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樑家河》有感|王鵬:學習樑家河 築牢群眾觀 在脫貧攻堅一線發揮黨員幹部示範表率作用

读《梁家河》有感|王鹏:学习梁家河 筑牢群众观 在脱贫攻坚一线发挥党员干部示范表率作用

編者按
读《梁家河》有感|王鹏:学习梁家河 筑牢群众观 在脱贫攻坚一线发挥党员干部示范表率作用

學習梁家河 築牢群眾觀

在脫貧攻堅一線發揮黨員幹部示範表率作用

2017年11月,“三變”改革學習,第一次踏上延安這片黃土地,第一次走進梁家河,身處秦嶺南麓的我,對陝北黃土高原這塊習總書記曾生活和奮鬥過的地方充滿了好奇。遠眺木軍塬,寨子溝起雄壩,趙家河出良田;輕釦知青院,紅棗樹下聽故事,土窯桌上尋燈光;手觸陝西第一口沼氣池,感受藍色的沼氣火焰衝破世俗的“濃霧”從梁家河燎原。在梁家河,看到的每一張照片、每一個實景都讓我感受到它背後濃烈有溫度的故事,習總書記那些在人民的生活裡汲取智慧的情景,帶領全村群眾戰天鬥地、努力改善梁家河貧困面貌的偉大壯舉,歸途後時不時縈繞在心頭。

2018年5月,紀實文學《梁家河》在我縣公開發售,一個週末我在縣新華書店購回一本帶到宿舍,當晚讀完這本書時,窗外的天已微亮,但仍無絲毫睡意,梁家河的故事再次感動著我。人在一起、心在一起、吃苦流汗在一起的青春歲月,使青年習近平經受了磨礪,重鑄了筋骨和靈魂。梁家河,最讓他刻骨銘心,每一粒豐收的果實都來自汗水的浸泡;梁家河,是他讀懂人生、讀懂中國的起承點。七年上山下鄉的艱難困苦磨鍊了他的意志,堅強了他的自信心,沉澱了他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戰的勇氣,讓他什麼事都不信邪,處變不驚、知難而進。

掩卷沉思,體悟良多。作為一名新時期肩負新使命的鎮黨委書記,學習《梁家河》,不僅能追尋初心、感悟情懷,而且能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的方法論、關鍵點、突破口,實施基層“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對標龍王鎮實際,我鎮將以深入學習梁家河精神為契機,堅持“黨建領航、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的思路,建強建優鎮村黨組織,發揮黨員幹部示範表率作用,做肩負使命責任的擔當者,以更有力的行動、更紮實的工作,堅決打贏打好當前的脫貧攻堅戰。就學好用好梁家河精神,我談四點認識:

首先,學習《梁家河》,就是要學習總書記心繫群眾的為民情懷。總書記不止一次地談到:“作為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裡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在回憶梁家河往事時他深情地說:“上山下鄉的經歷,使我增進了對基層群眾的感情。對於我們共產黨人來說,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說到做到,帶領全村老少建沼氣池、修淤泥壩,鄉親們這樣評價:“他的心總是和我們老百姓在一起。”從梁家河出發,歷經風雨和變遷,一直走到中南海,“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脈絡清晰可見!我們要學習總書記這種為民愛民情懷,始終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不忘初心、真心為民。當前,我縣脫貧攻堅工作已進入攻堅拔寨階段,我鎮4個貧困村(其中有1個深度貧困村)543戶1230人尚未脫貧,貧困面大,任務繁重,但回想習總書記四十年前改變梁家河的壯舉,我們沒有過不了的坎,沒有爬不過的坡,我們將銘記自己的責任,抓住國家決戰脫貧攻堅重大歷史機遇和中辦定點扶貧的政策機遇,發揮黨員幹部示範表率作用,全鎮上下背水一戰,把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辦好、把影響群眾脫貧致富的短板補齊、把關係群眾長遠發展的瓶頸打通,真正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脫貧攻堅實實在在的成果。

第二,學習《梁家河》,就是要學習總書記紮根人民團結群眾的觀念。“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團結出凝聚力,出戰鬥力,也出新的生產力。“團結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找到的一個法寶;正是這個“團結觀”,使他逐漸形成了紮根人民、團結群眾。打好脫貧攻堅戰,就是要讓更多的群眾主動從項目發展中富起來,就是要從梁家河興沼氣、辦鐵業社成功經驗中汲取智慧,把根紮在人民中,就是要認真學習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團結觀”,打好“團結牌”、幹好“團結事”,最大程度地形成合力、激發動能。今年我鎮中華、東溝大力發展辣椒產業,缺資金,缺技術,沒經驗,產業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阻力和35年前梁家河興沼氣如出一轍,事還沒做什麼聲音都有,東溝、中華駐村工作隊隊員們,從梁家河精神中找到了法寶,一個月除了回城辦事、開會,基本上就在村裡忙著,成了村裡的人。吃住在村上,白天入戶幫群眾整地起壟與群眾同勞動,晚上在宿舍裡學習辣椒病害防治知識,村裡住宿條件差,沒有洗澡的地方,沒有餐館,他們雖沒有向習總書記那樣過跳蚤關,但他們身上有了濃濃的汗味,有了和村民融在一起的氣息。

第三,學習梁家河,就是要把脫貧攻堅責任扛在肩上。群眾最重實際、最認實幹、最敬擔當。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帶領幹部群眾打井抗旱、築壩淤地、修建公路,以實幹的作風和擔當的精神,讓梁家河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擁護。我認為鎮黨委書記應發揮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以身先士卒的幹勁,充分調動班子成員的積極性,使他們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展其才,成為“一個拳頭”。駐村部門,就是要把解決突出的民生問題和制約發展的薄弱環節作為工作著力點,堅持察實情、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多為百姓謀福祉,多為發展添動力,才能無愧於組織重託,無愧於群眾期待;駐村工作隊,是駐紮在基層的脫貧工作先鋒,與貧困戶的接觸是最多的,駐村工作隊對所在村都有任務、有指標,還要納入最終的年終考核。如果僅僅把扶貧當作任務,為駐村而駐村,敷衍了事的填寫扶貧手冊;為入戶而入戶,表示我來過、我見過,然後紙上談兵,被動的扶貧、被動的工作不行,應從內心深處懷著對弱勢群裡的關愛、對困難群眾的同情,堅持行善向善的信念,變任務為責任,變壓力為動力,充滿激情、充滿愛心積極主動地投身於扶貧攻堅戰中,做到不脫貧、不脫鉤;不拔窮根、不撤隊伍。

第四學習《梁家河》,就是要學習總書記的攻堅克難的擔當精神和以幹克難埋頭苦幹的務實作風。1974年7月中旬,一個容量約8立方米的沼氣池建成了。輸氣管接好後,不知為什麼就是不出氣。瞧瞧沼氣池裡,水位在上漲,不斷有水泡往上冒,下面一定有氣呀!看看池壁,沒有發現漏水漏氣;拆開輸氣管,管子也沒問題,是不是導氣管堵了?習近平找來一根鐵桿子捅了插, 沒反應,又用力捅了下,一股糞水立即噴射出來,濺了他一臉。哧哧的出氣聲緊接著響了起來,“沼氣不過秦嶺”的歷史被青年習近平改寫。正是他攻堅克難的擔當精神和以幹克難埋頭苦幹的務實作風讓藍色的沼氣火焰衝破世俗的“濃霧”從梁家河燎原。七月的延川,正是最熱的時候,糞便的氨味可想而知,在我們生活中,有的幹部到群眾家裡寧願憋著也不上農戶的旱廁,怕的就是那股刺鼻的氨味,怕的就是蚊蟲叮咬,與習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的作風差之千里。但我們的幹部中,更多的是能吃苦耐勞以幹克難的,如我鎮中華村村集體經濟組織帶頭人黃秀才,他頂著沒有市場,自己創市場,沒有技術自己學技術,沒有人敢幹,他帶頭幹,帶著中華村村級經濟組織,率先在中華村種植辣椒200畝,種植高粱100畝,種植中遇到的困難他們不是叫難,不是去找政府,搶栽種的季節,以幹克難,大大地加快了我鎮辣椒種植項目推進的步伐。

當前,全縣脫貧攻堅已進入“深水區”和“啃硬骨頭”的時候,時間緊迫,任務繁重,挑戰前所未有。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有力的領導下,發揚梁家河精神,用梁家河精神指導全鎮脫貧攻堅工作,把梁家河精神落實到每戶脫貧的具體工作中,每名幹部將不斷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積極尋找克服困難的具體對策,紮根群眾、團結群眾,以幹克難,帶領全鎮貧困群眾闖出一條新路。

精彩回顧

读《梁家河》有感|王鹏:学习梁家河 筑牢群众观 在脱贫攻坚一线发挥党员干部示范表率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