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我不要文具,我要手機——慰問留守兒童,兒童這樣說

今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2017年夏天,某單位組織了一次慰問留守兒童的活動,當志願者們把準備好的書本和文具交到孩子們手中時,卻意外收到了一張用稚嫩筆跡寫下的紙條:

叔叔,我不喜歡你們帶來的東西,我想要一個可以打王者榮耀的手機,或者以後你們給我們錢,我們自己買喜歡的東西,你們帶來的書和文具,我們不喜歡,謝謝。

叔叔,我不要文具,我要手機——慰問留守兒童,兒童這樣說

看到這樣的內容,我真的吃驚到了。

現在的孩子真的不好對付。

這本是一場捐獻活動,捐獻的東西當然由志願者決定,被捐獻者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利。本次捐獻的對象是留守兒童,他們正是上學的年齡,書本文具應當是他們最需要的,但是他們不要書本和文具,要的卻是手機!

叔叔,我不要文具,我要手機——慰問留守兒童,兒童這樣說

我以為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孩子要手機為的是和遠在外地的父母聯繫;但是,我想錯了,孩子要手機,的確產生於自己的需求:打王者榮耀的遊戲!

手機,作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僅大人離不了,現在連小孩子都離不了。

親戚家正上小學的小男孩,休息日寫完作業就是玩手機。寫作業磨磨蹭蹭的,家長催了一遍又一遍,一寫完,筆一扔,馬上就拿起手機,一玩一下午,足不出戶,簡直一個小“宅男”不用說,玩手機的水平還挺高。

隔壁班的小女孩,我認識,星期三中午碰見,問她午休了沒,她說沒有,利用午休的時間看了好幾集連續劇。試想,下午上課的她會打瞌睡嗎?

叔叔,我不要文具,我要手機——慰問留守兒童,兒童這樣說

這兩個孩子的家長都知道他們在玩手機,他們也不阻止,任由孩子發展。

比之這兩個孩子,還有更多的孩子也是 “手機迷”。很多父母自己哄孩子沒有耐心,經常把手機之類的電子產品扔給孩子當玩具,孩子就可以保持一段時間的安靜。“隱性失陪父母”很樂意這樣做。

叔叔,我不要文具,我要手機——慰問留守兒童,兒童這樣說

網絡遊戲玩家日益低齡化的趨勢著實讓人擔憂。

去年我家孩子高考結束,也想玩玩王者榮耀,玩了幾天就厭煩了,說在網上的都是小學生,玩遊戲的技術水平低,但就是樂此不疲,不停地玩,攪和的他一點興致也沒有。

手機在為我們打開一個世界的同時,也在網上充斥著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兒童年齡小,對各種事物缺乏辨別能力,好奇心又十分強,負面影響會很大。

課間十分鐘的時候,經常看見男生們聚在一起,談論最多的就是手遊。

叔叔,我不要文具,我要手機——慰問留守兒童,兒童這樣說

暑假馬上就要到了,孩子又到了一個瘋狂玩的時候了,你計劃讓孩子如何度過一個快樂有意義的假期?

我希望網絡平臺能適時開放或關閉服務器運行,還孩子們一個“自然成長”。

希望家長不要做甩手掌櫃,多多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給孩子做好榜樣,不要培養一個“宅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