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人生最美是清歡》,會遺憾終身

不讀《人生最美是清歡》,會遺憾終身

在神清氣爽金桂飄香的富貴十月,女兒給我推薦了一本叫《人生最美是清歡》的書,這本書是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作品之一。林清玄,臺灣高雄人,著名散文家,連讀十年雄踞"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榜單,“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他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30歲前得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40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百萬冊,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不讀《人生最美是清歡》,會遺憾終身

他的文章簡約、明快、睿智、深邃,意境清明,極富禪理,看似寥寥幾筆,卻蘊藏廣博,含斂深厚。讀他的書,能讓人感受到藍天白雲,夜空星斗,原野芳草;能讓人摒棄平日的浮躁與蕪雜,收穫內心的寧靜與平和。

這本書寫的是人生最美是清歡,“清歡”是什麼,“清歡”是生命的減法,在我們捨棄了世俗追逐和慾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歡喜,是生命裡最有滋味的情境。

不讀《人生最美是清歡》,會遺憾終身

在燥熱的暑天喝一杯茶。

在雪夜的風中看一盞燭火。

在黃昏的晚霞裡觀夕陽沉落。

在蟬聲高唱的樹林裡穿行。

在松子掉落的深夜想起遠方的朋友。

在最高的山上突然思念著兄弟。

在落下的一根白髮裡,浮出一生最愛的面容。

在明月遍照的松崗,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賞同一輪明月呀!

……

不讀《人生最美是清歡》,會遺憾終身

在我貧困的童年時代,顛躓無依的少年時代,踽踽獨行的青年時代,我還能嚮往生命的美好,一直保持單純的初心,因為我相信"人間有味是清歡"。

不讀《人生最美是清歡》,會遺憾終身

“清歡”是什麼呢?“清歡”幾乎是難以翻譯的,可以說是“清淡的歡愉”,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的、疏淡的、簡樸的生活的一種熱愛。“清歡”之所以好,是因為它對生活的無求,是它不講求物質的條件,只講究心靈的品位。


不讀《人生最美是清歡》,會遺憾終身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千百種人生,可是“清歡”就難了,尤其是生活在現代的人,差不多是沒有清歡的。現代人的歡樂,是到油煙爆起、衛生堪慮的啤酒屋去吃炒大蝦、田螺;是到黑天暗地、不見天日的KTV去亂唱一氣;是到鄉村野店、胡亂搭成的土雞山莊去豪飲一番;以及在狹小的房間裡做方城之歡,永遠重複著摸牌的動作……以為這些汙濁的放逸的生活是歡樂,想起來毋寧是可悲的事。為什麼現代人不能過清歡的生活,反而以濁為歡、以清為苦呢?


清歡,永遠不會失去,只要我們不俗。

不讀《人生最美是清歡》,會遺憾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