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锅,一座小火炉,唤起了多少平凉人的儿时记忆

在这周末的休息时间,带着小孩子逛早市,结果耳边传来了一声“嘭”的响声。

这声音把人吓了一大跳,等回过神来寻找声音源,发现原来是爆米花发出的声音。

只见一中年人,在转着一个铁罐子制造爆米花。

一口锅,一座小火炉,唤起了多少平凉人的儿时记忆

爆米花

看到这景象,不由得让人心生感叹:

这声音已经多年未听见,这情景已多年未见。

此时再见此情景,难免让人产生亲切感。

旧时的记忆就这样子被打开了。

在那时候的农村,我们的父辈,属于温饱未解决,吃饭是头等大事的一代人。

而到了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小时候的情况属于温饱解决,零食稀少的境况。

爆米花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就是久盼的美味。

专门爆米花的人是临村的刘瘸子,因为他一只腿一高一低。

小孩子不懂事,最爱给别人起外号。

但是刘瘸子似乎不太介意这些,反而每次对我们这些小孩格外照顾。

每次在未爆出新玉米花时,先给我们一人一把他自己存的。

刘瘸子是我们那些儿童心中的明星和偶像。

一口锅,一座小火炉,唤起了多少平凉人的儿时记忆

爆米花

那个时候的刘瘸子总是穿着一件肮脏油腻看不出纹理的衣服。

在秋季和冬日某个温暖的午后,出现在村子里人多的地方,他根本不用吆喝,因为第一声开锅的砰响后所有村里的人都知道是他来了。

一口锅,一座小火炉,唤起了多少平凉人的儿时记忆

爆米花

说起刘瘸子,不得不说刘瘸子有两件武器。

一件是一个黑黝黝的罐子,一件是一座小火炉。

刘瘸子把小火炉架起火后,便将黑黝黝的罐子放在火上,开始不停地转动着罐子。

过不大会功夫,刘瘸子拿起罐子,围观在旁边的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这是要开始放炮了,也就是美食要成了。

这时侯,小朋友便会自觉地远远跑开,紧接着就只听“轰隆”一声,爆米花便开锅了。

这时候的小伙伴们便争先恐后的跑去品尝刚出锅的爆米花。

农村人情味重,不管是谁家的,大家见者有份,并不计较。

一口锅,一座小火炉,唤起了多少平凉人的儿时记忆

爆米花

很多时候,在我脑海中的童年记忆已经很远,很多事情都已经想不起来了,也许是只残留了一些片段。

有人说人的记忆永远不会老去,也永远不会消失,只是暂时的遗忘。

这话年少时我觉得不太有理,但是今天确实是体会到了。

因为平时的我们缺少触动我们记忆中的那些点,便难以唤醒这些记忆。

而今天,这一声响,让我回忆起来过去的往事,这些记忆就真像昨日一样,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这一声响,让我明白了,虽然爆米花的刘瘸子和他那黑黝黝的罐子已经远离我们的生活,

但是爆米花依然是大家最喜爱的零食之一。

爆米花的方式仍然会以别的形式流传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