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鍋,一座小火爐,喚起了多少平涼人的兒時記憶

在這週末的休息時間,帶著小孩子逛早市,結果耳邊傳來了一聲“嘭”的響聲。

這聲音把人嚇了一大跳,等回過神來尋找聲音源,發現原來是爆米花發出的聲音。

只見一中年人,在轉著一個鐵罐子製造爆米花。

一口鍋,一座小火爐,喚起了多少平涼人的兒時記憶

爆米花

看到這景象,不由得讓人心生感嘆:

這聲音已經多年未聽見,這情景已多年未見。

此時再見此情景,難免讓人產生親切感。

舊時的記憶就這樣子被打開了。

在那時候的農村,我們的父輩,屬於溫飽未解決,吃飯是頭等大事的一代人。

而到了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小時候的情況屬於溫飽解決,零食稀少的境況。

爆米花對於那時的我們來說就是久盼的美味。

專門爆米花的人是臨村的劉瘸子,因為他一隻腿一高一低。

小孩子不懂事,最愛給別人起外號。

但是劉瘸子似乎不太介意這些,反而每次對我們這些小孩格外照顧。

每次在未爆出新玉米花時,先給我們一人一把他自己存的。

劉瘸子是我們那些兒童心中的明星和偶像。

一口鍋,一座小火爐,喚起了多少平涼人的兒時記憶

爆米花

那個時候的劉瘸子總是穿著一件骯髒油膩看不出紋理的衣服。

在秋季和冬日某個溫暖的午後,出現在村子裡人多的地方,他根本不用吆喝,因為第一聲開鍋的砰響後所有村裡的人都知道是他來了。

一口鍋,一座小火爐,喚起了多少平涼人的兒時記憶

爆米花

說起劉瘸子,不得不說劉瘸子有兩件武器。

一件是一個黑黝黝的罐子,一件是一座小火爐。

劉瘸子把小火爐架起火後,便將黑黝黝的罐子放在火上,開始不停地轉動著罐子。

過不大會功夫,劉瘸子拿起罐子,圍觀在旁邊的小朋友們已經知道了:這是要開始放炮了,也就是美食要成了。

這時侯,小朋友便會自覺地遠遠跑開,緊接著就只聽“轟隆”一聲,爆米花便開鍋了。

這時候的小夥伴們便爭先恐後的跑去品嚐剛出鍋的爆米花。

農村人情味重,不管是誰家的,大家見者有份,並不計較。

一口鍋,一座小火爐,喚起了多少平涼人的兒時記憶

爆米花

很多時候,在我腦海中的童年記憶已經很遠,很多事情都已經想不起來了,也許是隻殘留了一些片段。

有人說人的記憶永遠不會老去,也永遠不會消失,只是暫時的遺忘。

這話年少時我覺得不太有理,但是今天確實是體會到了。

因為平時的我們缺少觸動我們記憶中的那些點,便難以喚醒這些記憶。

而今天,這一聲響,讓我回憶起來過去的往事,這些記憶就真像昨日一樣,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這一聲響,讓我明白了,雖然爆米花的劉瘸子和他那黑黝黝的罐子已經遠離我們的生活,

但是爆米花依然是大家最喜愛的零食之一。

爆米花的方式仍然會以別的形式流傳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