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曾祖父曾任汾陽太守

文/呂世宏

杜牧曾祖父叫杜希望,乃著名儒將,大約在唐開元年間任汾州西河太守,並且在汾州西河(今汾陽)謝世,有王維詩歌《故西河郡杜太守輓歌三首》為證。

杜牧曾祖父曾任汾陽太守

王維父親曾經任汾州司馬,王維隨父親在汾州居住過對西河很熟悉,開元末年出任汾州的杜太守雅好文學,著名詩人崔顥為其幕僚,所以杜也應該很賞識王維。王維曾經西巡邊塞很瞭解杜太守的儒將風範,杜太守的突然辭世,讓王維十分痛心,寫下了悼亡詩《故西河郡杜太守輓歌三首》。過去人們沒有注意杜太守是誰,對比《新唐書·杜佑傳》,諸多學者都認為王維所說的杜太守就是杜佑的父親杜牧的曾祖父杜希望。

杜牧曾祖父曾任汾陽太守

《新唐書》記載:“杜佑,京兆萬年人。父希望,重然諾……自代州都督召還京師……馳傳度隴,破烏莽眾,斬千餘級,進拔新城,振旅而還。擢鴻臚卿。於是置鎮西軍,希望引師部分塞下,吐蕃懼,遺書求和。希望報曰:“受和非臣下所得專。”虜悉眾爭壇泉,希望大小戰數十,俘其大酋,至莫門,焚積蓄,卒城而還。授二子官。時軍屢興,府庫虛寡,希望居數歲,芻粟金帛豐餘。宦者牛仙童行邊,或勸希望結其歡,答曰:“以貨籓身,吾不忍。”仙童還奏希望不職,下遷恆州刺史,徙西河。而仙童受諸將金事洩,抵死,畀金者皆得罪。希望愛重文學,門下所引如崔顥等皆名重當時”。

杜牧曾祖父曾任汾陽太守

杜佑的父親杜希望早年在代州為官,後來為鄯善都督(今青海省境內)西征吐蕃,取得了多次勝利,收復了河湟地區,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被重用為鎮西軍節度使,很有政績,百姓富足。一次欽差牛仙童巡查邊關,向地方將領索取賄賂眾邊將都送禮,唯杜希望沒有送禮,牛仙童回到朝廷誣告杜希望治軍無能,於是杜希望被降職恆州刺史(今河北正定),後又遷西河郡太守,崔顥有《孟門行》一詩代鳴不平。杜太守在汾州推崇儒學,與文人學士交往,深得民心,不料冤屈未申已殉職於西河任所。王維曾經數次出使邊塞,十分了解杜希望的軍事才能,對杜希望的不平遭遇深感痛心,於是作詩懷念,流下了這段故事。

其一

天上去西征,雲中護北平。生擒白馬將,連破黑雕城。

忽見芻靈苦,徒聞竹使榮。空留左氏傳,誰繼卜商名。

“天上去西征,雲中護北平。生擒白馬將,連破黑雕城”。前四句王維回憶了杜希望西征吐蕃和履職代州、恆州護衛北疆的的赫赫軍功。“空留左氏傳,誰繼卜商名”則讚美了杜希望在汾州西河郡傳承子夏遺風,興辦儒學,推崇文人,就像卜子夏一樣深得百姓敬仰。

杜牧曾祖父曾任汾陽太守

牛仙童貪汙案被揭發並被處死大約在開元二十七年後(公元739年),鬱賢皓先生《唐刺史考》一書則考訂杜希望任西河太守在天寶五年前,杜在西河任所時間可能還不短,去世原因不詳。王維詩又寫道:

其二

返葬金符守,同歸石窌妻。卷衣悲畫翟,持翣待鳴雞。

容衛都人慘,山川駟馬嘶。猶聞隴上客,相對哭徵西。

其三

塗芻去國門,秘器出東園。太守留金印,夫人罷錦軒。

旌旗轉衰木,簫鼓上寒原。墳樹應西靡,長思魏闕恩。

“返葬金符守”說明杜希望死於西河太守任期內,自然在他去世之時冤屈還沒有被平反,可是“容衛都人慘,山川駟馬嘶。猶聞隴上客,相對哭徵西”幾句說明葬禮很隆重似乎杜希望的戰功被朝廷表彰了,“容衛”是朝廷儀仗隊,“都人”是京城人,說明杜希望遺骨被遷葬回長安少陵原了。

我們可以推斷,杜希望在西河郡去世時還沒有被平反,所以沒有立即運回長安安葬,而是在西河寄存了一段時間且有墳地,所謂“墳樹應西靡,長思魏闕恩”,長安杜陵位於南部,杜陵墳樹心向長安當說北靡,“西靡”即西望長安之意,說明河東西河郡有墳樹。我們也可以推斷,後來牛仙童舞弊被揭發,皇上的表彰令也來到了西河,可惜平反詔書來的太遲了,杜太守已經去世了,所以王維嘆息“徒聞竹使榮”,“竹使”指朝廷傳給太守的非軍用竹使符,“榮”字說明竹使符是表彰用的。

杜牧曾祖父曾任汾陽太守

杜希望駐防河湟地區的赫赫戰功,直接影響了曾孫杜牧的人生志向。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縣(今陝西長安縣)人,是杜佑之孫,杜希望之曾孫。朝廷多次委以文職史館修撰,希望他和祖父杜佑一樣在文史上有所成就,但是似乎他更傾向於軍事,他在《郡齋獨酌》裡說:“豈為妻子計,未在山林藏。平生五色線,願補舜衣裳。絃歌教燕趙,蘭芷浴河湟”。為此,他寫了《原十六衛》、《罪言》、《戰論》和《守論》等軍事論文。他專門研究過孫子,寫過十三篇《孫子》註解,也寫過許多策論諮文,喜歡獻計平虜。安史之亂爆發後,吐蕃乘機進佔了河湟地區,杜牧有感於晚唐外患,熱切主張討平藩鎮割據,因此對收復失地極為關心,先後寫了好幾首詩,著名的《河湟》便是其中的一首。他的這種報國情懷在《道一大尹存之學士庭美學士簡於聖明自致霄漢皆與舍弟昔年往還,牧支離窮悴竊於一麾書美歌詩兼自言志,因成長句四韻呈上三君子》一詩中更是直抒胸臆:“若念西河舊交友,魚父應許出函關”。詩人儘管生活不是很如意,但是一想到“西河舊交友”就又產生了“魚父應許出函關”的志向,發誓投筆從戎!這首詩正是杜牧年輕時傾慕西河守杜希望和汾陽王郭子儀的表白。

懷著他對曾祖父杜希望的懷念和西河舊友的夢想,早春清明時節,杜牧踏上了北遊並汾的道路,一路上寫下了《幷州道中》、《清明》、《過田家宅》等詩歌,其事略在《汾上訪古》一書中甚詳。無心插柳柳成蔭,杜牧軍事夢想沒有實現,而他的抒情詩卻成為晚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清明》一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更是成為千百年來汾酒文化的代言。

杜牧曾祖父曾任汾陽太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