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粽子,端午十大风物你知道几种


粽子传说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口味繁多,小编特别喜欢红枣的。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饮雄黄酒,是中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之一。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 并洒墙壁间, 以法诸毒。流传中国民间之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

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我觉得汉服是最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款服饰,而且汉服很漂亮有木有。

五毒指的是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月是热天的开端,毒蛇开始活跃,魑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因此,须在五月初五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系五色丝、刺五毒、点雄黄就是消灾防毒的几个主要方式。小编最怕蛇了...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端午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 有驱魔法鬼之神效。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

马球,又称“击毬”或“打毬”,即骑在马上持棍打球的运动,这项活动,在唐宋时期的端午节非常盛行。近年来西安等地再现了唐式马球运动,我们期待这项运动能逐渐走向平民化,让更多的公众能够参与。普及之前,公众可以穿上民族服饰观赏,作为一种很有特色的端午节日活动。 喜欢的点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