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讓老師去參與扶貧工作,你怎麼看?

給力貴州


第一,教師的崗位不在具體地結對幫助某一戶貧困群眾脫貧上,而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崗位上,讓教師深度地參與扶貧工作有本末倒置之嫌,且既影響其法定教育教學職責的完成,又不能確保扶貧的質量。

第二,教師關心幫扶貧困學生才是教師為扶貧工作盡力的主渠道,當然對於有時間有精力且有經濟條件的教師主動結對幫扶貧困戶,也是十分值得肯定和提供的行為。

前不久,才看到一篇評論教師丟下課堂、丟下學生而配合當地政府無奈地參與扶貧結對、走訪入戶、資料整理的文章,對這一既影響正常的教育秩序、又難以確保扶貧成效的強行拉郎配行為進行了抨擊。據說,這一文章出來後,當地很快就進行了糾正,把老師的時間還給了課堂,還給了學生。

一問:老師的法定崗位在哪裡,主要職責是什麼?

教師與地方各級領導幹部、政府工作人員的職責不一樣,不是發展當地經濟,不是從事具體的扶貧濟困工作,他們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他們的法定崗位在學校在課堂。

“隔行如隔山”,大多老師也沒有指導群眾發展經濟的條件和基礎,也沒有幫助群眾解決就業的能力,也難以調動各類社會資源來幫助貧困戶脫貧。加之要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時間也有限,難以兼顧,扶貧的效果實難保證。

二問:老師參與扶貧的著力點在哪裡,具體該怎麼做?

幫助貧困學生,讓他們有書讀、能在學校吃飽、順利完成學業,這才是教師參與扶貧的著力點。而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給予貧困學生更多的關心、關愛和幫助,讓他們健康成長、學會感恩、學到知識、掌握一技之長,就是用實際行動參與扶貧了。

綜上所述,教師的崗位在課堂在教室,不在具體的結對扶貧行動中,而幫助和教育好貧困學生才是教師參與扶貧的應有之義和著力點。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


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



我是一線教師,也參與了扶貧,前幾天我們才剛剛下了村。 扶貧工作乃國家大事,按理說老師應當義不容辭地參與,但是老師工作的特殊性,卻有些讓扶貧受侷限。

1.時間受限制。

我們學校有30位老師參與扶貧,每位老師幫扶兩家。 很多機關單位的幫扶負責人 可以星期一到星期五去,而我們老師大部分時間都只有星期六星期天才可以去。遇上很忙的時候,我們的工作常常是五加二,白加黑。 記得去年冬天,有一天晚上加班回家就是十二點了,而第二天還要去上課。

2.精力受限制。

老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這是一刻不能怠慢的工作,而扶貧又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其他機關單位的工作可以另外幾十斤處,但是老師的教學工作確實每天必須完成,上課都是爭分奪秒,課後還要批改作業,寫教案,班主任事情更多,除了管理班級,還要填寫許許多多的表表冊冊,還要應付各級各類檢查,外加扶貧,很多時候真的感覺精力不濟,特別是對於中老年老師。 工作繁忙的時候,一天下來,常常是累得腰都直不起,一想到週末還要去撫貧,就覺得頭疼。


3.不能耽誤教學進度。

我們扶貧一般情況都是週末去,事情多的時候,老師們就輪流下村。 實在不行去把課稍微換一下,然後扶著貧之後又補上。

教學畢竟不同於其他的工作,我們必須得完成教學任務,也不能耽誤孩子。

4.一線老師可否不參加扶貧?

雖然扶貧工作收尾在即,但是這些年的辛苦只有一線老師自己知道。 雖然老師們已經在儘量避免耽誤孩子,但是有的時候扶貧工作一來,又得扔下正在上課的班級,把學生安排好去,還是得去下村。

甚至有的時候一個問題還沒講完,又得去扶貧,最後又找時間慢慢來補,上課的 上課的勁頭都給沖淡了,只能老師和學生慢慢調整,慢慢適應。

其實有的工作完全不用我們幫扶責任人去,村上的領導幹部就可以完成,但是村上一個電話,老師又得跑得飛快。這就有些讓老師們苦不堪言了,扶貧工作是政治任務,不得不做教學工作,是本職工作,也不得不作,老師要在這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還真不容易。

教育是百年大計,如果老師們能夠安安心心教書,不做那麼多與教學無關的事情就好了。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每個月2到3次下村扶貧,路程18公里,來回油錢約22元(如果周未從家出發再加20公里22元,一年有10次左右是從家出發的),每次下去買菸一包11元,水一瓶2元,中午出到街上一個快餐18元共計53元,一年兩次送禮每次100元左右。53*3*12+22*10+100*2=2328元。沒有得過一分錢補助!本來工資就夠低了,其實相當於用自己的錢去扶貧了。


無人來的V


老師參加扶貧我們縣上搞的比較早,並在全市進行了推廣。關於教師扶貧的事我談談我的看法。

一、老師是怎樣扶貧的?

每個學校都包有村子,大校專門成立的有扶貧辦公室(小校只能由老師兼職),我校教師450人,專門抽調了8個人負責扶貧工作,4人負責扶貧資料和政策下達,還有4人輪流到幫扶村駐村。每個老師幫扶2名貧困學生,很多學生和老師不在一個年級,老師也只是隔三岔五的瞭解一下學生情況,完善一下幫扶資料,做好相關記錄。有時還要到學生家裡瞭解情況,照像留資料,這是最令人頭疼的事了。因為有些地方不通車,光走路就需兩三個小時。

我們對扶貧戶最大的幫助就是幫貧困戶賣農產品了。過年時,貧困戶家的豬、雞、羊、蔬菜、水果都拉城裡,老師們在網上、朋有圈內轉發幫其宣傳賣,也有個別老師自己或勸說親戚朋友買。


二、教師扶貧該不該?

扶貧是國家的政策,每個公民都有責任和義務,但學校做為一個教育單位,經常下鄉扶貧會產生很多問題。

①老師每天要上課,輔導,批改作業,學校老師人員緊張,如果讓老師下鄉扶貧會佔用老師大量上課時間,導致學校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從而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②老師下鄉扶貧也沒有什麼實質性作用,各貧困村都由鎮一級領導包抓,什麼利民政策,農業補助,都由鎮下發到各村,老師對此一無所知,更何況對農村經濟也不太瞭解,對貧困戶沒有多大幫助,只是照照像,留個資料而已。而且頻繁到貧困戶家,反而影響人家的正常生產勞動。


三、教師應該怎麼扶貧?

教師扶貧沒必要上山下鄉,這也幫不了貧困戶什麼忙,老師只需對家庭貧困的學生多關心,確保他們的“兩免一補”及助學金能及時得到落實;幫助他們順利考入大學;也可以買一些他們的農產品,這些才是實實在在的在幫助他們。

總之,扶貧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應根據各單位的特點,發揮各自特長才能使扶貧工作落到實處。



教育黃金眼


剛剛完成了中秋節前的走訪慰問,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我縣教師參與扶貧已經5年了,雖然扶貧對象多數已脫貧 ,我們的入戶走訪仍在繼續。有的每季度走訪一次, 有的每個月走訪一次。遇到過年過節和上級檢查,再突擊走訪慰問。


回顧這五年的扶貧走訪之路 ,感覺最大的收穫就是對貧困戶及周邊農民的生活情況有了比較深入的瞭解,真正對他們有什麼幫助還真談不上。不是我們不想幫助,而是我們的能力有限。作為一個教師,我們的崗位是講臺。如果說教育扶貧,幫助學生學習,我們還差不多。但是這些貧困對象,他們更需要產業扶貧。我們教師既沒有技術又沒有人脈,怎麼扶?

其實我們每個月去走訪,也就是宣傳扶貧政策,詢問他們的生活情況,對扶貧政策的瞭解,接受了哪些扶貧幫助,對當地政府是否滿意,有什麼要求等等。遇到問題,我們只起上傳下達作用。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對扶貧戶沒有幫助,反而還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為了節約交通成本,老師們自由組合,一輛車湊齊四五個人一道走訪,老師若有課,就必須要調課,這就可能帶來一些影響。有的時候,只能先扶貧再上課,甚至為了扶貧而耽誤上課。

扶貧不僅僅佔用了老師的時間,在精力和精神上對老師也有一定的影響。每次迎接上級扶貧檢查都會要求老師們24小時開機,隨時準備接聽電話 ,回答相關問題。問題答不上要批評,甚至處分。電話沒接聽,也要挨批評。弄不好還要受處分,年終考評一票否決。如此這般,老師們哪裡敢鬆懈?

5年過去了,現在我們已經全面脫貧了 ,身上的擔子也越來越輕了。終於可以全身心地幹自己的事了。


家有頑兒


除了幾個扶貧幹事,沒有那個行業是專做扶貧的,你不扶貧他不扶貧,國家提出2020年實現全民脫貧誰來完成?扶貧是21世紀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的第一步,因此,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全民參與扶貧,全民實現脫貧是大勢所需。我是做技術工作的,今年59歲,我幫扶的貧困戶是6戶(23人),由於我是利用雙休日進村入戶做扶貧調查幫扶工作,基本能做到業務工作與扶貧工作兩不誤,現已實現脫貧了四戶,力爭在我退休之時按照扶貧要求全部6戶實現脫貧。我明年就要退休了,在我退休之前的最後工作歲月,能參與扶貧這一偉大的惠民工程而深感自毫。


鄉間情愁136399372


自2017年暑假開始,我們這兒的教師,一直走在扶貧路上,一個黨員教師包兩個貧困戶,普通教師包一個,每週下村進戶一次,宣傳黨的教育扶貧政策,留影整資料。還為兩個腦癱孩子送教上門,扶貧已經成為我們的常態化工作,很多時候都是自駕,路費也是自理。大家開始有牴觸情緒,現在已經習慣了,貧困戶也習慣了。微信、電話聯繫,亦是家常便飯!

兩年來得扶貧,我們認識的,扶貧必先扶志、扶智,大家唯一的願望,是這些扶貧對象,早日脫貧,共同奔小康!


溫馨古塬


扶貧,是21世紀中國的偉大工程,作為21世紀的教育工作者,不參與這項偉大的事業,缺席這項偉大的事業,是不可想象的,教師應該積極投身於這項偉大的事業,但是,教師的扶貧,應該有立足行業的特點。

1、教師扶貧以立足三尺講臺為主

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他們的世界應該在三尺講臺之上。所以教師扶貧,扶智為主,讓貧困地區的孩子,享受優質的教育,充分發展他們的智力,形成正確的性格情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才是教師扶貧的重任。

2、教師扶貧應區別於機關工作人員

領導和機關工作人員,他們有著更多的資源,有的有指導農民創業的技術,有的能夠提供資資金支持,有的可以提供信息支持,但是教師,他們有的只是教書技能,他們沒有資金的優勢,沒有技術的優勢,沒有信息上的優勢,讓他們去幫扶貧困農民, 這是一種趕鴨子上架的行為,是一種形式主義,根本不會有多大實效。

3、教師中的部分人可以跟機關人員一樣扶貧

這部分人是指的是,在學校擔任領導職務,在教育局機關工作,他們雖然也是教育工作者,但是他們更多的是面向社會,他們在信息資源上,在資金提供上,都有一定的優勢。這部分老師,身份是老師但工作性質跟公務員類似,他們應該參與到進村入戶的扶貧中去。而一線教師,不應該進村入戶,定點扶貧,應該讓他們留在三尺講臺上,對學生進行扶智。

4、應該把一線教師留在講臺之上

農村教師本來就緊張,把這些教師從三尺,拉到農戶家中,他們的學生怎麼辦?他們的教學任務誰完成?誰來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但是我們有些地方好大喜功,喜歡講排場,動不動就是千人會戰,萬人會戰,把老師拉進去充數,讓他們去做他們不能力不勝任的事情,耽誤了他們履行教師職責,扶貧那邊也也同樣沒做好,丟了主業,壞了副業,幾乎找不到正面作用。

鑑於以上原因,筆者呼籲,農村的鄉鎮的領導,應該從社會發展的長遠出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給教師減負,讓教師安心靜心從事鄉村教育事業,做他們該做的事情,履行他們該履行的職責。


當代師說


“精準扶貧”是當前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老師作為不是公務員的公務員也參與到扶貧工作中。

很多人可能會很奇怪,扶貧應該是政府部門的事,老師的工作不就是教書育人嗎?怎麼又參與到扶貧工作中去了呢?其實,老師參與扶貧在農村應該是很普遍的現象了,老師在扶貧工作中能做什麼呢?


我是江西一個邊遠山區的村小校長,學校有幾個精準扶貧對象的子女就讀,我們首先是保證這些學生的“零收費”政策,就是確保不能收他們的一分錢,包括校服,保險,課外讀物,輔助教材等等費用都不能收。不僅是在我們學校就讀的學生,在外地就讀的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我們村的精準扶貧對象的學生,我們也要跟蹤,做好表冊,保證他們享受到教育扶貧的政策。

其次,老師需要對定點幫扶一到兩戶貧困戶,老師掛點是貧困戶最不願意的,因為老師沒有資源,沒有項目,而由其他領導定點幫扶的貧困戶就好多了,有資源,能爭取到項目和資金。老師定點的話,就只能每週上戶走訪,填填表冊,拍拍照,詢問一下政策落實情況什麼的,不能帶來什麼實際的好處。


如果有關於扶貧的檢查,那扶貧的老師們就會忙起來,到貧困戶家裡上戶走訪,填各種表格,查缺補漏,看看資金髮放,幫扶措施有沒有什麼遺漏的,工作最緊張的時候,我連續一個多禮拜沒上課,走家串戶搞排查。

老師的主要工作是教學,搞好貧困戶子女的教育,讓貧窮不隔代遺傳不就是最好的扶貧嗎?

老師參與扶貧,只能做做表面工作,上個戶,填個表什麼的,並不能取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對貧困戶脫貧能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

老師對扶貧最大的貢獻我想就是做好教育工作,讓鄉下孩子能有一個好的發展,杜絕貧窮的隔代遺傳,這才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扶貧。


總結語:老師參與扶貧工作在農村是很普遍的,主要是做一些上戶走訪,整理資料,填寫表冊之類的工作。我認為和教育有關的扶貧工作,老師是應該做的,比如家都扶貧資金髮放核實,教育扶貧政策的宣傳等等,但是讓貧困戶脫貧這樣的工作,老師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


周老師的工作室


精準扶貧工作耗費了很多老師的精力和錢財。那些偏遠地區,老師從學校下村的路是很遠的,有的老師沒車,只能花錢打摩的去,一個來回幾十、上百。有的地方政府甚至還要求老師出錢對扶貧對象進行幫扶。

精準扶貧工作是老師的任務嗎?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精準扶貧工作不是教育工作,所以精準扶貧工作不是老師的任務。精準扶貧是民政、地方政府、村委和村民組長的事。教師的天職是教育,教師就應該留在學校,留在講臺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一個村民組也就是幾十戶人,哪家是什麼情況村民組長了如指掌,由村民組長把信息填報上去,村委複核就解決的問題,卻搞得興師動眾的,把教育都甩一邊不管了。

老師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最應該做什麼呢?老師應該做的是把全校精準扶貧戶的學生挑選出來,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學習幫扶。老師進行教育脫貧,政府進行物質生活脫貧,兩方面結合起來才是正確的措施。當然,學校也可以在老師之間進行募捐,籌部分資金對這部分孩子進行資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