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豔娟:辦鐵案的公訴人

张艳娟:办铁案的公诉人

工作中的張豔娟。

一次次法庭上唇槍舌劍的精彩背後,是女檢察官多年如一日默默灑下的汗水,是多少次冷靜與智慧的歷練;一次次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的背後,是女檢察官對公平正義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對檢察事業無盡的執著,是用正義撐起的法治藍天。

張豔娟從檢十年,在公訴席上奮力拼搏了十年。轉眼她過了而立之年,從一名法學碩士成長為辦案尖子。她哭過、笑過、糾結過,累過、怨過、彷徨過,卻越來越愛“公訴人”這個的崗位。

她說,公訴人行走在客觀真實與法律真實之間,有時候會有種真切的感覺:“或許這輩子我就適合做公訴人吧……”

十年從檢路執著公訴情

作為公訴人,她是多面的,辯論賽、編書、寫作、公益活動……她工作在開庭、提審、閱卷連軸轉的日子裡。十年,3650余天,悠悠漫長,又如彈指一揮間,在追求公平正義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張豔娟現任西安市人民檢察院公訴二處副處長。十年來,她在公訴崗位上共辦理各類案件百餘起,獲得“西安市優秀青年衛士”“西安市青年崗位能手標兵”“陝西省優秀公訴人”“全省公訴標兵”“全省大要案優秀辦案人”“全國優秀公訴人”等榮譽,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

雙肩挑重擔案件辦鐵案

張豔娟是響噹噹的公訴業務骨幹,先後辦理了多起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其中包括省部級領導幹部3人、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7人,所辦理的案件多次被評為西安市“優秀偵辦案件”“十佳精品案件”。

張豔娟所辦理的陝西省某廳級幹部受賄、鉅額財產來源不明案,系因網絡關注而案發,特別是在如今自媒體興盛的時代,該案在全國引起了極大關注,辦案機關面臨著社會壓力和輿論壓力,再加上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特殊性質,證據體系龐雜,審查難度極大。

張豔娟認真細緻查閱大量資料及類似案例,認真研究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偵查方向和審查思路,先後形成各種審查材料、出庭材料50餘份,合計10萬餘字。該案開庭通知發出後不足4小時,各大主要媒體均用醒目標題發佈消息,短短時間就有數萬名網友跟帖評論,開庭信息所引起的重大社會反響遠遠超出了辦案機關的預期。張豔娟開庭前連續幾天加班至深夜,調整優化出庭預案。庭審中,她睿智詢問6名證人,圍繞犯罪事實詳細出示證據,庭審效果良好。庭審共持續了6個小時,包括央視在內的30餘家新聞媒體對庭審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很大關注。後來,嫌疑人被判處14年有期徒刑。該案的成功辦結,為西安檢察機關公訴部門辦理社會影響重大、輿論關注度較高的同類案件積累了有益經驗。

張豔娟所辦理的某省委原常委、某市委原書記受賄、濫用職權一案由高檢院指定管轄,被告人在任職期間先後40次收受11人給予的財物多達1300萬餘元。審查起訴期間,張豔娟先後6次赴北京提審被告人、向上級機關彙報案情、召開庭前會議等,先後形成各種審查材料80餘份共計50餘萬字,相關法律文書的規範性得到上級機關的肯定,她寫的出庭預案書冊被作為範本提供給辦理省部級案件的其他省份檢察機關參考使用。

該被告人系十八大以後落馬的省部級官員之一,社會公眾對於案件的審理情況也極為關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案件庭審過程進行了全程圖文微博直播,包括央視等多家新聞媒體對案件的庭審情況進行了宣傳報道。高檢院、陝西省檢察院以及西安市檢察院多位領導現場全程旁聽了整個庭審過程,福建、寶雞、咸陽、漢中、商洛等地檢察機關參加了案件庭審觀摩,對於該案的審查起訴工作和出庭公訴效果均給予了充分肯定。最終,該被告人被判處16年有期徒刑,判決宣佈後,該被告人未提出上訴。

近年來,張豔娟所辦理的各類經濟犯罪案件涉案金額超過2億元,為國家及受害人累計挽回經濟損失1.2億餘元。

在工作中,她時常會因為案件當事人或者嫌疑人犯法而痛心,對騙子不擇手段騙人錢財而痛恨,對誤入歧途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恨鐵不成鋼,對侵吞國家財產的貪腐分子深惡痛絕……這些常常會影響到她的情緒,換句話說就是“入戲”太深。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辦理案件時所帶來的壓力,因為每一個案件的每一個訴訟環節都是有法定時限的,必須在法定時限內辦結,而她所在的部門案件一件接著一件,數量很多,所以整個團隊每個人必須馬不停蹄地處理手頭的案件,並且案件一般都是要本人親自審慎辦理,不像其他綜合事務具有可替代性。所以即便是家中有急事需要休假或者看病,也必須先把手頭的案件處理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漸漸養成了習慣,工作是第一要務。當然,所有的付出,換來了工作的累累碩果,得到了同事和領導的讚許。

人文去關懷法律有溫度

法律是莊嚴的,但也有柔情的一面,張豔娟有著檢察官的嚴肅和犀利,也有冷靜與細膩。她深知,法律不以懲罰為最終目的,而應在教育挽救和構建和諧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辦案過程中遇到案件受害人,不管工作多忙,她始終態度和藹,耐心傾聽,安撫情緒,化解矛盾。對受害人如此,對主觀惡性不大的被告人也時時處處體現著人文關懷。

在辦理宋某某非法經營一案時,張豔娟發現宋某某是下崗職工,其丈夫去世,兒子正在讀初中,為了生計她從外地購買捲菸運回西安銷售,途中被查獲。張豔娟想,宋某某犯罪行為屬生活所迫,且系真煙,危害不大,若判刑,對其家庭來說將是重創。張豔娟是負責指控犯罪的檢察官,可她願意展現法律的溫度。案件起訴後,她多次向法院建議對宋某某從輕處罰,並積極協助核實其家庭困難的真實性,最終宋某某被判處了緩刑。張豔娟始終認為,每一個案件的辦理都是在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每一次的執法活動都應是一次公平正義的實現,執法為民的宗旨和構建和諧的理念必須貫穿始終。

工作多面手優秀公訴人

張豔娟在繁忙的辦案之餘,還主動承擔了綜合材料寫作、目標責任考評、課題調研、院裡接待講解員等多項工作,每年完成的綜合材料平均在80份以上,所撰寫的信息、簡報等多次被省檢察院及中央和省市媒體採用。此外,她還負責西安市檢察院與西北政法大學合作調研的《量刑建議的理論與實務》部分章節的編寫及聯絡出版工作,經過不懈努力,該書由中國檢察出版社出版發行,在理論界和司法界引起較大反響。其本人也先後在《人民檢察》等刊物上發表調研文章16篇,她還作為代表參加了“法治運行與港澳法律綜合研究學術交流會”,並被評為“全市檢察機關調研工作先進個人”。她所撰寫的《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有關問題分析》被評為陝西省法學會優秀論文,所撰寫的《辦理重大職務犯罪案件經驗材料》被陝西省檢察院在全省轉發推廣,所撰寫的《檢察機關建立和完善經常性思想教育機制問題研究》被評為2017年全國檢察機關黨建理論研討二等獎。

張豔娟是法學碩士,在工作崗位上讓青春閃亮,以職業素養和孜孜不倦的敬業精神,守護著法律的尊嚴,堅守著社會的公平正義。

“對社會公正的責任感絕對是重要的”

張豔娟:我從到檢察院開始就一直在公訴二處工作,公訴二處主要負責審查起訴經濟犯罪和職務犯罪案件,我主要負責這類案件的辦理,每一個案件的具體案情都是不一樣的,會是千差萬別,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方面都會遇到新的問題、新的挑戰,所以並不是每天都在簡單重複此前的工作。

張豔娟:其實並不是公訴人神聖,而是公訴人這份職業神聖,因為我們辦理的都是刑事案件,可以說是關係到當事人的大事情,所作出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乎一個人的自由甚至生命,關乎群眾對於司法公正的判斷,所以,相比其他職業更威嚴、更神聖,更需要我們小心翼翼地去維護這份職業的神聖感。因為一絲偏差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工作失誤,而是可能影響到對一個人的定罪量刑,影響到法律的公正。

張豔娟:我們的工作壓力還是很大的,因為每一個案件的每一個訴訟環節都是有法定時限的,必須在法定時限內辦結,而案件的數量又很多,所以我們必須馬不停蹄地處理手頭的案件。

還有一類情況是辦理一些具體案件過程中的壓力。比如,一起網絡特別關注的案件即將開庭,開庭通知發出後不到四個小時,各大媒體網站就發佈開庭消息,這種社會關注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而且包括央視在內的30多家新聞媒體都要在庭審現場進行全程報道。第一次面臨這樣的陣勢,當時我的壓力確實很大,因為不知道當庭會出現什麼突發狀況,被告人會不會翻供,辯護人會不會提出一些難以答辯的問題,我自己能不能應對得了等等。媒體的現場報道、很多領導和群眾的現場旁聽無形中也會增加很大的壓力。好在庭審進行得比較順利,整個開庭效果也比較好。

另外,就是我承辦的一些省、部級領導幹部違法犯罪的案件,對這類案件中紀委、高檢院都會非常關注庭審效果,也都有媒體的報道,出不得半點差錯,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並且還要最大限度地提升庭審效果。這類案件在辦理過程中,體力和精神都會有很大的壓力。

不過還好,我辦理了多起這類重大的、媒體關注度高的案件後,積累了一些經驗,現在這類案件開庭就不會像以前那麼大壓力了。

張豔娟:我始終認為,公訴人是一個飽含情懷、充滿信仰的職業,除了紮實的法律知識、規範的執法行為、良好的表達能力等這些基本要求以外,內心對法律的敬畏和信仰、對社會公正的責任感絕對是更重要的,這才是一名公訴人、一名法律從業者維護公平正義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