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端午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端午安康|端午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端”是开端、开始,

“午”为炎热的夏天,

端午是一年之中最盛热时候的开端,也就是盛夏的开端。

端午安康|端午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这个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节日里:

去旅行、包粽子、挂艾草、涂雄黄、赛龙舟.....

请别忘记给孩子讲一讲屈原的故事,

讲一讲端午节的风俗和由来~

端午节来源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被称为五月节、端阳节、午日节等;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数数看端午节活动习俗有哪些?

bao zong zi包粽子

端午安康|端午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现在的孩子对端午最深的印象应该就是吃粽子了,

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草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扎成一个个三角形,根据内瓤给粽子命名,有沾着白糖吃的甜粽也有馅料丰富的咸肉粽。

sai longzhou

赛龙舟

端午安康|端午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xi wu cai sheng系五彩绳

端午安康|端午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端午节早上,孩子们一觉醒来,手腕、脚踝上已系上用五彩丝线编的“五色绳”,大人们说系上就百病不侵。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再把五色绳剪下来,让雨水冲走,灾病也就随着被带走了。

关于五色线,各个地方的风俗大同小异,有的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pei dai xiang nang

佩戴香囊

端午安康|端午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旧时端午节母亲会给孩子缝制香囊,用以护佑弱小的生命。香囊又叫香包、香袋、荷包等,或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或用碎布缝成的,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香囊内所装物各有不同,包括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以及各种中草药、香料等。

香包的形状、图案很有讲究,与年龄、性别都有关系,一般适合小孩子的香包图案是各种动物,比如老虎、兔子、凤凰、鸡、小狗等。e tou hua wang额头画王

端午安康|端午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旧时端午节有用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相传可以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上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百兽之王的威风辟邪。

lan tang mu yu

兰汤沐浴

端午安康|端午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古时候,人们在端午这天有沐兰汤的习惯,用菊科的佩兰煎水沐浴,可治皮肤病、驱除邪气,也可选择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或是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效果也一样。

端午节的午时,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这时的水本身就带有除秽的意思,如果再加一点雄黄泡澡,可以对皮肤及健康有良好的帮助。

所以说,在端午节的時候在午时泡澡,既有益于皮肤,还有辟邪改运的效果。

cai zhai bing xuan gua ai ye

采摘并悬挂艾叶

端午安康|端午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民间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艾草性温、味苦,煎服有止痢、止血作用。每年五月,正是艾蒿成熟,药性最好的时候,所以在端午节的早晨,人们都要到野外去采摘艾蒿。并在门前和房檐挂菖蒲插艾叶防瘟避灾。

据说,悬挂在门口能够起到防护家宅安宁的作用。悬挂在门上和床头,具有避邪作用。

shui ge hao jiao

睡个好觉

春夏养阳,端午时节也要注意养阳气,《黄帝内经》里记载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这是夏天养生的基本原则。端午时已经是夏季,夏季日照时间长,夜晚会短一些,养生就要跟着太阳走,夏天太阳落下的时间会晚些,宝宝们就可以适当的晚睡。

端午安康|端午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