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提籃橋這個地名的來歷,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

在昆明路73號,有一座叫下海廟的小廟。據史料記載,下海廟始創於清代乾隆年間。那時候,從現在的東大名路至商丘路一帶全是漁村。漁民出海打漁,總會先去下海廟裡祈福平安。據說因為漁民經常手提裝著香燭的籃子,過橋去下海廟燒香,後來這一帶就有了提籃橋的名字。

這裡有寧靜祥和的"下海廟"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這裡有頗具歷史意義的"猶太紀念館"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以及1940年就存在的"白馬咖啡館"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這裡有遠近聞名,現在是市級建築保護單位的提籃橋監獄。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這裡有讓人以為置身歐洲的舟山路小維也納。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這裡有充滿老底子上海人記憶的上海大廈和外白渡橋。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除卻這些美景,街頭巷尾的小吃也是同樣讓人充滿了期待:

滿口香煎餅坊

地址:霍山路111號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替換高清大圖

這家店去年才搬來霍山路,阿姨從1991年就開始做雜糧煎餅,以前在通北路,做了三十多年。

麵糊是阿姨自己調配的,裡頭加了6種雜糧,細看煎餅皮可以看到很多細細的雜糧小顆粒。醬料用花生、芝麻、冰糖熬製,阿姨每天熬製一鍋以保證它的新鮮。

石庫門牛排麵館

地址:惠民路21弄

這家店算是今天推介的老店當中,最為難找的一家,七拐八拐,找到了它的所在"惠民路21弄"

這其實是老闆方師傅開在家裡的麵館,轉眼,已經是第七年了,來這裡吃麵,更像是弄堂裡的串門。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卞阿姨奶茶

地址:霍山路68號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卞阿姨奶茶,可以說是所有阿姨奶茶的鼻祖了,整家店常常被水蒸氣繚繞著。除了血糯米,芋圓、仙草、圓子等其他店小料整齊的擺在一邊。血糯米佔了整杯奶茶的三分之一,糯米很軟糯,奶茶味道不算甜,卻和血糯米非常的搭,口感很溫潤,很淳厚,是熟悉的味道。

舟山路蔥油餅

地址:舟山路279號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舟山路蔥油餅店就在舟山路和唐山路交叉口,已經開了有20年,很早以前只是舟山路路邊的一個小攤子,不過現在阿姨有了自己的門店。

油鍋裡一刻不停的現煎著蔥油餅,噼裡啪啦的熱鬧。這家和附近的蔥油餅一號總被人拿來比較,其實各有風味,誰都不輸。

擺點豬油,有了做蔥油餅的基本素質。加個雞蛋,咔嚓一聲敲上火熱的鐵板,雞蛋馬上四處冒著泡想要變熟。

燙到拿不住的現煎蔥油餅,夾了一個軟嫩的荷包蛋以及大量的蔥花,咬上一口,蔥花和豬油的香氣就佔據了你的腦海。

提籃橋老攤頭蔥油餅一號

地址:昆明路297號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提籃橋另一家非常有名的蔥油餅店,它家蔥油餅加了超級多的蔥花,比較油,而且更厚實些,口感上也比較軟點,兩家蔥油餅各有各的特色。

阿福飯店

地址:唐山路567號(近昆明路)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阿福飯店就是國營老字號的模樣,人多,收銀的阿姨也夠兇。

蝦仁小籠是特色,肉餡裡有一顆大蝦仁,小籠皮很薄,輕輕咬一下,嘬上一口醇厚的湯汁,然後把小小的湯包吞進口裡,感受蝦仁和肉餡在嘴裡跳動,也算得上是一件快事。

東來麵館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地址:海門路151號

這家店至今也有三十多個年頭,店門裝潢也頗有年代感,一走進門就可以看到一排排的澆頭擺放著。即使到了下午過了飯點,店內也陸續的來客人,人氣很旺。

東來家的排骨年糕可以說是一大特色,新鮮炸出來的排骨,焦脆微微粘牙的年糕,配上一碟辣醬油,便將上海弄堂裡的老味道,盡收唇齒之間。

白馬咖啡館

地址:長陽路67號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白馬咖啡館就在猶太難民紀念館對面,很多老克勒都喜歡在下午來這裡,點上一杯咖啡,過著悠閒而又舒適的午後。這裡的裝飾也頗有20世紀的年代感。

虹口糕團

地址:唐山路733號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憶在深坊」上海文藝小街探索 提籃橋

不同於魯迅公園前的大排長龍,這家門店在很不起眼的一個位置,稍不留神就錯過,來的時候,東西零散的賣的差不多了。白髮蒼蒼的老爺爺讀著報,一旁放著一把老舊的算盤,桃酥麻花什麼的都有,老爺爺不緊不慢的做生意,很有老克勒的那一份腔調。

來上一個加了黑洋酥的糕團,它的甜細膩,後味十足,薄薄的一層附在軟糯的年糕團上,加上油條,緊實甜香的口感讓人慾罷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