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那些年福宁知府李拔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春,李拔调守福宁府,因地处海滨,居民不重耕织,多以捕捞为生,生活十分贫困。李拔到任后,对山川、水源、土壤、民情等进行考察,提出了兴教化莫先于足衣食,足衣食莫大于重农桑,重农桑莫要于兴水利的措施并制订方案,督促各县“开河渠,治陂塘,勤播谷,广种树,儆游惰,尚节俭,禁停棺之恶习,惩好赌之颓风”,并平反讼狱。

宁德那些年福宁知府李拔

境内原不产棉、丝,李拔在其内署隙地试验种棉、养蚕成功。进而教民树桑植棉,故民知养蚕,灾自李拔始。为记其功德和政绩,他调离福宁时,绅民特立“去思碑”以示怀念。据了解,自清雍正十二年至嘉庆十一年,共六十二年间,福宁府的知府至少换了近五十位,可是在《福鼎县志》上,只有一位大名赫然,那就是乾隆二十四年上任的李拔。李拔到任后,极具表现他的实干亲民作风,他工作之余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调査研究。

宁德那些年福宁知府李拔

李拔在福宁期间系统地对闽东大地的山川、水源、土壤、民情等进行考察,提出了兴教化莫先足衣食,足衣食莫大于重农桑,重农桑莫要于兴水利的措施并制订方案,造福一方,功绩显赫。

宁德那些年福宁知府李拔

在《福宁府志》中在经济署科中,明确记载:“丝,旧无丝,乾隆间郡守李拔教民试养,今渐多。棉花,宁德、福安间有之。郡守李拔教民广种,今渐多。”可见李拔引导的作用,如今人们似乎看不出当初的效用,但如果时光往前推进到250年前,当处闽东一隅,正处乾隆鼎盛时期,丁口浩繁,往北边购棉、丝,洛阳纸贵,富人尚且力不从心,更何况寻常百姓家,一到严寒的冬季,百姓仅着单衣,甚至有的家庭丁口较多,衣不蔽体。严冬夜长,那是个什么滋味,相信出于田间的李拔应该很有体会。过去百姓为非作歹,闹事为什么,活不下去吧。倘若日子过得好好的谁愿冒杀头的风险去搞民变,去闹事呢?正如当家一样,家长做得好,家庭和睦,子女幸福兴家。为官一任,当如一方百姓之父母,人称地方官为父母官,你身为父母,就应该为自己的子民谋福祉,也只有这样才能坐稳自己的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