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官之妻被抢现金百万,儿子的买房款为何用多个信封分装?

官员家里被抢出的疑问

文 |马涤明

厅官之妻被抢现金百万,儿子的买房款为何用多个信封分装?

厅官之妻被抢现金百万,儿子的买房款为何用多个信封分装?

2014年7月,合肥曾发生“偷官女贼”事件。无独有偶,合肥近年发生的又一起领导干部家中被抢案件,日前经由司法机关公布:安徽省财政厅社保处副处长韩剑辉、省交通厅厅长施平之妻被抢财物价值超过130万元。(6月7日澎湃新闻)

被劫的夫妻均为政府官员,那么,案件所涉财产问题不但不能视为完全的个人隐私,相关财产来源是否合法的问题,还应有公开的官方结论。但此事件直到今年6月4日法院公布了抢劫案的判决书,官员被抢巨额财物之事方才进入公众视野,这是不正常的。

不能说,之前发生过“偷官女贼”之类的事件,牵出了被偷官员的腐败问题,就认为,所有的官员家庭失窃遭抢情况都能与“腐败财产”相联系。再者,以目前的社会收入水平而言,处级、厅级官员夫妻家庭拥有百万财产,或也比较平常。但这并不意味着,官员遭抢巨额财物事件的相关情况就不需要向社会公开,不需要组织介入调查。

厅官之妻被抢现金百万,儿子的买房款为何用多个信封分装?

首先,这应属于公众事件,官员有接受公众监督的义务,而130万财物毕竟不是小数目。其次,这一事件中的某些细节确实给公众留下了合理质疑的空间。何况,越遮遮掩掩的问题,越容易引起质疑;当事人、官方若都能坦坦荡荡、大大方方地说个清楚,只能有利于消除质疑,维护当事人的清白。

据该案被害人韩剑辉陈述,家中被抢的113万元人民币为其子购房款。另据《判决书》,施平家被抢的商之都会员卡30张、金鹰购物卡24张、百大集团购物卡20张以及其他各类储值卡、银行卡,经鉴定价值超过28万元。被抢的南京牌香烟三条、黄金叶香烟一条,价值2500元。

购房款,貌似合理。但是,用现金支付购房款、提取上百万现金后存于家中,在刷卡年代、正在迈进无现金社会的年代,支付与保管钱财方式都令人费解。如果购物卡都能一买就是几十张,购房却反而要使用现金,如此矛盾与反智行为,显然不正常。如果会员卡、购物卡不是自己买的,则涉嫌违纪,不能没有处理结论,还应公开通报。

厅官之妻被抢现金百万,儿子的买房款为何用多个信封分装?

而据劫匪供述,现金是装在一个纸箱子里,箱子里有很多信封,信封里装的都是钱,劫匪二人连箱子一起搬走的。问题来了:百万购房款为啥要用很多信封来装?

还有一个不正常的细节是:劫匪离开后,韩剑辉用家里的固定电话联系了其丈夫施平,施平得知情况后当即报警。家中遭劫,就应立即报警,报警速度越快,警方抓获劫匪几率也越高、越利于迅速破案。这种只应有一种选择的事情,为何要跟家人商量?

种种疑点和不正常之处,都需要官方给出明确说法。否则,对公众和当事人都是不负责任的,并会连累到政府监管公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