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嗜血狂魔?这两点就看出事实并非如此!

说到冉闵,略知历史的读者就会联想到“杀胡令”一词,对其屠杀胡人、延续汉嗣的行为大加褒扬,皇汉者更是对其奉若神明。那么,抛开那些若有若无的光环,冉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历史存在?杀胡令是否真是其民族情怀的体现?

冉闵,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名词就是后赵石氏。冉闵父亲冉瞻原是乞活军将领,在与石勒作战中兵败被俘。石勒见其子冉闵“骁猛多力,攻战无前”,非常喜欢,于是便将冉闵送给侄子石虎做养子,石虎也很欣赏冉闵,但是把他作为养孙,那年冉闵不过十二岁(按照史书考证,石虎其时年龄不过16岁,认一个大自己四岁的小屁孩做自己孙子也是要蛮大勇气的,故养子可能性更大。)

跟随石氏征战,实为石氏鹰犬

冉闵跟随石虎之后,被赐姓石,易名石闵,跟随石虎南征北战,多次参与对东晋的战争,屠戮晋军和汉人无数。公元339年,石虎以夔安为大都督,石鉴、冉闵为副将率兵五万进攻东晋荆扬一带,冉闵此战大败晋军于沔南,杀其将蔡怀。

十年后,公元349年,太子石宣因嫉恨石虎宠爱石韬,命人暗杀石韬,石虎再次露出兽父面目,“虎疑其知而不告,亦诛之”,以酷刑处死石宣,父子伦常丧失殆尽。杀死石宣后,原东宫卫士以为太子报仇为名,起兵谋反,石虎任命石斌、冉闵、苻洪等讨伐叛军,冉闵作为先锋,再次显示出自己的武勇,大败叛军,得胜还朝,石虎大为赞赏。可见冉闵的前半生一直在为石氏政权效力,并不存在仇胡杀胡、明珠暗投的说法。

冉闵杀胡,实为私怨

经数战之后,冉闵威名赫赫,在朝野实力大增,由此埋下胡人宗室对其迫害的祸根。

公元349年,石虎去世,石世即位。石遵以平乱为名,率冉闵、姚弋仲等进兵邺城,起兵前,石遵故意拉拢冉闵,许诺事成之后立冉闵为太子。冉闵大喜,为石遵拼死卖命。石遵终于得偿所愿自立为帝,同时诛杀权臣张豺,立儿子石衍为太子。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嗜血狂魔?这两点就看出事实并非如此!

冉闵

眼见煮熟的鸭子飞了,冉闵十分不满,广结党羽,准备推翻石遵夺权。石遵岂是善与之辈,眼见冉闵权势日盛,策划杀掉冉闵。好在老天爷又站在了冉闵一边,石鉴也想火中取栗夺取皇位,因而将石遵的想法告诉给冉闵,冉闵先发制人,进宫杀死石遵和郑太后(历史上有名的郑樱桃),拥立石鉴为帝。

然而石鉴终究忌惮冉闵拥立之功,芒刺在背,几次三番设计要杀掉冉闵,以绝后患,也许是冉闵命格较硬,每次都化险为夷。后石氏宗室又数次阴谋干掉冉闵,均被冉闵一一击杀。

后赵皇室之争,由于冉闵的介入,而逐渐演变为胡汉之争。对于石家人的数次迫害,冉闵终忍无可忍,几次为你等出生入死,你们倒反过来要老子的命,于是便认定胡人都是忘恩负义的禽兽,一个字,杀!(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仅仅一日,邺城一地,胡人死者数万,冉闵更是亲自带队,诛杀石虎子孙三十八人,无论男女老幼,一概杀之,甚至只要高鼻深目、头发浓密的人都难逃此劫,总共杀了二十余万人,胡汉矛盾激化到了顶点。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嗜血狂魔?这两点就看出事实并非如此!

冉魏疆域

登基称帝,兵败被杀

公元350年,冉闵即位称帝,建立冉魏政权。冉闵的血腥政策同时引起胡人的激烈反弹,群起而攻冉闵。石祗命石琨率兵十万讨伐冉闵,冉闵率二十万军与之大战于仓亭(即曹操破袁绍之处),斩首两万余级,降兵数万,大胜而归。

冉闵挟大胜之余威,进围襄国,前燕慕容俊、氐族姚弋仲率军来援,冀州石琨同时来攻,冉闵四面受敌,大败而逃。公元352年,冉闵与前燕慕容恪遭遇,慕容恪也是当世有名的无敌猛将,两雄相遇,一场血战在所难免,最终在慕容恪的两面夹击下,冉闵全军溃败,为燕军所俘虏。慕容俊责冉闵:“汝奴仆不才,何得妄称帝?”冉闵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也正是这句话,让冉闵戴上了民族英雄的桂冠。慕容俊怒而斩之,后又追谥为武悼天王。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嗜血狂魔?这两点就看出事实并非如此!

慕容恪

民族英雄?实乱世军阀

为什么说冉闵不算是民族英雄,而仅仅只是一乱世军阀?

民族英雄必是正面之形象,至少个人品德方面无重大缺陷。

民族英雄者,乃为民族之独立、国家之复兴作突出贡献者,如岳飞、戚继光之流,常有抵抗外辱,捍卫国土之举。冉闵之举,起因无疑是为其与胡人之间的个人私怨所致,冉闵作为石虎的养孙,也算是食君之禄,后却屠灭其子孙,这种行为还上升不到民族情怀的高度,换句话说,为汉族生存而杀胡人并非他的初衷。

此外,冉闵不分良贱老弱,一概屠戮的做法,亦有迁怒泄愤之嫌,不管统治阶级如何残暴反动,底层人民都是无辜弱者,如此无差别杀戮,和奸淫烧杀的日军有何区别,人伦道德上亦不能容于后世。先为私怨,屠灭其家,是为不忠;迁怒民众,滥杀无辜,是为不仁,这样一个道德上存在重大污点的人,是远远达不到民族英雄的境界的,充其量只能算乱世枭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