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壞消息,都是前期積累的風險在釋放,利空過後是利好

最近兩天大家都被中興通訊復牌刷了屏,港股開盤便暴跌了40%左右,可以預料的是,A股至少也得有4個以上的跌停。被罰14億美元的中興,終於保住了命。無論網友們如何對美國口誅筆伐,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中興違法了美國的相關法規。經歷了此次事件,我想中興以後在合規經營方面一定會做的更好,不會再栽如此大的跟頭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中興以前在合規經營方面積累的風險已經釋放完畢,以後的經營會更加規範,利空過後是利好。

目前類似於中興通訊這種正在經歷黑天鵝事件的公司還有很多。比如許多股票的閃崩,前期沸沸揚揚的“陰陽合同”等。

各個公司之所以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除了本身固有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在灰色地帶盈利的時候具有僥倖心理。如中興通訊,之前就因合規經營問題被處罰過,之所以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是因為利益驅動下的僥倖心理。在這次面臨生存危機之下,我想應該醒悟了。

利益驅動下的僥倖心理在很多公司都有,每個公司都各不相同,只要是沒被發現,就心安理得的賺錢。須知“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熊市是許多公司的檢測儀。許多發現不了的問題隨著各方利益的受損都會顯現出來。我們不喜歡熊市,但不可否認的是,熊市過後,許多公司的經營更加穩健了,應對風險的能力也提高了。

我認為一家公司最大的利好不是明面上的利好,而是公司又消除了一項潛在的風險。能活的長久的公司才是好的公司,值得投資的公司。而活的長久的辦法之一就是消除潛在風險。正如人每年需要體檢一樣,對一個公司的體檢往往是通過黑天鵝事件或者熊市來進行的。

利空出盡是利好,我期待大A股更健康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