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情懷|一粒“金種子”萬里奔波路

楊凌情懷|一粒“金種子”萬里奔波路

( 陝西臺 劉松燾 楊凌臺 李丹 曹軒睿 )今年5月,“西農511”小麥新品種通過國審,繼而以455萬元的技術轉讓費創下了我省小麥品種交易的歷史新高。在這粒金光燦燦的種子背後,是育種科學家鮮為人知的堅守和辛勞。而這些,都是楊凌情懷的最好體現,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認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小麥育種專家吉萬全教授,一起了解他的“楊凌情懷”。

楊凌情懷|一粒“金種子”萬里奔波路

這幾天,就是“西農511”小麥品種大面積收穫的時間了,剛從河南、湖北迴來,週末一大早,吉萬全教授又趕往渭南,觀察小麥落黃的田間表現。

楊凌情懷|一粒“金種子”萬里奔波路

從2006年雜交組合,到2015年通過省審,再到今年通過國審,為了“西農511”的選育、擴繁,13年來,吉萬全和他的團隊每年下地的時間達100多天,來回奔波的路程超過4萬公里。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車程,走進臨渭區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吉萬全就和站長交談起來。

臨渭區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站長李小鵬說到:“它現在的畝穗數上四十萬了。穗粒數基本上能達到三十九到四十。它這個籽粒的飽滿度也挺好的,所以這個品種今年肯定是突破前年。”

楊凌情懷|一粒“金種子”萬里奔波路

頭戴草帽的吉萬全和普通農民一樣,一路上邊走邊看,對麥子灌漿、落黃和抗病、抗倒伏的表現情況都作出詳細的觀察記錄。來到華陰縣北洛現代農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張永紅的一萬多畝“西農511”金浪滾滾、豐收在望。

楊凌情懷|一粒“金種子”萬里奔波路

楊凌情懷|一粒“金種子”萬里奔波路

顧不上炎炎烈日,吉萬全一頭扎進麥田,蹲在地裡開始觀察,陳春環說,這都不算什麼,選種的時候,他們在地裡一蹲就是一整天,這已經成為一種職業習慣。

楊凌情懷|一粒“金種子”萬里奔波路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實驗師陳春環說到:“有的時候站起來膝蓋都咯噔咯噔響,但是,每當吉老師選出他喜歡的品種,他把這所有的一切都會忘記,有時候能高興好幾天。”

楊凌情懷|一粒“金種子”萬里奔波路

正是憑著這種執著和堅守,今年5月“西農511”通過國審,成為農業部首批推薦的抗赤黴病優質強筋綠色品種,以455萬元技術轉讓費拿到這個品種經營權的種業公司認為優質小麥品種是農業科學家奉獻社會的無價之寶。

楊凌情懷|一粒“金種子”萬里奔波路

陝西大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卜建軍這樣說:“從市場角度來考察這個品種他表現非常優秀,我們覺得它是物有所值,從社會角度來看的話,它是我們育種老師給大家奉獻的一個無價之寶。”

小麥育種可以說是“十年磨一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自合校以來通過國審的小麥品種有10個,其中3個都出自吉萬全的團隊,他說,育種就必須和麥子一起把“腳根”紮在地裡頭,只有灑出“真心血”才能換來“金種子”,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品質更優、產量突破1300斤的綠色小麥新品種。

楊凌情懷|一粒“金種子”萬里奔波路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吉萬全說:“我的老家也是農村的,所以我知道農民需要什麼。你像咱們陝西人喜歡吃麵,面還要筋道。我就想用我所學的知識,為農民培育出既好吃又產量高的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