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逻辑在哪?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逻辑在哪?

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由于经营不佳,可口可乐的业务一度非常萎靡。1981年的时候,公司任命来自古巴的化学家罗伯托·古崔塔作为新的CEO。他上任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可口可乐开始复苏。

巴菲特和可口可乐的缘分诞生在1987年。现在每个人都知道巴菲特是可口可乐的超级粉丝,每天都要喝个好几罐。但实际上巴菲特57岁之前都是百事可乐的粉丝,没事就喝百事可乐。

在1987年的一个白宫宴会上,巴菲特碰到了可口可乐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唐·基奥,这个基奥建议巴菲特放弃百事可乐,去尝尝可口可乐的新产品樱桃可乐。巴菲特尝了一下,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就改喝可口可乐了。当时他的家人和朋友都非常意外。

其实巴菲特一直就在关注可口可乐的股票,不过很长时间他都觉得可口可乐的股票比较贵。

机会就出现在1987年,那一年百事挑起了可乐装瓶商之间的矛盾,导致可口可乐的股价比较低迷。到了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迎来了一个黑色星期五,道琼斯指数当天狂跌22.6%,可口可乐股票也跌了20%左右,之后就一直徘徊在那个范围。

20%虽然不多,但对于已经从格雷厄姆的原教旨价值投资体系进化到新形态的巴菲特来说,他觉得这是一个买入机会。当然,其中重要的灵感恰恰来自于他之前的一笔投资,喜诗糖果。

用巴菲特自己在1997年股东信里的原话说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那时没有买下喜诗糖果并经历公司随后的发展——因为这些发展让我们明白了一些其他道理—— 我们就不会在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所以,我们如今从可口可乐的投资中赚到的110多亿美元中,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喜诗糖果。”

实际上,可口可乐和喜诗糖果的生意的确有非常大的相像之处,比如:

第一,公司所在行业的需求非常稳定,大家对巧克力和碳酸饮料的消费不会一夜之间消失。

第二,公司拥有行业的领先地位,品牌受到消费者的喜欢,甚至在一些地区和国家达到了垄断或者是寡头垄断的地位。这保证了公司产品的持续销量,以及定价权。

第三,公司维持增长和发展所需要再投入的资金很少,也就是说,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很好。

我们用芒格的话来解释就是这样的,他说:

“世界上有两种生意,第一种可以每年赚12%的收益,然后年末你可以拿走所有利润;第二种也可以每年赚12%,但是你不得不把赚来的钱重新投资,然后你指着所有的厂房设备对股东们说:这就是你们的利润。我恨第二种生意。”

而喜诗糖果和可口可乐所在的行业都是那种资本再投入相对很少的企业。

第四,管理层的管理水平高,需要巴菲特和芒格操心的地方很少。喜诗糖果的CEO和可口可乐的前任CEO都是巴老经常在股东信里“点名表扬”的CEO。

最后,巴菲特都是买在公司相对便宜的价格区间。

从1988年开始,巴菲特逐渐增持可口可乐的股票。此后的好几年里,比如1989年、1991年、1994年,巴菲特都在不停增持。而可口可乐的股票在1998年达到了顶点——那一年也是美国长达17年大牛市的一个末尾。在1998年底,巴菲特在可口可乐的持股为134亿美元,十年涨了11倍,年化的收益率是27%。

股市投资,真正的赢家就是那些能持续盈利的人,而其他人都是在玩零和游戏,甚至亏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