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為什麼阿根廷被稱為世界的糧倉和肉庫呢?

阿根廷全稱阿根廷共和國,是由23個省和聯邦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組成的總統制聯邦共和制國家。

阿根廷位於南美洲東南部,面積278.04萬平方公里(不包括與英國有主權爭議的馬爾維納斯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以及南極地區)。領土居世界第八位,為拉丁美洲的第二大國,僅次於巴西。東瀕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部與智利以安第斯山脈為界,北接玻利維亞、巴拉圭,東北部與巴西和烏拉圭為鄰,陸上邊界線長25728公里,海岸線長4725公里。

16世紀之前,阿根廷居住著土著印第安人。

16世紀中葉,阿根廷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

公元1810年5月25日,阿根廷爆發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五月革命”,成立了第一個政府委員會。

公元1812年,民族英雄聖馬丁率領人民抗擊西班牙殖民軍,於1816年7月9日宣佈獨立。此後阿根廷長期處於動亂和分裂狀態。

公元1853年,烏爾基薩將軍制定了第一部憲法,建立聯邦共和國,烏爾基薩成為阿根廷制憲後的第一任總統。

公元1860年,阿根廷改為共和國。

20世紀30年代,阿根廷出現軍人和文人交替執政的局面。

70年代中後期,軍政府曾對左翼反對派人士進行殘酷鎮壓。

公元1982年,阿根廷同英國因馬爾維納斯群島爭端爆發戰爭,後阿根廷戰敗,軍政府倒臺。

公元1983年,激進黨的阿方辛民選政府上臺,恢復並大力推進民主化進程,民主政體逐漸鞏固。

從公元1989年起,正義黨領袖梅內姆連續執政十年,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阿根廷經濟一度有較大的發展。梅內姆執政後期,阿根廷經濟轉入衰退,社會問題日益突出。

公元1999年,激進黨人德拉魯阿當選總統後,未能遏止持續三年的經濟衰退。

公元2001年12月,阿根廷爆發嚴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德拉魯阿被迫辭職。此後阿根廷形勢嚴重動盪,十日之內數易總統。

公元2002年1月1日,正義黨人杜阿爾德被國會推舉為總統。

公元2003年5月,正義黨人基什內爾就任總統後,阿根廷經濟快速復甦,政局穩定,民生改善,國際和地區影響力回升。

公元2007年10月,基什內爾總統夫人克里斯蒂娜作為中左翼跨黨派聯盟“勝利陣線”候選人贏得大選,成為阿根廷歷史上首位民選女性總統。克里斯蒂娜執政後,基本承襲基什內爾政府的各項內外政策,並於2011年10月成功連任。

在西班牙語中,“阿根廷”與“拉普拉塔”兩個詞的意義相同,都是“白銀”的意思。1527年,西班牙探險家塞瓦斯蒂安卡沃託率領一支遠征隊到達南美大陸後,從一個寬闊的河口溯流而上,滲入到內地。探險家們發現當地的印第安人佩戴著很多銀製的飾物,以為當地盛產白銀,便將這條河命名為拉普拉塔河,把這一地區稱為拉普拉塔區。西班牙殖民統治者後來又將拉普拉塔區改為拉普拉塔省。1816年7月9日,拉普拉塔省宣佈獨立,並將國名正式定為阿根廷。

阿根廷是由23個省和聯邦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組成。

這23個省分別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卡塔馬卡省、查科省、丘布特省、科爾多瓦省、科連特斯省、恩特雷里奧斯省、福爾摩沙省、胡胡伊省、拉潘帕省、拉里奧哈省、門多薩省、米西奧內斯省、內烏肯省、里奧內格羅省、薩爾塔省、聖胡安省、聖路易斯省、聖克魯斯省、聖菲省、聖地亞哥-德爾埃斯特羅省、火地島省、圖庫曼省。

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位於阿根廷東部沿海的拉普拉塔河的河口右岸,全市分1個聯邦區、19個城郊區,總面積達3885平方公里,是南美洲第二大城市。布宜諾斯艾利斯作為西班牙殖民中心近300年之久,1816年阿根廷獨立時被定為首都,直至今日。

世界歷史:為什麼阿根廷被稱為世界的糧倉和肉庫呢?

那麼,為什麼阿根廷被稱為“世界的糧倉和肉庫”呢?

1.阿根廷農牧業發達,是世界糧食和肉類重要生產和出口國,素有“世界糧倉和肉庫”之稱。全國大部分地區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適於農牧業發展。東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農牧業區。全國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用地2720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9.8%。長期牧場面積14210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51.2%。灌溉面積169萬公頃,佔可耕地面積的6.8%.人均耕地面積0.77公頃,居世界前列。

2.阿根廷畜牧業歷史悠久,牲畜品種及畜牧水平在世界均佔先進地位。畜牧業佔農牧業總產值的40%。全國牲畜的80%集中在潘帕斯大草原,以牛羊為主。阿根廷是注射疫苗非口蹄疫區和非瘋牛病疫區,牛肉的生產、出口和消費居世界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