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极致旅行攻略 做旅行攻略我们是认真的!

喜欢我们,请多多支持点击关注

吃喝玩乐旅攻略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比起,无数文艺青年们火热的“西藏情结”,

以及川西藏区人潮涌动奔赴川藏线的盛况。

青海藏区的热度和吸引力,明显,远远低于西藏和川西。

然而,人说,青藏高原、青藏高原。

青海明明占了藏地的半壁江山。

此外,

1.十大藏族自治州,青海占6

2.藏传佛教四大神山,青海占2

3.中国四大无人区,青海占2

4.中国两大母亲河,长江黄河全都发源于青海

5.中国分三大自然区划,青海是唯二全部包含的省区之一

这些足以说明青海的独特和神奇。

那么,明明拥有傲视世界的风景和人文资源,

青海为什么却没有那么吸引人呢?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可可西里卓乃湖与青海最高峰布喀达坂峰

我想用简短的词汇来概括复杂的阐述。

恰好,无论青海在风景和人文上的独特之处,

都可以归结在一个词:过渡。

青海的三大过渡:

6.青海是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的过渡

7.青海是伊斯兰教地区和藏传佛教地区的过渡

8.青海是内地与边疆的过渡

1、风景

一、一个有三张面孔的省区

中国分三大自然区划——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这是理解中国景色最重要的规律。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青海的三面孔,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有两个省份可以近似看做同时横跨这三大自然区域,

那就是甘肃和青海。

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有沙漠戈壁,有雅丹,

接近西北干旱区的地貌。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柴达木盆地俄博梁雅丹林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青海独有的水上雅丹

青海的沙漠戈壁,面积和整体性要大于沙漠零散的西藏。

而青海的雅丹地貌,则更几乎是西藏没有的了。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门源花海——中国最著名的油菜花之一

青海湖以东,还是农耕之地,是东部季风可以吹拂的最后最弱的地方。

这里是更接近于东部的景观。

比如:丹霞地貌。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贵德丹霞

9.能同时拥有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省区,也只有甘肃、青海两地。

二、神山

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西藏冈仁波齐、云南卡瓦格博、青海阿尼玛卿、青海尕(ga)朵觉沃。

青海占了一半。

说来,诸多所谓四大,前二和后二都有不小差距。

比如,香港四大天王,郭富城和黎明显然弱于刘德华和张学友。

比如,NBA曾有四大中锋,上将和尤因的成就明显逊色于奥尼尔和大梦。

比如,江南四大才子,除了唐伯虎和祝枝山,另外两位是谁,您可能就要想很久了。

阿尼玛卿和尕朵觉沃的名气,

也是远远不及冈仁波齐和卡瓦格博。

1.阿尼玛卿

青海的雪山。

最值得推荐的,莫过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阿尼玛卿。

阿尼玛卿是山脉,其海拔6282米的主峰模样极其俊秀。

在神话中,阿尼玛卿是开天辟地九大造化神之一,是这九位山神构建了宇宙。

藏地最伟大的英雄格萨尔王,则是阿尼玛卿山神与龙女果萨拉姆梦合而生。

也就是说:

10.阿尼玛卿是格萨尔王的父亲。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去年连转藏区八大神山时,我初见阿尼玛卿时写下过这样的字: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一座曲线优美的洁白山峰高高地悬挂云端,供众生仰望。

身旁的翠绿山峦尽皆俯首,成它陪衬。

这是见阿尼玛卿的第一眼。”

这是阿尼玛卿山的南侧,有稍显柔美的一面。

而到了东侧的特定角度,它则有了雄伟的样子。

因为它的雄伟高峻,早年二战期间,美国飞行员甚至预测阿尼玛卿主峰有9000米高,

11.所以,青海的阿尼玛卿曾被误认为才是世界最高峰。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而到了偏西北侧,阿尼玛卿的模样就归于平庸。

但它却展示出了黄河流域规模最巨大的冰川——哈龙冰川。

2.尕朵觉沃

青海另一座神山尕朵觉沃,名气最小。

却是一座至今无人登顶的处女峰。

它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

海拔不高,仅仅只有不到5500米。

它的转山路途,经过三次接近海拔5000米的垭口,

距离山峰主峰顶峰可谓相当接近。

但是,山不在高。

尕朵觉沃群峰,拥有无比奇特的山峰造型。

无数尖锥般的山峰笔直成群,好像哥特式教堂的尖顶。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它们都是一看就是攀登难度极高,

不逊色于南美巴塔哥尼亚的神奇之地。

3.青海的其他山峰

比如年保玉则、布喀达坂、格拉丹东、赛宗神山、玉珠峰等等,就略显平庸,不再多言。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赛宗寺以及赛宗神山——安多藏区属猴的神山

去年恰是猴年,小简差点去转此山。

三、无人区

中国有四大无人区。

西藏羌塘、新疆罗布泊、青海与新疆交界的阿尔金

以及最著名的、去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青海可可西里。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布喀达坂峰与太阳湖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白象山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

12.可可西里是中国湖泊最密集的地方,

湖泊率超过6%,甚至高于藏北。

并且,可可西里和阿尔金山都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均是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野牦牛为主,辅之以狼、熊之类。

阿尔金一带,还有羌塘、可可西里等地没有的野骆驼。

13.藏羚羊最重要的产仔地,就是青海的卓乃湖。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14.可可西里是中国藏羚羊最多的地方,超过了西藏羌塘。

拥有15万头藏羚羊。

高于西藏羌塘的12万头。

四、三江源

15.中国面积最大的保护区,是青海的三江源。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峰。

作为中国的母亲河,知道长江源头山峰的人却并不多。

这是一件奇怪的事了。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格拉丹东峰

可更具体些:

16.长江发源于姜根迪如冰川。

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格拉丹东脚下姜根迪如冰川,30年,后退2000米

2.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

难说出具体的源头。

但基本有共识,黄河的上游是星宿海。

也就是金庸所著《天龙八部》中阿紫所在星宿派的所在地。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那是一片沼泽湿地。一个个水洼星罗棋布。

是它们汇聚成为了黄河之水。

而如今,湿地退化极其严重。

星宿海早已不复星宿之名。

3.至于澜沧江的发源,始于一片沼泽型湿地,就更加说不清具体的源头所在了。

2、文化

一、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的过渡

很多人不知道的一个特别的事实是:

17.绝大多数的兰州拉面,都是青海人做的。

有这样的说法:青海化隆县。

当年全县的主要产业是制造私枪。

以至于一种枪支叫做

“化隆造”

后来造私枪的产业被取缔。

百姓不能再造枪,集体改行去做牛肉面。

所以,内地的兰州拉面,基本都是青海化隆人开的,跟兰州关系不大。

这故事反应了:青海的回民众多。

新疆和西藏,分别是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的主要地区。

而新疆和西藏又是接壤,除了天然屏障昆仑山的阻隔。

这两种教义相差极大的宗教,就靠青海来完成过渡。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西宁市区几乎处处是白帽的伊斯兰教装扮。

可驱车20公里外,却是藏传佛教最大教派格鲁派六大寺庙之一的塔尔寺。

作为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主寺,这里的藏传佛信徒虔诚程度几乎比其他藏地还要更高一些。

不得不说,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混合,

是只有青海才能看到的奇景。

二、民族的丰富交混

青海除了大量回族之外,还有大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

这种民族丰富的程度显然大大高于西藏,并且略胜川西。

3、魅力小吗?

那么它为什么相比西藏、新疆和川西,受关注度和吸引力都弱小那么多呢?


一.很首要的原因是因为过渡

青海是内地和边疆的过渡。

对于西藏和新疆这样真正的边疆来说,它就像是内地。

而对于中国内地的绝大多数地方来讲,边远的青海又像是边疆。

这就有一种:定位不明确的尴尬。

旅人们要想不出国土便体验异域风情,自然首选边疆,又岂会到虽不像内地却又不像边疆的青海呢?

那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同样类似的川西不会遇到这种尴尬呢?

可,川西不是内地与边疆的过渡。

过渡,是缓慢变化。

而川西是突变。

从汉文化的内地到如同异域风情的藏地,小半天的车程就足以上升几千米海拔,完成这种巨大差异的变化。

突变让川西具有特色。

而过渡不行。

二.青海在人文上的最大亮点,也是最大弱点

因为过渡,

青海的宗教和民族混杂交错,显得丰富多样,

却也成了特色不鲜明、不够纯粹。

要了解最纯粹的伊斯兰教文化,旅行者们直接去新疆了,不必到青海。

要了解最纯粹的藏传佛教文化,旅行者们直接去西藏了,不必到青海。

想看蒙古族、回族,何不在内蒙和宁夏逗留?

想认识藏人朋友,川西和西藏成了首选。

青海便又再度遭遇尴尬。

三.青海在地质地貌方面,确实天然有弱点

我们常说:青藏高原、青藏高原。

好像青海和西藏在自然环境上是同类的。

的确,青海的平均海拔也很高。

但,其实,青海与西藏相比,确有劣势。

我们知道,青藏高原之所以是傲世全球的绝世风景。

主要是因为两点:雪山、冰川。

这也是青海的弱点所在:

1.青海的冰川太少了

18.面积只比西藏略小的青海,冰川面积却只占全国的6%。

与拥有全国48%的冰川的西藏相比,实在逊色太多!

甚至,相比于面积只有青海一半大的川西,也占了全国2%的冰川呢。

2.青海的身高太矮了

共称为青藏高原,青海的平均海拔并不比西藏低多少。

但,青海的身高还不如四川。

19.青海的最高峰海拔仅仅6820米:布喀达坂峰(又名新青峰)。

比西藏的最高峰珠峰要矮了整整2000米。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青海比西藏输在哪儿?

相比西藏和新疆成群结队般壮观的7000米、8000米山峰,青海太矮了。

因为四川省第一高峰——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存在。

青海也比四川矮了将近800米

3.青海的雪山,造型平庸,辨识度不高

这是青海在风景上最大的弱点。

川西地方不大,却魅力非凡,大大归功于造物主的不公平,

把那么多造型别致、一眼就能认出的雪山聚集在那么小的面积内。

央迈勇身姿窈窕,温婉曲线以锐利尖角指向天庭、

贡嘎山鹤立鸡群,巨大的硬朗角峰在群峰之上,展现王者之气、

幺妹峰花岗岩陡峻绝壁引领三位姐妹等诸多雪峰。

西藏呢,

冈仁波齐宝塔般的身躯上有天然的十字印、

南迦巴瓦体量巨大,七座连体角峰众星捧月般托举主峰、

萨普神山以一大一小两个标准的等腰三角形山峰诠释天然的几何之美。

可是青海,

阿尼玛卿美感有余,独特不足,

尕朵觉沃独特有余,美感不足。

至于年保玉则等山,则几乎是既不见山峰造型的独特,也难说美感。

论辨识度,青海群峰难有一座山峰能担得起和上述奇山较量的资质。

这是事实。

四、革青海湖的命

青海的最著名的风景青海湖,

反倒是青海最大的绊脚石。

它太大了,也太有名了,以至于它成为了青海省的招牌。

一家独大,就限制了青海的其他地方。

杭州西湖吸引人。

并非西湖多美,不过是寻常小湖。

只是历来千年,无数诗词歌赋吟咏,早已在世人心中把西湖等同于美的符号。

此中道理:

一个地方是不是吸引人,

其实并不取决这个地方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的舆论。

十年前,北大一个女作家,写武侠小说,叫步非烟。

她说:“武侠要发展,我们得革金庸先生的命。

话虽惊人,几近“大逆不道”,却是真的道理。

正如面对青海,

我们要革青海湖的命。

当舆论之中,青海湖不再是青海最响亮的招牌,

那么青海的魅力才有发挥空间。

可惜,这很难。

谁叫青海省是以青海湖来命名的呢?

4、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再次总结青海的三大过渡:

1.青海是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的过渡。

2.青海是伊斯兰教地区和藏传佛教地区的过渡。

3.青海是内地与边疆的过渡。

这些既是优点,也是劣势。

它实际的风采,远胜它现在所有。

只可惜,世俗之人以世俗之眼看它。

看似你我喜欢同样的事物。

其实,并不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