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是用来为人服务的 不是用来迷信的

普沙岭

本人所在城市近期进入“摇号”模式,小升初摇号,排队买房也要摇号。最初大家普遍将摇号奉为解决“资源少、需求大”矛盾的不二法宝。但一摇之后,发现天真了,还发生了数十名基层干部“托关系、打招呼”的丑闻。媒体曝光之后,当地对涉案人员进行了包括撤职在内的严肃处理,也让大家对接下来要登场的各种摇号之外的干预之手,有了更多警惕。

技术工具确实是个好东西。但再好的东西,也是由人操作使用的,“徒技不足以自行”。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算法……都在此列。硬件再硬,也需要有一套匹配的“软环境”将它撑起来;否则,技术的妙用也就“硬”不起来。

“涉及人来操作,就复杂了。”这类话的意思是,人会有七情六欲,人会有公心私心,人会有善念贪念,不是人人皆孔孟圣贤。你必须首先敬畏这种复杂人性的客观存在,以一套更可确定的游戏规则,确保它为人民服务,而不堕为为人民币服务。摇号拼演技,大数据杀熟,算法加剧低俗,莫不如此。

缺乏人性敬畏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迷信技术工具有故意的,也有无意的。机器化、电子化、智能化,是近年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无论怎么“化”,都是为具体的人服务的,不能为了“化”而“化”。

工具是用来为人服务的 不是用来迷信的

工具是用来为人服务的,不是用来迷信的。我们确实处在一个技术工具不断变革的时代,日新月异,泥沙俱下。以技术忽悠行骗者不乏其人;迷信工具迭代创新而罔顾环境者亦有之。但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工具的指向都应该是进步,是服务人,是创造公平,是打掉门槛,是消除暗箱。如果反倒是垒起了门槛,造就了暗箱,拒人千里,哄人无数,这种工具与技术,首先就要接受阳光的照射与考验。

以为新技术就能包揽解决一切矛盾,是多么幼稚的思维啊!我们常说,制度好,坏人能变成好人;制度不好,好人也能变成坏人。把软环境假设得糟糕一点并不可怕,盲目沾沾自喜才惊心。敬畏这种“莫须有”的人性,以更完善的监督机制、矫正机制、游戏规则来约束它,才可能保其行进在“为进步所用”的轨道上。能保障相对公平的,只有针对人性设定的严密而科学的制度,任何想塞给你“工具可以包揽一切公平”观念的人,都值得多一点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