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場小白到人生開掛,她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從職場小白到人生開掛,她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從職場小白到人生開掛,她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最近有個非常火的概念:隱形貧困人口。



隱形貧困人口,網絡流行詞,指有些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但實際上非常窮的人。



從職場小白到人生開掛,她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穿著3000元的衣服,敷著100元一片的面膜,租著6000元帶落地窗的房子,吃著來自高級西餐廳的自助餐——所謂的“隱形貧困人口”大多收入不低,1萬元是起步薪資,但是他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吝惜花錢。不是沒有錢,只是花得多而已


沒有計劃地花錢,是“隱形貧困人口”最大的問題。總是衝動地消費,沒有目的和計劃,在遇到目的性明確的大額花銷時,例如花錢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就會變得無比被動。


因為沒有額外的技能提升(錢都花在了別的地方),通常在面臨加薪的時候,他們就是被直接pass的那群人。因為工資漲幅不高,所以沒錢提升自己,形成循環。


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往往工資越高的人,越喜歡花錢在學習這件事情上。

從職場小白到人生開掛,她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從職場小白到人生開掛,她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最近的熱播劇《上海女子圖鑑》中,在4A廣告公司工作的女主角羅海燕,英語口語一直不好,所以每次自己只能默默地在背後做PPT,面對客戶的演講展示,只能交給同事來做,功勞都被同事搶了。

從職場小白到人生開掛,她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所以工資只有5000塊的羅海燕寧肯勒緊褲腰帶吃泡麵,也要報名參加4999元的英語學習班補習口語。從此一路開掛,從打雜實習生一路做到了客戶經理,薪資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職場上的學習,是自覺自發的,不像在學校裡,沒有人會告訴你,需要學什麼,你還缺什麼,只能你自己去發現。


短暫來看,羅海燕付出的是高昂的學費和一個月的縮衣節食,但從長遠來看,她的職業生涯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一對比,自然能夠看出這筆投資還是非常值得的。


只有有機會展示自己,你的職場上升通道,才不會被關閉。

從職場小白到人生開掛,她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在羅海燕上英語課的第一天,她的老師說了這樣一句話:“不會英語的人,不一定比會英語的人優秀,但一定會多很多的機會。”


工作中,同事PPT出現了問題,羅海燕立馬用自己的方案頂上,成功為公司化解了危機。和客戶的溝通中出現了問題,羅海燕馬上搞定了客戶的家人,為公司拿下了客戶。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創造101》中,被人瘋狂pick的王菊就是一個機會的幸運兒。她說:“我之前的所有時間都是為在為這一刻做準備。”她當過老師,做過模特經紀人,最後還是放不下想要做女團的心,就參加了比賽。

從職場小白到人生開掛,她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也正是因為王菊的努力和不放棄,才有了她唱跳俱佳的功底;明明不是標準的女團長相和身材,甚至是靠別人的退賽獲得的參賽資格,卻靠著獨立的人格,收穫了超高人氣。

從職場小白到人生開掛,她只做對了這一件事總有人將他人的成功歸結於運氣。殊不知,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退一萬步說,把這樣的機會明確地擺在你面前,你也不一定能夠把它抓在手心裡。


從職場小白到人生開掛,她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今年年初,某地路橋收費站被取消了,收費站的人都失業了。其中一位大姐說:“我今年36歲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從職場小白到人生開掛,她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年初的新聞以及相關報道


乍一看這話很搞笑,冷靜之後卻讓人覺得心頭一涼。


36歲,壯年歲月,正是實現人生理想的關鍵時間,卻失去了最基本的學習能力。如果按照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的統計,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在70歲左右,36歲,人生旅程剛剛過半,卻發現自己“除了收費,啥也不會”,想想未來的34年,尤其是失去了工作之後的日子,每天睜開眼睛,腦海裡一片空白,就會覺得非常可怕。


所以學習,就是讓自己有能力重新開始,不論從什麼行業到什麼行業,都會有重頭開始的信心和能力。


有人說,7年就是一個輪迴,因為你身上所有的細胞,7年就會全部更新一次。在你的這個7年裡,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學習了?

今日互動,畢業之後,是什麼讓你決定繼續花錢學習?留言區裡分享給小夥伴吧~

從職場小白到人生開掛,她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從職場小白到人生開掛,她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老闆說你點一個贊,我工資漲一塊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