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堂九子(介紹、前言)

01

25

易堂九子(介绍、前言)

易堂九子

修竹萬竿,清溪一曲。曳杖容與,適我幽獨。

——魏叔子自題

易堂九子(介绍、前言)

易堂九子:

魏禧(1624-1681)字凝叔,號裕齋、又號叔子、勺庭先生。

魏際瑞(1620-1677)始名祥,字善伯,又號伯子、東房。

魏禮(1629-1695)字和公,又號季子。

邱維屏(1614-1679)字邦士,又號松下先生。

彭士望(1610-1683)字躬蓭,又字達生,號樹廬先生。

林時益(1618-1678)字確齋,本姓朱,名議霶,又字作霖,人稱朱中尉,明亡後易姓林。

李騰蛟(1609-1668)字力負,號鹹齋。

彭任(1624-1708)字遜士,號中叔,又號草亭先生。

曾燦(1625-1688)又名傳燦·,字青藜,又字止山,自號六松老人。

易堂九子(介绍、前言)

前言:

他們反抗清兵入侵,不願做青廷的官員,上翠微峰避居六十年;他們尋求志同道合的救國之士,幾十年上下求索遍訪大江南北;他們將滿腔的包裹熱忱發於筆端,寫下數以百捲開一代風氣之先的傳世文章;他們以“任天下於一身,託一身與天下”為己任,畢生堅守著愛國精神和忠貞情操,至死不渝。他們就是生活在明末清初以魏禧為首的易堂九子,數百年來,寧都人民一直以他們為驕傲和自豪。

易堂九子是一群生活在特定歷史環境下的愛國者,他們高尚的精神世界堪比古今賢臣良相。宋代范仲淹《岳陽樓記》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因體現了範老的民本思想流傳千古,而魏禧崇尚的“任天下於一身,託一身與天下”則更彰顯了易堂九子為國為民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更有那字字珠璣,句句真理的醒世恆言:“能知足者天不能貧,能無求者天不能賤,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貪者天不能死,能隨遇而安著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才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後世者天不能絕。”讀過之後,我們既能明白為什麼易堂九子能夠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困守翠微山中六十年的道理,亦能體會這些擲地有聲的話語內涵是多麼博大精深,相信這樣的精神境界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可頂天立地。

謹以此書紀念魏叔子誕辰三百九十週年!

(節選)

邱國坤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易堂九子(介绍、前言)

雪地裡

就生出了一個精緻的二維碼,長安關注“寧都旅遊”

生活豈止於美

易堂九子(介绍、前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