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面试:班上的学生有偏科现象,你该怎么做?

教师资格证面试:班上的学生有偏科现象,你该怎么做?

【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试题】

你班上的学生有偏科现象,你该怎么做?

【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试题解析】

在学习学校文化课程中,某一门或者几门功课成绩特别好或一般,同时剩下的功课成绩特别差或较差,这种情况可以称为“偏科”。

(1)偏科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学生的成绩。

偏科影响其他学科。学习上的弱科往往会导致整体成绩下降。学生一旦出现偏科迹象,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往往会造成烦躁和厌倦,进而产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很可能涉及其他学科。由于各门学科都是相互联系、融汇贯通的,学习上出现“瘸腿”现象,也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如果语文不好,缺乏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影响政治、历史试题的分析、判别等。

偏科降低学习信心。某个科目总是学不好,成绩会越来越下降,有的同学就会丧失信心,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补习,仍然不见效果,便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这一科的天赋和“细胞”,久而久之还会对这科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

所以,偏科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和谐发展都产生着不利的影响。

(2)学生产生偏科的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综合考虑。

教师问题。学生偏科,受教师影响较大。学生偏爱某一学科,能提高该科学习成绩,而好的成绩又强化了对该科的喜爱,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学生不喜欢任课老师或者老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吸引力,相对应的学生就不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对学好这科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家庭影响。家长的特殊文化氛围和家长的某些爱好,以及家长职业的差异,也会诱发同学们偏科。

学生自己的原因。兴趣差异往往是学生偏科的重要原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重视感兴趣的学科,轻蔑或不学讨厌的学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对学习科目的导向作用,对很多同学造成有意偏科,或是主动偏科。

(3)学生的偏科现状主要归结为三种,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效防止和解决偏科问题。

第一种,一科突出,其他科一般。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要积极巩固自己的优势科目,通过优势科目,树立信心,认识到自己有学习好其他科目的能力,进而逐渐提高对其他科目的兴趣。然后集中精力强攻弱势科目,必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二种,一边倒。如果文科类课程比较薄弱,学生要从语文入手,多读书,培养对语文的兴趣,书读得多了,知识面就宽,写作时才有话可说。一般来说,文科对记忆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熟悉课本,抓住基础,这样提高文科成绩就变得比较容易了。理科不好的同学要把务实基础知识作为重点,确保自己对简答的题目完全掌握后,逐步提高度。

第三种,一科薄弱,其他科强。学生要注意应该科学地安排时间对薄弱科目进行补习,过多繁琐和低效率的补习可能会导致对该科产生厌烦情绪,重点是要培养对薄弱学科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给这一科目制定学习计划,不要急于求成。学生一定要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对弱科薄弱环节的突破,进而提高整体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