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兩歲後突然害羞起來……

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兩歲後突然害羞起來……

蕾蕾今年3歲,長相甜美的她很受長輩們喜歡。在2歲之前,她也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笑起來,有兩個淺淺的酒窩,別提多可愛了。可等到蕾蕾2歲了,會說話了,她卻一點一點地,越來越悶。媽媽不解,這樣顏值高的孩子,大家都爭著寵她,為什麼就開始沉默寡言了。

媽媽不知道,她的強勢是導致蕾蕾害羞的一大主因。記得她帶蕾蕾去親戚家串門的時候,大姨問蕾蕾,“小朋友,你幾歲了啊?”她看著想說話又不好意思的女兒,搶答了。接著又質問女兒,“大姨問你話呢,怎麼不說話?”大姨似乎還想招呼下孩子,又問:“你愛吃餅乾嗎?”蕾蕾看看大姨,又看看媽媽,剛想回答,媽媽又搶話了:“她可愛吃了,在家裡每天至少吃一塊。”蕾蕾低下了頭。

媽媽不知道,她給蕾蕾貼上的“害羞標籤”讓蕾蕾更不愛說話了。看著女兒在親戚朋友家都那麼靦腆,向來愛出風頭的媽媽覺得很沒面子,於是每次都要自己解釋一下:“我家孩子啊,就是這樣害羞。不想XXX,可會聊天了。”每次聽到媽媽講類似的話,蕾蕾敏感的內心都很難受,她總覺得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對了 ,她更習慣地,躲在媽媽的背後。

媽媽不知道,對蕾蕾的過度保護也是一種錯。怕寶貝女兒有個不小心,蕾蕾媽媽總是把她捧在手心裡。她最常對蕾蕾說的話就是:“不要亂跑。”“當心。”“快回家吧。”在媽媽這些話的作用下,蕾蕾覺得這個世界很危險,她有點膽小起來,不太願意跟人說話,不想去探索世界。

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兩歲後突然害羞起來……

看了蕾蕾的故事,不知道您是否有一種,看到了自己的感覺?

蕾蕾的媽媽,其實是很多家長的化身。我們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儘可能地保護孩子。可一旦掌握的火候不對,我們就讓孩子害羞起來。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樂觀、開朗、大方,但怎麼做才能把孩子往這個方向培養呢?

首先,手把手教孩子融入別人的圈子。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在玩,你家寶寶也想玩。你可以把孩子帶到旁邊,給孩子小建議:“寶寶,你可以跟哥哥說,我能不能跟你們一起玩呢?”,幫助孩子,把孩子帶入到圈子中去。如果孩子不好意思,家長也可以擔當中間介紹人的角色,跟其他小朋友介紹,“這是XX,她很想跟你們一起玩,你們帶他一起玩好嗎?”

其次,組織活動,給孩子安排一個管理的角色。組織活動,你就有了主動權,就可以”有私心“地給孩子一些權利。比如,孩子在一起畫畫,你可以讓孩子管畫筆,每個孩子想要換筆的時候,就要找孩子說明一下原因。這樣,其他小朋友會覺得你的孩子有管理能力,似乎更優秀,也更願意跟他玩。而孩子的自信心,也就慢慢培養起來了。如果你有更好的意見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分享哦!

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兩歲後突然害羞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