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古代戰爭一下打敗好幾萬,歐洲戰爭多滅幾千就是大勝?

於寒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以下幾點:

第一,人口基數問題。

中國早在漢代,也就是公元2年的西漢,全國人口達六千餘萬 ,佔當時世界的三分之一。

人口多,自然兵力多。

第二,職業兵和義務兵的區別。

中國除了少數朝代,大部分時期都是義務兵制度。

也就是所謂: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義務兵其實就是武裝的農民,訓練比較差,但冷兵器時代人多就厲害。

相反,歐洲很多軍隊是職業兵,甚至是僱傭軍。

比如著名的騎士,世世代代都是戰士,人數很少。一個很大的城堡,往往只有十幾個騎士甚至幾個騎士駐守。

至於威震歐洲的瑞士僱傭軍,數量也是不多的。比如法國大革命保護路易十六的瑞士僱傭軍團,也不過只有700多人。

當然,這並不是說歐洲就沒有這麼多部隊。以羅馬為例,在他也使用義務兵的時代,羅馬也有強大兵力。

比如混戰結束後的屋大維(奧古斯都皇帝),麾下的兵力多達50萬。因為絕大部分都是義務兵,戰爭一結束就立即裁軍,最後只保留二三十萬人。

第三,中國史書的誇大

其實中國的古人,對數字不是太敏感。

尤其是一些非嚴肅的書,數字張口就來。

比如著名的小說三國演義中,說赤壁之戰的曹操出動83萬大軍,號稱百萬。

其實,史書中記載曹操號稱83萬,實際兵力一半。

經過近代考證,曹操兵力也沒有40萬,最多隻有20多萬,其中還有幾萬是剛剛投降的劉表部隊。

而東吳兵力更少,總兵力才8萬,實際參加赤壁之戰的4萬人。

劉備就更慘,嫡系部隊只有1萬人。


薩沙

看過電影魔戒的人一般都會有個疑問,為什麼強獸人或半獸人的軍隊只有幾萬人時就號稱龐大,人類只有幾千人的軍隊與之抗衡,而雙方就這樣展開了世紀大戰。再想想東方特別是中國古代的戰爭,動輒百萬,那魔戒裡的幾萬人戰爭豈不是過於相形見絀了嗎?

其實不然。

首先,關於中國古代戰爭人數的問題,其有很多不實的地方,並沒有誇張到動輒百萬那麼多人。比如,秦趙長平之戰,秦將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兵,學界對此持有異議。因為只有秦兵也具有四十萬上下的規模,否則四十萬趙兵怎麼會投降?那麼,戰國後期,秦趙能否投入如此巨大的兵力成為疑問。有人認為,所謂四十萬趙兵,應當指10萬趙兵加30萬後勤百姓,真正投入戰鬥的只有那10萬人。再比如,曹操南下,號稱八十三萬,但據現在歷史學家的考證,曹操能夠帶領的兵馬最多隻有二十萬。甚至有一部分學者認為,所謂赤壁之戰,不過是戲劇小說家演義出來的,並未真有這麼一場大戰,雙方不過是小規模部隊的交鋒。這些例證不勝枚舉。所以說,中國古代史籍關於戰爭人數的記載,不一定完全準確,必須得以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人口數量、政治環境等加以實證研究。如果僅以一書的觀點作為例證,則往往孤證不立。

其次,就算中國史籍裡有誇大其詞的嫌疑,但毫無疑問,中國古代戰爭動員的人數還是超過歐洲的。因為中國古代但凡發生戰爭,大都可以歸為三類,一是農民起義,二是軍閥割據,三是列國並立。無論哪種情況,都屬全國性範圍內的,波及面非常廣,破壞性也極大。而且最終進行的統一戰爭,各方動員的也是整個中國的人力物力。

而歐洲與此不同。首先是歐洲列國林立,每個封國或者邦國也就十幾萬至幾十萬人口,打仗能夠調動的人數有限。中世紀時期,在封君封臣制之下,封君的封臣能夠把土地再次分封給封臣,從而形成層層分封,這樣,一塊土地上面,可能有數百上千的封國。而且,有一些國家因為戰爭而日漸分裂,形成鬆散的邦聯。例如,聖神羅馬帝國參加三十年戰爭時,境內有390個公國、侯國、宗教貴族領地、自由邦、自由城市、騎士領地等。而三十年戰爭結束後,聖神羅馬帝國更是分裂為314個邦國和1475個騎士莊園領地。所以,當邦國之間發生戰爭時,雙方不一定就會有大量軍隊參戰,往往殲滅幾千人就能夠大獲全勝。其次,歐洲並沒有所謂的統一戰爭,也沒有誰真正統一過歐洲,各方往往都是因為王位繼承、土地歸屬、財產所有等問題爆發戰爭。所以,並不是每次戰爭都是要動員整個歐洲的人力物力。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古代戰爭一下打敗好幾萬而歐洲戰爭多滅幾千就是大勝也就見怪不怪了。


國家人文歷史

你好!我是冬眠蛇,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多多關注!



之所以古代戰爭中,中國和歐洲戰爭規模給人的印象是一大一小,是因為文明的不同造成的。



一,人口規模不同。我們中國是農耕文明,也叫黃色文明,耕地產糧食是我們主要的經濟事物,即便是在不利於耕種的山地也要開梯田來種地,反正農業就是一切。這就造成我們是產糧大戶,能養得起龐大的人口。歐洲文明起源於希臘城邦那種文明,是海洋文明,也叫藍色文明,他們只在能耕種的地方耕種,不適宜耕種的地方就幹別的行業,用其他產品來換糧食生存,由於城邦之間海運發達,所以很多地方不耕種也餓不到。這就造成他的人口規模不可能像我們那樣大,沒有人口基數,打仗參與的人自然少。



二,文化認識不同。我們中國是大一統思想,國家即使處於分裂局面也比歐洲城邦大的多。戰爭,畢竟是個耗錢的事,只有大一統王朝或大的帝國能整合資源,供應大戰。所以我們的戰爭規模可以有十幾萬人,幾十萬人,因為我們有養得起這些人的國力。歐洲首先是城邦制,一個城就萬數來人,經濟更是薄弱的可憐,即便到了中世紀,歐洲大陸上各國也基本是封建領主鬆散的聯合,你讓他打我們這種規模的仗,他一沒有那麼多人,二沒有那個財力。所以傷亡千人絕對就算大戰役了。



另外,戰爭是個複雜的事,他是政治的延伸,也是綜合國力的較量。這種較量不僅是經濟上的,也有人心向背的問題。諸如那些主將戰死,帥旗倒了,中埋伏了這些事完全可以影響一場戰役的勝負!只要這個事影響到人心,士氣就弱了,人,都想活著,即便在戰爭中,這種主帥死了絕對會聯繫到自己的死,帥旗倒了,絕對會聯繫到自己這方可能要敗,中埋伏就別提了,更是驚心動魄的事。要想訓練一支部隊處變不驚是個很難的事,極少有部隊能做到,這和經濟又不完全掛鉤,還有人性的問題。


史書上冬眠的蛇

華夏文明發源的環境可謂是得天獨厚,中國的版圖是一個四周封閉,內部極大的口袋,北邊蒙古草原,西部高山沙漠,東部大海,南部瘴氣叢林,不好遠出,而內部長江黃河一代,有大面積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要田有田,要河有河。適合發展大規模農業生產,興建各種大型工程和都市,人口增長也快。

相比之下,起源於地中海沿岸的西方古代文明,條件就夠嗆,古埃及尼羅河兩岸沖積平原孕育了一個輝煌的王朝,但是由於它東西南北四邊沒有什麼天然屏障,所以很難防守。而古希臘,古羅馬土地資源有限,無法發展大規模農業,人口增長受到限制,多為小國寡民的發展模式。

因此,地理環境決定了人口多少,人口多少決定了戰爭的規模。

其次,古代西方在小國寡民發展模式上形成了民主政治,主張獨立,平等,強調個體。而古代東方在大國王朝的大戰模式上形成了封建君主專制,主張統一,階層,強調集體。在這樣的哲學、政治、社會規範下,古代西方打的是殲滅戰,古代東方打的是擊潰戰。

參加殲滅戰,每一個個體,要儘自己的義務,要為守住自己的戰壕流盡最後一滴血。以溫泉關戰役為例,希臘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率三百名斯巴達精銳戰士與部分其他希臘城邦聯軍於溫泉關抵抗波斯帝國,拖延波斯軍隊進攻,為雅典和其它城邦爭取備戰時間,守關將士是一個一個和敵人PK到最後全軍覆沒。


而參加擊潰戰,一般是一隻幾十萬的大軍帶領著輜重,後勤,家眷等很多人,與另外一大夥人PK, 例如秦、晉淝水之戰,三國時期官渡之戰,兩軍相遇,不是要一個一個砍殺,很多關鍵節點發生變化,或者關鍵問題得到解決,戰爭勢態就會發生變化。前軍比劃比劃,意思意思,稍有不敵,後方的伙伕,挑夫,媳婦,孩子就呈鳥獸散。說起來是全殲敵軍,可能真正砍死的也就是前方作戰的少數人,後方好幾萬隨軍人員,只能被算作是擊潰。


最後再說一下戰術上,歐洲雖然有古羅馬步兵方陣,馬其頓長矛方陣,但是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以後,生產地極其低下,主要流行的軍事單位是騎士——


打造一個歐洲騎士的花費很高,人員從小的體能訓練,養馬,金屬鎧甲,刀劍、長矛,涉及了畜牧,冶金等一系列生產單位。從實際作戰效能上講,一個古代騎士的戰力相當於今天的一輛坦克,速度,高度,衝擊力,機動性在古代所有兵種中佔最全面優勢,無論是對外禦敵和對內鎮壓,一個騎士團,幾十匹馬,幾十個人,就可以固守一個小鎮。騎士一直被運用到火槍等熱兵器出現。歐洲的馬本身也不多,騎士這個軍種也就決定了戰爭的規模。

而中國大多數時候是步兵,步兵出征又必須帶糧草,所以軍隊規模龐大,打個仗衣食住行各種後勤單位都要跟著。所以動輒上萬人pk的擊潰戰就不少見了。



其實所有這一切也都只是被侷限在冷兵器時代,熱兵器出現以後,歐美人用先進的殺人機器,高效率毀滅生命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一戰凡爾登,二戰,廣島核爆......

歐美人還是殲滅戰的思維——要弄,就全弄死。


而遠在東方,偉大領袖,戰爭藝術之神才是真的把戰爭的藝術和擊潰戰的哲學結合起來,比如解放戰爭,用計謀,勸降,攻心,圍點打援,幾百萬人在中國的版圖上運動,最後並沒有一個一個單挑至死,解決關鍵問題,達到戰略目的,點到為止,猶如庖丁解牛一般,這大概才是戰爭的最高境界。


HannibalLecter

到了幾萬規模的,其實古今中外都少,那都是歷史有名的大會戰了。至於什麼幾十萬甚至百萬級別的,沒到二戰,沒有無線電和現代組織系統支撐,自己就能把自己弄崩潰了,古代那都是互相吹水。

淝水之戰苻堅吹噓百萬大軍能投鞭斷流,估計能有個十萬戰鬥人員頂天了,就這也各種指揮失調,沒怎麼打就崩了。

古代打仗如果兩邊都是職業武士組成的部隊,有幾千人就很厲害了。而歐洲從中世紀開始,恰恰戰爭都在職業武士之間進行,非武士階層的只是輔助,核心就是那些騎士,你有個幾千人的騎士,那是真的像當時人誇張說的那樣“城牆都給你衝破”。又因為兩邊都是指揮層都是職業軍人,所以其實沒多少可以取巧的,打仗的細節彼此都知道,不會給你斷水源、抄糧道之類的機會,耗到雙方都覺得必須要決戰了,就來一把決戰,這種決戰,沒有哪邊是很容易就崩潰的,結果可不就是比對方少死點人。

而我國從戰國時候開始,就有驅使平民上戰場的傳統,這種兵數量多戰鬥力不強,戰鬥意志也不強,容易崩潰。所以你看王朝初期總想維持這種農兵傳統,然而總是會崩壞,後面只能走募兵這條路,也就是職業兵,唐初的府兵和明初的衛所兵就被募兵取代了。

到了職業兵之後,也是和西方一樣的,幾萬人就是非常大的會戰,核心就是武將的家丁義子這些,類似於歐洲的騎士,不過沒騎士那麼高社會地位。這些人死個幾百指揮官都能心疼死。

我國史書上的大數字一方面是因為文人不懂,弄個整數浮誇一下,另一方面農兵時期確實數量多一些。真到了募兵時期,其實沒多大數量和裝備優勢。如明朝在關外和滿洲人打,看總數明朝軍隊多,但你算明將家丁和八旗旗丁,其實沒多大優勢。


尋常味

這個問題好回答也不好回答。

好回答呢是因為東西方的戰爭規模本來就不是一個量級,中國地廣人多,一次大規模的戰爭涉及的人員自然要好幾萬甚至好幾十萬。歐洲的地域相對與中國要小的多,政權單位人口更是無法和中國人口相比。大家想想現代歐洲的大國法國也沒有多大。更何況古代的歐洲政權更是多如牛毛,偶爾出一兩個牛人,其王朝也不能長期的統治歐洲。所以他們的戰爭死傷數千人已經是很大的損失啦。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的是為什麼好幾萬人的軍隊說潰敗就潰敗了?首先要知道古代中國的軍隊裡數量巨大的是徵召士兵,說的明白點就是戰時為兵平時為民的人。應該說他們也有一定的軍事素養,但是他們的戰鬥意志和決心遠沒有職業軍人更堅定,因為他們不打仗還能回去繼續過日子。所以順風局的時候他們搶人頭,逆風局的時候20投。而帥旗主將就是約束他們的力量,失去了主帥就沒人指揮,沒人指揮就各顧各的啦。這種情況在歐洲也有。打仗說到底是要死人的,你為之而戰的人都死啦,你還打什麼打,畢竟一個人要豁出命去是不容易的。


天天樂149763736

這是因為中國是一個各方面早熟的國家,自戰國時起,諸侯之間就開始了你死我活的滅國戰爭,於是在不斷戰爭中,誰的動員能力最強,誰就能存活得更長。戰國時中國就已經有十幾萬人的舉國大會戰了,冷兵器時代,戰力靠的是兵器的物理接觸,在兵法計謀相對成熟後,就必須拼人,就需要更多的人舉著兵器上陣,所以一旦大戰在即,就會把全國從十幾歲到六十幾歲的能戰男性全部徵發,基本上能拿得動鋤頭的都得上。這種普遍徵兵的方法是一味毒藥,因為為君者都知道,這種賭上國運的戰爭,只能成功,一旦失敗,這個國家就會一蹶不振。趙國長平之戰後,就基本上不行了,如果沒有一代人的休養生息,國力難以恢復,在這個時間裡如果再受重擊,立斃。

這種模式的戰爭其實是少數職業武人或者軍事貴族領著一大批農夫的戰爭,在中原大地,基本上是步兵的戰爭。騎兵也有相當數量,但一般作為精銳和機動武力運用,主力拼殺仍然是步兵會戰。所以這種模式的戰爭一次戰役就可能有大量的傷亡數字。當然實際的死亡人數也不像史料記數的那麼多,古代報功一般靠首級,冒報現象很多,有時甚至亂殺老百姓充數。也正因為有大量不職業的農夫參與,歷史會有大量的擊潰戰,一方一旦因為老大被砍或者帥旗倒了而陷入指揮混亂和心理混亂,馬上就有大潰敗的危險。

這種模式走到後來,特別是大一統的強大王朝時,比如唐、明、清,越到晚近,反而因為軍隊職業化程度的提高和徵發大量平民充軍現象的減少,變得越來規模越小。明代不到十萬人遠赴朝鮮參戰國力幾乎大損,戰爭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後勤財政壓力越大,限制了戰爭的規模。當然一旦到改朝換代級別的戰爭來臨,戰爭規模又會幾何級數上升。

歐洲古代的戰爭模式很不一樣,歐洲打仗主要靠騎士來打,騎士相當於職業軍人,一個騎士不僅要苦練武藝,還得花“巨資”給自己弄一身行頭,從馬匹到鎧甲,還得有幾個陪護的人幫他拿武器,幫他穿脫鎧甲。所以騎士一般都是當地的中小地主,只有他們才有財力幹這個事。打個比方,一個村可能就能養的起一個騎士。

這種成本弄出來的騎士軍隊,規模絕對不會大,因為對方也搞不起多大的。不過騎士部隊的戰鬥力還是可觀的,有武藝、裝備好、有戰鬥的榮譽心,又是騎兵,所以在十字軍東征時,幾百個騎士就能在中東攻城掠地,最牛比的幾十個騎士就攻下了一個小城。

當騎士軍隊遇上東方式的軍隊,比如匈奴人、蒙古人,會出現極不適應。

當然,西方在熱兵器來到,以及工業革命後就完全不一樣了。


達瓦里希

首先誇大的部分肯定會有,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有六軍《禹鼎》、《舀壺》,表明西周軍隊的最大編制單位是師。但是,《周禮□夏官》稱“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伍皆有長。”在金文和其他古籍中則未見有此類記載。也就是說周朝就可以集齊萬人的軍隊了,然而中國重男輕女的習俗,所以古代中國,有個10萬左右的軍隊也是清理之中!只是部分誇大!加上後勤民夫有個20-30萬業不是不可能!例如《晉書-地理志》記載,【太康元年,平吳,大凡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所以中國還是有可能的!


低碳生活24

各位讀讀恩格斯的文章,他是大英百科全書的編撰,他的論軍事的書是為大英百科全書撰寫的。例如講到阿拉伯的百萬大軍,文章好像是這麼講的:大軍只有“戰士幾萬”,他們是身經百戰的戰鬥核心人員。往往,他們的家眷同行,住在大營的中心。周邊有數十萬的打雜的人員(不一定是“民夫”,往往是大軍過後,失去家園的人眾,為了活命成為幫助大軍蒐集糧草人員)。按文章講,這些人由遠及近的構成一個供應圈,一層一層的將生活資源供給這些人。首先是戰鬥人員,然後是家屬,接著是與他們接近的人,直到外圍的人,足足有百萬之眾。大家都要活命,但是地位不同,生活的要求也不同,自然就形成一個基本有序的生態環境。偷的,搶的,奪得什麼人都有,他們跟著大軍移動,往往從中心到邊緣延綿幾十公里。一旦敗下陣來,外圍的人算進去自然有多少萬。

中國的例子也有:曹操打敗“黃巾軍”,是圍住他們的幾十萬“家屬”,強迫軍人投降,然後安置大部分人去“囤田”,收編幾萬青壯組成“青州軍”,得到一支主力部隊。再想想,李自成,洪秀全,那一支隊伍不是論百萬的。讀書人把這種現象稱為“裹挾”,但是按照恩克斯的講法,這是一種戰爭的生態圈。再想想,黃百韜突圍時,隨軍行走的女學生和老百姓。傅作義的一支軍隊撤離時,走不動,是因為“老百姓”要一起走,幾十萬人拖著幾萬軍隊後面,自然就構成了大家現在議論那個場面。陳毅元帥說:淮海大戰的勝利是山東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這裡面何止有幾十萬人。


老Q54

中國從古到今一直就是人口大國,科技文明都領先世界。古代戰爭需要的人,人多了戰爭的場面自然就大了。 據甲骨文記載商朝就已經開始實行人口登記制度了,有登人或登眾,這是臨時徵集兵員的記載。到西周的時候已經創建出原始的人口登記辦法了。所以古中國有詳細的人口登記。以公元元年的世界人口來說吧,世界人口大概是2.7億,而漢朝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是22%,大概就是6000萬,而整個歐洲是3000萬人口,那可是幾十個國家。當時的歐洲戰爭能有多少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