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那些年福寧知府李拔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春,李拔調守福寧府,因地處海濱,居民不重耕織,多以捕撈為生,生活十分貧困。李拔到任後,對山川、水源、土壤、民情等進行考察,提出了興教化莫先於足衣食,足衣食莫大於重農桑,重農桑莫要於興水利的措施並制訂方案,督促各縣“開河渠,治陂塘,勤播谷,廣種樹,儆遊惰,尚節儉,禁停棺之惡習,懲好賭之頹風”,並平反訟獄。

寧德那些年福寧知府李拔

境內原不產棉、絲,李拔在其內署隙地試驗種棉、養蠶成功。進而教民樹桑植棉,故民知養蠶,災自李拔始。為記其功德和政績,他調離福寧時,紳民特立“去思碑”以示懷念。據瞭解,自清雍正十二年至嘉慶十一年,共六十二年間,福寧府的知府至少換了近五十位,可是在《福鼎縣誌》上,只有一位大名赫然,那就是乾隆二十四年上任的李拔。李拔到任後,極具表現他的實幹親民作風,他工作之餘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調査研究。

寧德那些年福寧知府李拔

李拔在福寧期間系統地對閩東大地的山川、水源、土壤、民情等進行考察,提出了興教化莫先足衣食,足衣食莫大於重農桑,重農桑莫要於興水利的措施並制訂方案,造福一方,功績顯赫。

寧德那些年福寧知府李拔

在《福寧府志》中在經濟署科中,明確記載:“絲,舊無絲,乾隆間郡守李拔教民試養,今漸多。棉花,寧德、福安間有之。郡守李拔教民廣種,今漸多。”可見李拔引導的作用,如今人們似乎看不出當初的效用,但如果時光往前推進到250年前,當處閩東一隅,正處乾隆鼎盛時期,丁口浩繁,往北邊購棉、絲,洛陽紙貴,富人尚且力不從心,更何況尋常百姓家,一到嚴寒的冬季,百姓僅著單衣,甚至有的家庭丁口較多,衣不蔽體。嚴冬夜長,那是個什麼滋味,相信出於田間的李拔應該很有體會。過去百姓為非作歹,鬧事為什麼,活不下去吧。倘若日子過得好好的誰願冒殺頭的風險去搞民變,去鬧事呢?正如當家一樣,家長做得好,家庭和睦,子女幸福興家。為官一任,當如一方百姓之父母,人稱地方官為父母官,你身為父母,就應該為自己的子民謀福祉,也只有這樣才能坐穩自己的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