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千年的高山“咖啡” 喝一碗三天嘴還香


凡到到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侗寨遊玩,沒有“吃油茶”算是不完滿的。按理說“茶”應該是“品”、“喝”才對,可生活在這裡的侗家人卻“打油茶”、“吃油茶”。

“吃油茶”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僅茶慮、茶捶和用心煮成的茶水,還有更多的是配料和佐料。基本配料為茶油、陰米、茶葉、花生、食鹽。配料:蔥花、糯飯、湯圓、米粉、粽子、年糕、餈粑、鮮玉米、飯豆等。“吃油茶”必須藉助筷子才能完成,所以在侗家平常吃飯也叫“吃油茶”。

製作油茶的過程又稱“打油茶”。打油茶源於三江侗族,侗家人喜歡喝油茶,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侗家人喜歡吃油茶,每天除了三餐正餐之外,還要打一到三次油茶。“打”是指這種奇特飲料的製作過程,侗鄉婦女幾乎都會“打”。


據瞭解,因為侗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寒山區,侗族油茶能禦寒防病,還有生津解渴、提神醒腦、解除疲勞等功效。因其味微苦,所以又被稱為“侗族咖啡”。

“打油茶”首先炸陰米,將少許茶油倒入熱鍋煮沸,把陰米倒入鍋裡,噼噼啪啪,轉眼間炸成黃白色的米花,把它撈起盛在碗或盤裡。接著是煮茶水,把茶油倒入熱鍋,放入一小把黏米,炒到冒煙嗅出焦味,再把茶葉拌和焦米一起炒,待鍋裡冒起青煙,倒入清水,撒少許鹽,煮沸。

每碗茶水煮多煮少,以喝油茶人數的多少而定,以每人每輪半小碗為準。喝油茶一般每餐“三鹹一甜”。喝茶時,由她把炸陰米、炸花生、炸餈粑等均分入碗,用湯勺將沸茶水倒進碗,噴香的油茶就“打”好了。


油茶入口有點苦、入喉後迂迴甘甜、蕩氣六腑、耐人尋味,唇齒留香。喝罷一輪做下一輪,中間煮茶的等候過程便成了大家輕鬆暢聊的空間。一種特有的生活愜意讓大家放鬆精神,盡情聊侃,那氛圍真是茶香、情濃,其樂融融。

侗族女子莫小玉說,吃油茶也有一套程式;第一回吃小半碗的油茶,只放些米花和花生;第二碗多加些佐料,還有五六碟酸菜、酸魚、酸肉和牛肉巴之類供食用者送茶;第三、四碗主要是湯圓或餈粑片,如來不及作湯圓、餈粑,則用糯飯代替。第五碗多為甜品。

這種高檔正宗的油茶,所採用的茶葉尤其重要,主要是採摘高寒山區茶葉,有的還是古樹茶。

而喝油茶,一般都要吃夠五小碗,主人才高興。不然,主人以為自己打的油茶不好吃,客人才不領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