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包粽子,農村都喜歡用這四種葉子,最後一種你肯定沒見過

端午節包粽子,農村都喜歡用這四種葉子,最後一種你肯定沒見過

第一種葉子:箬竹葉

箬竹它是我國長江以南常見的灌木,它的葉片長而廣大,柔韌性較強,十分合適用來包粽子。而全部比較講究的人家會每年只採用從安徽黃山採下的箬葉,其他地方的都不要。因為這種箬葉久煮不破,含有竹子的幽香味,用來包肉粽子十分解膩,所以很受歡迎。

因為箬葉的主要用途就是包粽子,所以民間也稱它為“粽粑葉”。以前人們都是採集野生的箬葉,後來跟著粽葉需求的增加,有部分頭腦靈活的農人也開端栽培箬竹,然後售賣給城市裡邊的居民,增加收益!

端午節包粽子,農村都喜歡用這四種葉子,最後一種你肯定沒見過

第二種葉子:蘆葦葉

北方人最常用蘆葦葉包粽子,主要是因地制宜,便利。因為北方箬竹比較罕見,反而是蘆葦常見,蘆葦的葉片比箬竹窄一些,包起來難度大一些,但長處是長度夠長。從我國明代開端,人們就有用蘆葦葉包粽子的風俗。在古醫書《王揪藥解》對蘆葦葉大為讚賞,以為它能“清肺止渴,利水通淋”。並且用蘆葦葉煮的粽子軟糯幽香,老北京人就愛用蘆葦葉包粽子。北方最著名的蘆葦葉產區在華北平原的白洋淀,品質極佳。

端午節包粽子,農村都喜歡用這四種葉子,最後一種你肯定沒見過

第三種葉子:荷葉

古詩有云:“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葉最大的長處就是葉片足夠大,包粽子時想包多大都可以。荷葉自古以來就是入菜的好資料,比如“叫花雞”,就是用荷葉包裹了之後做出來的。荷葉幽香味很足,還具有清心降火的成效,現在這個季節正是荷葉迅速成長的季節,用來包粽子仍是挺不錯的。

端午節包粽子,農村都喜歡用這四種葉子,最後一種你肯定沒見過

第四種葉子:玉米皮

玉米皮指的是玉米棒子外面的一層又一層的皮,這個可以說是最便利、最好用的。因為玉米棒子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選材太便利了,在城市也容易買到,隨便哪個菜市場都有沒剝皮的玉米棒子賣。買回來把皮留著別丟了,包粽子可是好東西。玉米皮的柔韌性在粽葉中應該算是最好的,並且它煮熟後有淡淡的玉米幽香味,還能將糯米染成淡黃色,十分漂亮。

端午節包粽子,農村都喜歡用這四種葉子,最後一種你肯定沒見過

別人都是為怎樣掙錢而憂愁,我卻是為怎樣花錢而憂愁, 糗友們幫我指點一下三十塊錢怎樣能花到月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