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龍:羊肚菌菌種質量的好壞是栽培成果與否的核心因素

馬曉龍:羊肚菌菌種質量的好壞是栽培成果與否的核心因素

馬曉龍作報告

易菇網訊:“羊肚菌菌種質量的好壞是栽培成果與否的核心因素,採用‘良種’配‘良法’,外援營養袋加精細化管理模式。”3月10日,第三屆全國羊肚菌大會羊肚菌栽培技術研討會環節在雲南香格里拉舉行,武漢市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主任馬曉龍在會上就武漢地區大棚栽培羊肚菌技術及七個羊肚菌菌株的栽培品比研究作了相關報告。

馬曉龍:羊肚菌菌種質量的好壞是栽培成果與否的核心因素

大會現場

據介紹,羊肚菌屬低溫高溼型真菌,在我國南方平原和丘陵地區每年春季3-4月雨後多發生,秋季10-11月也偶有發生,但數量很少。羊肚菌生長期長,除需較低氣溫外,還要較大溫差刺激,幫助菌絲分化形成原基。通常羊肚菌菌絲的生長溫度為20-24℃;菌核形成溫度為16-21℃;子實體形成與發育溫度為4 -16℃,空氣溼度在65%-85%左右。土壤的pH要求在6.5-7.5左右,中性或微鹼性有利於羊肚菌生長。羊肚菌常生長在石灰岩或白堊土壤中。在腐殖土,黑、黃色壤土、沙質混合土均能生長。栽培場地要求土壤疏鬆,透氣,有一定的持水性,旱地易板結的土質不適宜栽培羊肚菌。羊肚菌為好氧性真菌,在暗處及過厚的落葉層中,羊肚菌很少發生,即或發生質量也較差。足夠的氧氣對羊肚菌的正常生長髮育是必不可少的。羊肚菌出菇生長最適合溫度在10-20℃左右,冷涼氣候最適宜羊肚菌栽培。微弱且分佈均勻的散射光有利於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髮育,羊肚菌具有向光生長的特性,強烈的直射光易對羊肚菌的生長造成傷害。

會上,馬曉龍介紹了湖北武漢地區栽培羊肚菌的相關情況。湖北的氣候的特徵比較適合羊肚菌的生長,每年3-4月份在湖北黃岡、麻城、新洲大別山餘脈等地區均有發現野生羊肚菌的蹤跡。湖北省年平均氣溫15-17℃,大部分地區冬冷、夏熱,春季溫度多變,秋季溫度下降迅速,全省無霜期在230-300天之間。他提醒到,在晚秋播種後氣溫下降,要及時採取加蓋地膜、覆蓋幹稻草等增溫措施,滿足菌絲體對積溫的需求。

馬曉龍:羊肚菌菌種質量的好壞是栽培成果與否的核心因素

大會現場

在武漢地區早春時期幾周之內氣溫上升至4-16℃,地溫上升至6-12℃能刺激羊肚菌子實體的形成,如果此時溫度變化劇烈,如低於4℃的寒冷或超出16℃的溫度,都會影響子實體的正常形成及發育。在3月份易遇到高溫和低溫天氣,晝夜溫差較大,溫差可達到10℃以上,對羊肚菌原基的形成及子實體發育影響較大。

“為了保證高產、穩產,羊肚菌需要進行有設施化的避雨栽培模式。”馬曉龍在報告中指出。他總結了利用設施化大棚栽培羊肚菌的特點,具有良好的避雨雪功能;能主動控制通風和適當的調節外界光線功能;具有微噴及一定的保溼功能;便於人員採摘,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對蟲害具有一定的防控作用。

他還比較了四種栽培博士的優點,露地栽培的優點是設施投入成本低,栽培場地靈活;小拱棚(套棚)栽培和平棚(套棚)栽培模式的有點是需要一定的設施投入,栽培場地靈活;大棚設施化栽培模式的優點是能適時人為控制栽培環境,減少自然等不利因素對出菇的影響。

據瞭解,羊肚菌整個栽培過程主要包括:菌種製備、播種、外援營養袋(補料)、保育催菇、出菇管理和採收乾製六個重要階段。其中菌種製備、保育催菇是整個生產環節中的重點。羊肚菌的高產穩產,需要設施化的條件來進行保駕護航,應選擇地勢相對平坦的地方,便於排水,在雨雪天氣來臨之際棚內需額外打支撐杆;羊肚菌大棚一般最外層為遮陽網或者是黑白膜覆蓋,遇到雪天,遮陽網和黑白膜極易聚集冰雪,容易將大棚壓塌損毀;旱地(土壤板結)不適宜栽培羊肚菌,最好選擇水稻田和菜地,土質要疏鬆透氣,保水,一般而言,栽培過蔬菜的場地及土質均適合羊肚菌的栽培。

馬曉龍還特別指出,後期補充營養是羊肚菌大田栽培穩產的保障,在菌絲培養階段和出菇階段,要及時檢查外援營養袋的狀態,如有汙染因及時清理,在湖北地區,在3月份左右須將外援營養袋撤去,否則易感染病蟲害。羊肚菌具有向光生長性,出菇具有邊際效應,一般溝邊最早出菇;在突於高溫的情況下,菌蓋頂部容易變黑產生病變;羊肚菌栽培需要精細化管理。

商品菇菇菌蓋長度一般不超過7cm,菇柄長度3-5cm,整菇長度7-12cm。採收時,不要將菌柄基部留在地裡,易引起雜菌汙染;不要將泥土帶到羊肚菌子實體上,否則難以清洗,影響商品性狀;採收後要及時進行晾曬和烘乾。在採收加工方面,從原基形成到採收估計要20天時間,成品鮮菇一般在30-40克,最好能達到50克;羊肚菌烘乾後的標準大小為:子實體長度6-7cm,寬度2.5cm -3cm左右;如遇到小面積的感染雜菌,應及時將該區域進行清理,重新補土並撒上石灰。

最後,他總結到,羊肚菌菌種質量的好壞是栽培成果與否的核心因素;“良種”配“良法”,外營養袋+精細化管理;羊肚菌有“三喜三怕”,即,喜蔭、喜冷、喜潮溼;怕高溫、怕陽光直射、怕乾旱;目前生產管理的核心也是圍繞羊肚菌“三喜三怕”的基本生長特性開展的;增加設施化程度,保證羊肚菌具有一個良好的出菇環境。

2018第三屆全國羊肚菌大會於3月9-11日在雲南香格里拉召開,此次大會由中國菌物學會、迪慶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辦,由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迪慶州農牧局、易菇網共同承辦,本次大會的主題是“締造產業命運共同體 共創產業發展新機遇”。大會吸引了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食用菌行業的350餘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和一線種植代表前來參會。 大會安排了主旨報告暨羊肚菌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羊肚菌栽培技術研討會、羊肚菌品牌戰略與市場攻略論壇、北方地區羊肚菌栽培技術研討會共19個報告。同期舉行了迪慶香格里拉食用菌行業產業協會成立會議、羊肚菌栽培基地參觀,現場展覽等活動,是全國羊肚菌從業者的一次年度盛會,也是2018年全國食用菌行業開年第一個較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品牌盛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