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佈式應用DApp之霧裡看花 – 誰在炒作,誰在潛心修煉?

如果看過昨天我們推送的文章,就該知道為什麼今天我們要講講DApp了

區塊鏈1.0是比特幣,2.0是以太坊,現在是3.0時代DApp時代,也就是區塊鏈+App。在一個根本沒到來的3.0時期,親赴後繼是正常的,需要人去實驗、試探、探索,但是親赴後繼的炒概念,就是錯的。

根據 Github 相關項目數據,在2017年之前每月新增的Dapp數量一直是小於10個的。但是從2017年開始至2017年底,新項目的數量一直在飛速的增長,直到年底才有所緩和。由此可見從2017年開始,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區塊鏈行業當中。其中有接近 80% 的項目都是用 JavaScript 作為主語言。HTML 6%,TypeScript 4%。

簡單來說,DApp和普通的App原理一樣,除了他們是完全去中心化的。由以太坊網絡本身自己的節點來運作的DApp,不依賴於任何中心化的服務器。雖然DApp是去中心化的,可以完全自動地運行,但是依然也有可能性會被入侵。為了要能夠很好地使用這些DApp,就需要特殊的以太坊瀏覽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Augur,一個去中心化市場預測的以太坊平臺,完全不需要通過任何第三方服務器。

另一頭,雖然App應用商店對於移動設備來說,已經是一次革命,但是其改革並沒有就此停止,App應用一直在改革和創新,現在是App應用服務客戶的時代。很顯然,還有第四次App應用的改革。去中心化“DApp”的概念最近在以太坊平臺上變得非常流行。其實,以太坊主要的目的是發佈智能合約,讓大家可以在去中心化的平臺相互交流,從而創造出這些DApp。

此前以太坊的養貓應用Cypto Kitties,玩家之間可以用官方交易貨幣“ETH”進行流通,當時一隻虛擬貓的價格甚至炒到75萬,最終該應用因為ETH主網的流量過大而癱瘓。

分佈式應用DApp之霧裡看花 – 誰在炒作,誰在潛心修煉?

Mist錢包是以太坊網絡上最早的DApp應用。它可以讓用戶能夠使用其錢包和以太坊網絡上的其他去中心化應用進行互動。但是Mist需要用戶下載整個以太坊區塊鏈。另一種錢包MetaMask,則是提供了一個簡單的網頁插件,就可以把你的網頁瀏覽器很容易切換到以太坊瀏覽器。

目前養貓養狗的很多,還有什麼網易招財貓、養魚的Ifish,買賣農田的Cryptofarmer、養馬的PolyPony等等,可以說,“區塊鏈+養成類遊戲”的這一類別,國內就已是層出不窮。對於DAPP而言,除了底層技術的尚待完善,商業模式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3.0應該做的是區塊鏈技術的顛覆,成就3.0數字資產時代,數字資產絕對是不等於數字貨幣的,數字資產必然經歷需要經歷,登記、確權、交易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我們就需要有這樣的基礎設施,而現在的這種基礎設施,或者價值互聯網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真正能夠實現,目前3.0遠遠沒有來。通往去中心化的道路是很漫長的,並且以太坊還很年輕。雖然有幾百個項目以區塊鏈為噱頭來籌集資金,但是很少有項目真正的完全去中心化的應用,能夠做好的就更少了。大多數的以太坊項目仍然使用中心化的想法來開發他們的產品。比如仍然需要依賴於中心化的網頁來顯示錢包地址,並且給用戶提供前端。

除此之外,“始源科技·區塊鏈人”認為,DApp的現狀還有下列需要說的:

1、目前要開發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應用,還面臨著性能低下、C端用戶使用門檻高、成本高昂等障礙

2、在這些公鏈技術的硬傷之外,區塊鏈技術還面臨人才缺乏的問題,瞭解區塊鏈底層開發技術的人太少,稀缺性將阻礙應用的落地。

3、盈利模式並不明朗,還是簡單粗暴亦或者炒概念階段。

4、目前的DApp的大多以PC端網頁,或者智能合約接口調用的形式對外提供,移動端由於目前生態不完整所以普及率較低.

5、去中心化的全自動智能經濟需要一個安全的操作系統,大量去中心化的應用(DApp)才能安全落地,在區塊鏈技術和豐富的用戶體驗之間,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鴻溝,區塊鏈技術缺少一個對普羅大眾生活的入口。

很多半中心化的App都帶著DApp的頭銜,其實他們只是在使用“去中心化”這個詞而已。從現在的情形來看,打造完全去中心化的App至少還需要幾年時間。但是到那時候,市場可能就會被每天創造出來的各種各樣的通證給充斥。

大多數開發人員會用新的通證作App內部使用,同時也可以用來發放廣告和獎勵,這種做法是極其缺乏DApp存在的真正意義。當然,DApp的發展是個必然,成熟也是無可阻擋,行業需要潛心研究的技術性人才,現階段也許並不是產品大肆宣傳的時機,我們更應該關注那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團隊,少點炒作、少點愚弄群眾,而媒體必須要做點什麼,那就是紮實內功,做一個事實、內行的傳播者,而不是跟著浮躁。

近日幣圈大跌,截至發稿 btc價格:¥ 42625 BITTRE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