使你對它越來越精通。只專注屬於你技術的操作模式的市場機會。不再眼紅市場眼花繚亂的干擾,恪守本分,耐心等待符合你戰法的機會,就像狙擊手在等待目標的出現一樣。其實成功的交易就是用百分之80時間的等待,和百分之20的時間操作。只專注一種戰法會使你的選股簡單了)。雖然你好像失去了大多數機會。其實股市不缺機會,就缺高水平的炒手,但你已能抓住屬於你的機會,只專注一種戰法成功的概率會很高。這樣你就有了一套完整的攻防策略。就像佛家講的萬法歸一!

中國股市正式進入大換血時代,A股即將跌破,誰來為散戶買單?

波段炒作比找黑馬更為重要,在每一年的行情中都有主峰和主谷,峰頂是賣出的機會,波谷是買入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