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池塘水色變化的六個原因

養殖池塘水色變化的六個原因

在實際生產中筆者留意到,有經驗的養殖戶往往通過觀察池塘水色及其變化,進而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確保收成。他們謂之曰:養魚(蝦)須識“看水”。其實,池塘的水色就是池塘生態系統的“晴雨表”。

水色是由池塘中浮游生物、懸浮顆粒的數量和種類的不同而起的綜合反映,其中浮游藻類是主要因素,不同地區和同一地區相鄰的池塘,浮游生物的種類、優勢種類往往不同;池塘中浮游生物受溫度、光照、營養鹽、風向的影響而產生季節、晝夜、垂直和水平變化,其中也不乏受外來物質影響而產生的異常變化,而水色的不良異常變化,也就反映了池塘水環境的惡化或鉅變,往往也就意味著疾病、災害,許多病害諸如對蝦的紅體、白斑病,鰻魚的紅頭、脫粘、愛德華氏病,桂花魚的爛鰓、出血、白鰓白肝病等都是由於現行的超高密度精養模式打破了池塘生物鏈的平衡,造成水質敗壞而暴發的。

如何做到未雨綢繆,養殖全過程始終保持、調控好一池塘水是一門技術;若遇水色突變、水質敗壞,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及時補救也是至關重要的。下面就將筆者在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幾種常見情況及其調控措施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1、魚蝦蟹池塘在用消毒劑或烈性殺蟲藥如福爾馬林、硫酸銅等潑灑後,池中大量浮游生物被殺死,池水突然變清,透明度迅速提高,魚蝦安靜的棲息環境被打破,水中溶氧驟減,魚蝦由於應激反應而出現狂遊或跳躍等症狀。對於此種情況,應迅速提高水中的浮游生物量,特別是有益藻類和微生物的數量,維持一定程度的透明度和溶氧量。

2、池水營養鹽不均衡,生長限制因子(如硅、錳、鐵、磷、鉀、PH值等)的缺乏造成池塘優勢藻類短時間內全部死亡,藻相突然改變或清澈見底,幾天後變為“黑臭水”。此種情況往往出現在高位池對蝦精養池塘,由於失去了底泥對營養鹽的緩衝釋放作用,很容易造成池塘浮游生物量的大起大落,水色突變,因此無論是肥水還是調水都應少量多次,適時而止。

3、當遇天氣突變,如颱風、暴風雨過後,由於環境劇變(包括鹽度、透明度、營養因子等),很容易造成池塘藻類全部死亡,池水渾濁不堪,呈白濁或土黃色。此時首先應降低池塘濁度,淨化水質,可以全池潑灑“沸石粉”等調水。

當水色轉好後,應及時消毒一次,防止由於外來細菌的滋生而引發疾病。其實很多疾病的暴發都跟天氣的變化密切相關:天氣變化→水質惡化、溶氧降低→體質變弱,抵抗力降低→細菌、病毒入侵→感染、死亡。因此,每次天氣變化前後應做好具體的防範與處理措施。

4、池塘中藻類高峰期過後,浮游動物大量繁殖,特別是輪蟲的數量劇增,致使池中魚蝦嚴重缺氧,浮頭並有零星死亡,此時池水呈白濁狀。有條件的可以全部或部分換水後再來重新培水。

5、放苗前期或養殖過程中池水突然變清後,無論怎樣施肥,池水都肥不起來。造成這種症狀的池塘,有3種情況:

(1)池塘水體重金屬中毒:池塘在進水或排換水時引入了受工業汙水汙染的水體,或者是養殖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含重金屬成份的殺菌殺蟲藥,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長,針對這種池塘,應使用適量的池塘解毒劑

(2)池底青泥苔、絲狀藻滋生,水體營養全部被吸收,有益浮游藻類生長受抑制: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大水面粗養池塘,高位池精養池塘也時有發生,藻體死亡後分解耗氧,還會產生大量毒素,單單依靠刮或撈除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有效的方法是先用0.8 -1 ppm 的螯合銅迅速培育水色,維持一定的透明度。

(3)池塘塘基嚴重老化,底泥中的營養物質與外來物質易形成拮抗作用,收支平衡已不能恢復,此類池塘已不能使用,須更新池底。

6、魚蝦養殖的中後期,往往是在高溫季節,隨著投餌量的不斷增多,殘餌、糞便等有機物的不斷進入使得池塘封閉水體富營養化,藍藻等有害藻類大量繁殖,在水體表面往往形成一層綠色的油膜,養殖戶稱之謂“老綠水”。水體有機物及藻類屍體的分解消耗池中大量的溶氧,並會生成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毒物質,再加上藻類分泌的藻毒素、人為用藥的藥物殘留,使得魚蝦長期處於一種應激狀態,魚蝦食慾減退、活力減弱、體質下降、容易感染、暴發疾病。這種池塘無論是在北方還是在南方都很普遍,能經常有新鮮水注入的池塘會好一些,但對於無水可換的池塘,這的確是一大災難。經常採用的處理措施是:定期全池潑灑微生物製品分解池塘有機物,解除毒素,促進攝食。增強魚蝦體質,提高抗病力。

“養魚(蝦)先養水,防病宜調水”,實踐告訴我們,“水”才是養殖之根本。我們不僅要學會去“看水”,更應懂得怎樣及時、有效地去調好水。很多水產病害不是藥物所能解決的,我們必須迴歸到水本位上來搞水產養殖,多從池塘水環境微生態平衡的角度出發,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健康養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