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亞洲很少有蒙古國的新聞?

在這個世界上,放個屁都有人追著聞的國家只有一個——美國。

平時說句話全世界基本都有人願意聽的國家也就中英法俄日德等有限的幾國。

平時發言只有幾個鄰居能聽到,大聲說話全世界都能聽到的,比如印度,韓國,巴西,澳大利亞,加拿大,意大利,伊朗,沙特等國。

雖然平時不怎麼說話,但是大家都知道有這麼個國家的,比如瑞典、新加坡等一眾發達小國,比如瑞士、阿聯酋等旅遊國家或者埃及南非阿根廷這種地區大國。

除了這些國家以外,其他國家要想獲得世界的關注,非得原地自爆不可,得本國出了驚天動地的事,才能讓主要國家的新聞頻道下面打上一排字幕,比如布基納法索政變,比如孟加拉國的水災,比如尼日利亞的綁架和屠殺,這種事情在本國都是翻天覆地的大事,然而大國的百姓看了也就是看一眼就幹別的事兒了。94年盧旺達大屠殺就是典型的例子。

為什麼亞洲很少有蒙古國的新聞?

(蒙古首都烏蘭巴托)

而蒙古,其實比這種情況還慘——他就算原地自爆,都不能引起世界的關注。

蒙古面積足足有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幾乎相當於新疆的面積,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以國土論,蒙古不算是個小國。

可是蒙古的人口只有三百萬人。三百萬人什麼概念?北京海淀區的人口是三百五十萬,蒙古的人口還沒有北京的一個區人多。 而蒙古首都烏蘭巴托,作為一個城市,居然擁有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一半的人口!所以烏蘭巴托被稱作是“蒙古唯一的城市”,蒙古的其他城市也不過幾萬十幾萬人,在中國屬於鄉鎮級別的,人口之稀疏可想而知。

這麼稀疏的人口,沒有新聞自然也不足為奇了。 而之所以蒙古吸引的目光如此之少,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經濟上的貧窮和地理位置的糟糕。 2016年,蒙古的人均GDP為3600美元左右,不到中國的一半。近幾年蒙古經濟下行,數據可能更低。而由於蒙古的GDP嚴重依賴採礦業,而採礦業與蒙古本地百姓的關聯很弱,所以這個GDP還不能反應蒙古人民的生活。更重要的,蒙古幾乎沒有工業可言,工業品絕大部分都從中國進口,這種條件下,蒙古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可想而知。

而蒙古與世界的聯繫更是可以忽略不計,蒙古實際上只有中俄兩個鄰國,這就註定他只能作為兩國之間的緩衝而存在,沒有任何發展空間可言。北邊的俄羅斯是資源大國,而且與蒙古相鄰的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廣人稀極為荒涼,所以蒙俄交往雖然密切,但帶來的實際利益並不多。

為什麼亞洲很少有蒙古國的新聞?

而中蒙關係,很多人不瞭解內情。 答主本身是內蒙古人,聽說過不少外蒙的事情。蒙古國的人十分敵視中國人,這裡面有複雜的歷史因素。

蒙古過去是中國的一部分,在民國時期在俄國的支持下獨立,以後就一直處於俄國(蘇聯)的控制之下,被稱作“聯盟外的加盟國”,蘇聯對蒙古的各方面實行全方位的改造(頗有些類似於日本在偽滿實行的奴化教育),甚至將蒙古文從回鶻蒙文(即現在的內蒙蒙文)按照俄語的風格改成了西里爾蒙文:

為什麼亞洲很少有蒙古國的新聞?

(圖為西里爾蒙文,看起來和俄文極其相似,現已被蒙古政府逐步廢除)

在被俄國“統治”時期,蒙古國內的仇華教育一直沒有停止,中蘇交惡以後更是達到了一個高峰。蒙古人始終認為中國“侵佔”了內蒙古,對於中國很是敵視。周恩來總理還親自處理過好幾起與蒙古的外交衝突,直到幾年前,蒙古與中國的外交摩擦還不斷。直到近幾年蒙古經濟寒冬,仰仗中國幫助,才收斂了許多。

蒙古人對中國的感情雖然冷漠,但雙方經濟交往十分密切。蒙古人口的工業品幾乎全部依靠中國,中蒙貿易十分繁榮,而蒙古的礦產也大部分由中國開發,兩國商貿往來愈加密切,相信也會帶動兩國關係的良好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