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在戛纳电影节打破30年来场刊最高分,猛刷了一把存在感的韩国电影《燃烧》,出资源了。

据说接下来中国也会引进上映。院长听了还是蛮担忧的...

名导+戛纳的效应,很容易吸引一大批本来对文艺片不感冒的普通观众。自然看完之后落差无限大。

可能少数暴躁的老铁就:“垃圾玩意儿”、“讲什么看不懂”、“浪费钱”...

《聂隐娘》就是前车之鉴。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小众文艺片的这种“怪圈现象”一直存在——

不喜欢的人觉得喜欢的人装逼;喜欢的人觉得不喜欢的人水平低。

韩国民众diss燃烧,日本民众diss是枝裕和,中国民众diss侯孝贤...

但是话说回来,不止文艺片,什么类型的片子都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很正常。和平讨论,不要粗口。

《燃烧》2018

Burning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电影改编自村上春树短篇小说《烧仓房》。小说以写意为主,给影像化增添了难度。

加上《燃烧》两个半小时的时长,冷色调的画面、缓慢的节奏,得到的效果就是:

说回电影本身,故事其实并不复杂。重点在气氛的营造

电影讲述的是送货员钟秀,偶然与童年好友惠美相遇。

在前往非洲旅行之前,她请求钟秀去照顾她的猫咪。

旅行回来后,惠美向他介绍了她在旅途上认识的神秘富二代本

一场三角恋由此开始,钟秀逐渐发现对惠美的痴迷,却又意识到自己与本之间存在的阶级差距。

在一次日落之时,本向钟秀透露自己烧废弃塑料大棚的奇怪嗜好

与此同时,惠美神秘消失,钟秀踏上了寻找惠美的不归之路。

导演李沧东的电影习惯地聚焦于边缘人群。

不难发现李沧东镜头下常见的角色设定:无人问津的人;

以及支配这种角色的规律:被伤害。《燃烧》也是如此。

底层的落魄青年,钟秀和惠美。

和家人感情疏远,没什么朋友,没有固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钟秀和惠美都是非常孤独的人,(一个打手枪、一个养猫作陪);

而且是没有价值的人,(一个写不出小说,一个背负卡债)。

女孩惠美也一直存在着这种迷思。是什么支撑着糟糕的人生?

于是她去学哑剧表演,吃一个不存在橘子。

为了见一面传说为追寻生命意义而存在的“great hunger”,不远万里孤身去非洲部落旅行。

这个角色略有一些丧丧的神经质,但又透露着难以掩盖的灵气和俏皮。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两个相识在童年的落魄青年再相逢。

谈不上多深厚的感情基础,性也匆匆,爱也匆匆。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直到旅行结束,惠美带来了旅途中认识的神秘富二代本。

豪宅和破落的出租屋;拉牲畜的小货车和保时捷,

阶级的冲突让人无声愤怒。

“不知道在做什么,很有钱的神秘年轻人”。钟秀把这种人说成是“盖茨比”。

他自然不太能理解只比他大六七岁的ben如何拥有了如今优越的生活。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和富人圈子有巨大的隔膜,钟秀在ben的圈子聚餐时往往是一言不发;

惠美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跳着民族舞。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因为没有价值,因为亲情失去,故乡也不再,身体也不再崇高,可以被肆意地拿来作一首诗:

惠美抽了大麻之后在落日的晚霞中,即兴地来了一段非常悲伤的半裸舞蹈。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燃烧》里是一个个没人在乎的落魄青年,边缘人群,他们的喜怒哀乐没人在乎,

电影前半段的铺垫,都在后半段爆发。

为什么找不到本燃烧掉的塑料棚?惠美消失去了哪儿?

电影中所有的悬疑桥段其实都是一个目的,证明边缘人在这世上多么微不足道。

本说每两个月烧掉的塑料棚,其实就是他杀的一个个人。

他在说烧塑料棚时(杀人),就给出了自己明确的理由,塑料棚和孤独的人何其相似:

它们“值得烧”,因为没人在乎。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他说的烧塑料棚要踩点,就像是在确认惠美是否还有人在乎。

过着庸碌生活的钟秀,并没有勇气给惠美幸福,所以在本看来,他们并不算有难以割裂的联系。

本说烧塑料棚,虽然是犯罪,却辩解说他不做审判,他只是接受。

雨水做审判吗?这是自然的道德。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被误导的钟秀,每天跑步观察的时候,也有一刹那在一天早晨准备烧了塑料棚,

因为它们真的没人在乎,烧了也不可惜。

为什么这种脏乱被人丢弃的塑料棚(人)还存在在这世上?

所以大概就是存在一条“ 没人在乎的人,会最先被损害,而且不会引起任何注意”的社会规则。

惠美就是这样的“塑料棚”。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本把自己当作了这种社会规则的执行者。

而惠美自己也哭着表达过自己想在非洲世界尽头就那么消失的愿望。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在同样讲述边缘人的电影《踏血寻梅》中,有相似的桥段。

一个渴望消失,一个信以为真,选择成全。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电影中还有很多让人不明所以,看起来像是在拖时长的情节。

钟秀始终在寻找惠美说的枯井,更像是给自己一个确切的理由去继续寻找她。

本劝钟秀别太认真,享受骨头深处那种燃烧的爆裂声。

钟秀自然无法接受,因为那种爆裂声,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抹杀。

看似均衡的世界上是存在着一些“多余”的元素,他们的消失并不会滋生任何人的伤心,愤怒。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关于惠美的下落,电影延伸出的部分已然相当直白——

本抽屉里惠美的粉色手表。(结合本说的每两个月烧一个“塑料棚”,这一抽屉或许都是他收集的被害人遗物。)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本公寓里,听懂了秀钟呼唤的惠美的猫咪。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本还反复提醒,这次要烧塑料棚离钟秀很近很近,太近可能就看不到了。

惠美已经遇害。

本之后交的女友,显然也是一个“未经开化”的普通女孩,是他下一个猎物。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她们孤独,和外界断了联系,所以很难有什么警方介入,给出确凿的被杀证据。

这就是世间长久被埋藏起来的晦暗。

本当然不是一个普通的、杀人之后尽力掩埋的罪犯。

而是有点欲擒故纵地特意抖搂一些信息,好像是唯恐对方猜不到是他。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理清一切的秀钟决定复仇。

拿着刀的他那时是最像活着的,大口的呼吸,用尽全力,再三行动去达成一个目的。

这此前他哪曾有过一秒这样的状态?

也许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才叫拯救,当它已经坏到无法再坏的地步时,反倒可以期待一次重生。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身后是将本毁尸灭迹点燃的篝火)

影片选择了很多留白,甚至说因为有写作者的存在,整个故事是一部小说,一切都是虚假。

惠美和本则是相近却又不相近的两个人。

他们一个一无所有,一个什么都有,但灵魂上却是一样的寂寞。

只能用其他方式来宣泄自己的的情感。

惠美选择的是跳舞、旅行,性。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而本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烧塑料棚”。

所以即使惠美最终消失了,本也没有获得真正的满足与快乐,

这从他死前的眼神就能看得出,那是一种感激,感激钟秀帮助他解脱。

删前速看!今年最具尺度和深度的韩影

剥橘子皮的哑剧表演,Great hunger的舞蹈拂动,阳光穿透下的情欲,烧掉仓房的隐喻...

这些都在导演娴熟的镜头调度不动声色地传递。

边缘人群、阶层差异、角色内心的触动、愤怒,全都在一个存有病态的世界里不折不扣地表达。

《燃烧》用精湛的叙事,重新定义了人性的多种可能性。

虽然这次错失了金棕榈,也依然是无冕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