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縣區調頻對標 提升鄉村振興發展質量

梅縣區調頻對標 提升鄉村振興發展質量

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召開後,梅縣區將圍繞“一核一帶一區”格局和“一區兩帶六組團”戰略,結合全市鄉村振興發展現場會的精神和經驗做法,立足生態發展區,主動調頻對標,突出黨建領航、規劃先行、產業支撐、示範帶動,全面推動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建設美麗家園。

規劃編制方面,梅縣區在美麗鄉村總體規劃基礎上,主動對接省市標準,修訂完善《梅縣區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和《梅縣區全域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標準與評價指南》,以點帶面、連線連片,輻射帶動全域美麗鄉村建設。

強富民產業方面,激活農村自然性資產的活化利用,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推動旅遊資源變資產。積極探索農民“資金變股金”轉化模式,大力推廣農戶資金入股合作社,政府貼息擔保、貧困戶入股產業等發展模式,形成農民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盤活農村土地、集體資產、閒置房屋等“沉睡資源”,加快發展美麗鄉村民宿經濟,使民宿成為富民產業。不斷創新扶貧機制和扶貧方式,確保全區7611 戶17079名相對貧困人口如期穩定脫貧。

培植小鎮經濟方面,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產、城、人、文、景”五位一體的發展理念,突出文化旅遊、現代農業、綠色產業,力爭在年底前完成1個省級以上特色小鎮、2個市級特色小城鎮和2個市級特色小鎮的申報創建工作。

彙集人才方面,堅持“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相結合,突出黨建引領,發揮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實施新鄉賢返回工程,加快出臺涵蓋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農民工返鄉創業、大學生創業致富、特色民宿發展、農村高技能人才引進、農業科技研發和技術改造等扶持政策,增強農村人才發展和成長動力。進一步創新農民教育培訓形式,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民宿帶頭人、非遺傳承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

牢築綠水青山方面,切實抓好住房、環境、基礎設施、特色文化景觀建設,確保今年70%以上的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務。同時深入開展以人文美、庭院美、居室美、廚廁美、村莊美和庭院潔化、序化、綠化、美化“五美四化”為主要內容“美麗庭院”創建活動,開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書香家庭”評選活動,發動廣大群眾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園。

(文/危健峰 程忠方)

中共梅州市梅縣區委宣傳部製作維護

地址: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新城行政區 郵編:514700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