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信仰的力量!

全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信仰的力量!

去西藏旅游,亲眼见到藏民磕长头,顶礼膜拜的盛况,在布达拉宫以及西藏大大小小的寺庙附近,在崎岖的山路上,无数藏民在三步一长磕头的伏在地上。见那虔诚而充满企望的匍匐身体,有的额头被碰的青紫,甚至破皮或碰肿,便会涌出那么一阵阵的心痛、心酸、心惊。我替藏胞难过,心里一遍一遍地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万般次地折磨自己的身体呀?心在百思百问,然不得其解。

(拉萨的布达拉宫周围,无论何时去,都会见到匍匐朝拜的身影。男女老少皆有,源源不断。)

全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信仰的力量!

(拉萨大昭寺附近的八角街,热闹的不仅仅是店面,更多的是匍匐着磕长头的藏民。)

全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信仰的力量!

去西藏旅游回家,正巧电影院在放映《冈仁波齐》,是讲几位藏民去西藏神山朝圣的心历经历。于是去看了,看后又被深深感动了,震撼了。于是,有了一些感悟。

全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信仰的力量!

其实,《冈仁波齐》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十一位藏民,其中有孕妇,九岁女孩,七十二岁老人,自幼残疾的少年,家徒四壁的屠夫……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怀揣着各自的希望,结伴同行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以藏民最纯朴的,最虔诚的,也是最远古流传的方式:三步磕长头,二千五百公里,一个一个地磕到拉萨,磕到冈仁波齐神山去。

《冈仁波齐》,讲述的是在这漫长的路上,磕长头,匍匐着前行中,所经历的艰辛曲折。以及面对无知、多变气候和恶劣处境,他们㤗然处之,平静接受,互爱互助的事。

全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信仰的力量!

尽管不能理解藏民们磕等身长头朝拜的行为,但我仍觉得:信仰,生活和爱,这就是《冈仁波齐》!

他们是那么热爱生活,以至于,用自己的爱和信仰,为默默无趣的人生,努力地活出意义。

认真观察,其实他们在我们认为无趣的磕长头朝拜的生活中,自得其乐,乐此不彼。应该说,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愉悦的,只是我无法理解罢了。

我万分敬佩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不懈的努力,以及认真面对一切,无怨无悔的心态。

我敬仰他们对信仰的虔诚,以及执著所包含的那么一种精神。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里,转经藏民多如潮涌,这是他们转累了,坐下来休息的场景。)

全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信仰的力量!

电影中去朝圣的藏民有十一人,虽不多但是大部份藏民的缩影。有老有少,有生有死。婴儿出生在朝圣途中,他们认为是福。老者死在冈仁波齐神山下,他们认为也是福。他们中有,因杀牛杀了生,心怀忐忑的屠夫;有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并企盼家庭发达的壮者;有寄望来世的老者;有建房死伤了人,负债屡屡,想改变命运不公者……他们怀揣着各种心里祈求,虔诚地、努力地、一絲不苟地朝着心中的神山,长磕头前往朝拜。

全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信仰的力量!

神山是否能救赎或赐福于他们,不得而知。但他们的虔诚,他们那近乎残忍的,磕长头几千公里的朝拜方式,那份艰辛和曲折,那份纯洁和勇往直前,足以感动人的心灵,甚至可以净化当今现代人的浮躁和复杂。

我虽然不理解,但还是被感动,被震撼了。我想:也许,这种朝拜方式,是他们生活安稳的根。在这根上,他们也自得其乐。

是的,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理解。

(布达拉宫内 )

全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信仰的力量!

此时,我想起了六世喇嘛仓央嘉措的有名情诗,一首对青藏高原土地的情愫,为相思相爱的恋人而作的诗篇。

这首情诗,是对磕长头朝拜的最好注解,我认为。

(拉萨布达拉宫 )

全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信仰的力量!

几百年前的六世喇嘛仓央嘉措,用情诗,用爱恋,用对神圣高原的热爱,非常巧妙地理解并注解了磕长头、转经筒等形式的内涵。令我当今现代人回味和学习。

全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信仰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