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個“世界歷史”的預言嗎?

全球化不可避免地會到來,世界市場必然會形成,人類歷史將進入世界歷史階段,這是馬克思、恩格斯在 19 世紀中葉就已經做出的判斷。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他們就表達過一個觀點,隨著生產力的巨大增長和高度發展,人們的普遍交往將建立起來,每一民族的發展依賴於其他民族的變革,地域性的個人成為世界歷史性的存在,“世界交往”“世界市場”“世界歷史”在人類社會進程中才真正有了現實性。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更清晰地指出,正是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了不斷擴大產品的銷路,奔走於全球各地,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繫,最終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之間的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互相依賴,用今天的話可以稱為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

認真閱讀會發現,他們還講明瞭在政治上必然出現的結果——“政治的集中”:“各自獨立的、幾乎只有同盟關係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關稅的各個地區,現在已經結合為一個擁有統一的政府、統一的法律、統一的民族階級利益和統一的關稅的統一的民族。”可見,馬克思、恩格斯對世界歷史、對全球化進程的闡釋是多維度的,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在那個時代,他們就已經談到了我們今天談論的全球化的各方面。

我們可以總結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基本觀點:資本擴張必然衝破地域限制,一定會走向全球各地,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沒有辦法抵擋住資本的入侵,都必然主動或者被動地進入到資本塑造的世界中。

雖然馬克思、恩格斯從來沒有用過全球化或“地球村”這樣的範疇,但我們完全可以說他們確實是在講全球化的故事,而且還不是泛泛地講表面的故事,他們要揭示真相,揭示推動全球化的背後主導力量,那就是資本。總結一句話,人類社會的全球化正是資本邏輯空間擴張的必然結果。

還記得那個“世界歷史”的預言嗎?

這無疑是富有創見性的觀點。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而只要是客觀規律,無論主觀上是否認同,它都必然會呈現出來。全球化的進程,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不完全是符合人們的美好意願的,它並不是一片光明、滿是進步,而是伴隨著問題和代價。它本身是資本逐利和無限擴張的本性帶來的,它將人與人的關係變成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它帶來世界範圍內少數人財富的集中,它轉嫁階級矛盾、貧困給落後的民族和國家,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於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於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於西方,使農村屈服於城市的統治,等等。這是資本推動的全球化的必然附帶品。

但馬克思、恩格斯並沒有完全否定資產階級、資本主義的作用,他們知道,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歷史進程,不能因為它會帶來問題和付出代價,就否定資本主義帶來的世界歷史的進步性,就拒絕參與到這一進程中。這一進程比起以前的時代總體上是進步的,它帶來了生產力的飛躍發展,“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它結束了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把野蠻的民族捲入到現代文明中,終結了很多國家和地區落後的封建政治制度,消滅了依靠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

更重要的是,馬克思、恩格斯認定,他們所追求的共產主義是以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和與此相聯繫的世界交往為前提的,如果沒有資本主義帶來的生產力,沒有它推動的世界歷史性的發展,共產主義就只能作為某種地域性的東西,就永遠不可能實現。“無產階級只有在世界歷史意義上才能存在,就像共產主義——它的事業——只有作為‘世界歷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實現一樣。”他們相信,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隨著貿易自由和世界市場的完善,民族分割和對立將會消失,各文明國家的聯合行動會出現,全人類解放的事業最終會取得勝利。

馬克思、恩格斯雖然從來沒有到過中國,但近代以來的中國一直在他們的視野中,他們關注著中國在整個資本主義擴張史上的命運,寫到了鴉片戰爭、太平天國、對華貿易以及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近代中國的歷史也在驗證著馬克思、恩格斯的結論。它的落後和捱打,正是因為它奉行閉關鎖國,沒有參與到資本主義所推動的全球化進程中,沒能抓住工業革命帶來的發展機遇,最終只能落後於世界發展的潮流。中國的大門是被敲開的,是被堅船利炮打開的。

從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這“三座大山”中解放出來,

新中國不可能進入到資本主義國家所主導的世界歷史中,只能選擇在相對封閉的社會環境下走出一條屬於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可惜的是,這條道路遇到重大挫折,歷史教訓再一次讓我們明白,如果不與世界接軌,向世界開放,或者說不進入到資本主義主導的世界歷史進程中,中國就沒有辦法擺脫落後的局面,社會主義也就無法真正建設好,顯示出它的力量和優越性。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征程,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正是鄧小平指出,“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要得到發展,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對內改革”。在當時的中國,走出開放的這一步並不容易,有些人認為創辦經濟特區就是搞資本主義,認為“三資”企業多了就是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社會主義中國怎麼能加入到資本主義的世界秩序中?怎麼能與他們同流合汙?這不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嗎?這些觀念在當時很有市場,而且直到今天也還有人認定中國走上了“補資本主義的課”的道路,背離了馬克思主義。

鄧小平明白很多人的擔心,打消了很多人的疑慮:“搞了一輩子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忽然鑽出個資本主義來,這個受不了,怕。影響不了的,影響不了的。肯定會帶來一些消極因素,要意識到這一點,但不難克服,有辦法克服。你不開放,再來個閉關自守,五十年要接近經濟發達國家水平,肯定不可能。”他明確提出,歷史經驗教訓說明,不開放不行,不要擔心開放會帶來壞的東西。

今天我們會更加理解,封閉導致落後,開放帶來進步。實行對外開放並沒有傷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反而使其顯示出強大的力量。對外開放,引入外來資本和技術來發展社會主義,這是正確的選擇,是應對世界歷史進程、全球化客觀趨勢的必然選擇,這絕不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違背,反而是對馬克思主義“世界交往”、“世界市場”、“世界歷史”等“世界觀”的認同,是符合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這才是真正地向馬克思、恩格斯致敬,我們怎麼能忘掉他們的那個世界歷史的預言、那個全球化進程必然到來的預測呢?

還記得那個“世界歷史”的預言嗎?

以上內容,摘自《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什麼是對的》一書。

本書就是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從實踐到理論的高度總結和提煉。 作者提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以思想解放和理論創新為追求,以解決中國問題、回應現實困惑為導向,圍繞著當代中國如何豐富和發展中國馬克思主義,如何實現民族復興和中國現代化目標,如何開闢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如何切實推進國家的改革、發展、治理實踐,如何對外開放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從嚴治黨打造領導核心等問題所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立於國際舞臺、富涵時代氣息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形態。

還記得那個“世界歷史”的預言嗎?

內容提要:本書以問題為導向,講清楚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到底是什麼,它有哪些內容,相關範疇從哪來,它還存在哪些問題,應該往哪些方面努力。 全書分為八章,就理論來源、總體戰略、中國特色、改革的邏輯、發展的理念、國家治理、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嚴治黨等八個方面進行闡述,將共產黨在新時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貢獻有機地貫通起來,論證嚴密、邏輯清晰,讓讀者找到了理論自信的底氣。 配合文本內容,我們請漫畫作家畫了20多幅漫畫,能幫助更好地理解書中的理論觀點。 書稿文字流暢,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切中問題要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馬克思主義通俗理論讀物。

配有20多幅漫畫,以便讀者容易理解和記住關鍵觀點。

還記得那個“世界歷史”的預言嗎?

陳培永(1981-),山東單縣人,哲學博士、博士後,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員、碩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曾任廣東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出版專著有《黨性是什麼》等3本,並著有“經典悅讀系列叢書”10本。電視理論節目《社會主義“有點潮”》(6集)主講嘉賓、主要撰稿人。

目錄

序 言 什麼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一、“當代”應如何斷代?

二、有何與眾不同之處?

三、是否有完整的理論架構?

第一章 作為“真經”的馬克思主義

一、“龍種”還是“跳蚤”?

二、怎麼樣才能念好“真經”?

三、發展怎麼就成背叛了?

四、成為信仰為什麼那麼難?

第二章 那些富有感召力的戰略目標

一、“小康”了沒?

二、為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

三、中國夢是個什麼樣的夢?

四、共產主義僅僅是奮鬥目標嗎?

第三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

一、權宜之計還是政治智慧?

二、為什麼會被認為不是社會主義?

三、理想如何照進現實?

四、民族的能否成為世界的?

五、如何面對與資本主義的矛盾?

第四章 改革的邏輯

一、改革怎麼就是革命了?

二、改革為什麼總要解放思想?

三、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如何堅持?

四、政治體制改革為什麼那麼難?

五、改革為什麼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第五章 發展的理念

一、發展還是硬道理嗎?

二、發展怎麼能解決發展的問題?

三、新發展理念“新”在哪裡?

第六章 國家治理的戰略

一、“治理”為何成為熱門話題?

二、為何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三、國家治理如何實現現代化?

第七章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

一、還記得那個“世界歷史”的預言嗎?

二、何以引領當今世界的開放發展?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什麼樣的共同體?

第八章 從嚴治黨的規律探求

一、怎麼樣才算得上馬克思主義政黨?

二、為什麼黨的建設被稱為“偉大工程”?

三、如何才能做到全面從嚴治黨?

結 語 開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一、如何提升話語吸引力?

二、應拓展哪些核心範疇?

三、該怎麼回應現實問題?

四、向世界提供何種方案?

後 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