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同新建造城墙?

壁纸工厂

大同的城墙大部分是新造的不假,但承载它的历史风云变迁、血雨抗争的撞烈却一点不假。

大同以雄厚文化资源文明于世,曾成为上世纪国家级别公布的二十四个文化明城之一。独立无二的悬空寺,三占其一的云冈石窟,世界罕见的九龙壁(还有三龙、五龙、七龙壁)。别具一格的迎东方太阳升起方向而建的庄严恢宏的上下华严寺)。随便一说,都是世界级别的文化、文明壮举。

谈到城墙文化,曾成为北魏帝都,辽金陪都和曾成为所有的帝都,如北京、西安等一样,从建筑上体现统治者的居住地的至高地位(家有院墙,帝都有城墙)。从军事上体现屏障式立体防御体系。翻开中国的历史,每一座城墙都曾见证过血雨腥风的历史,都演绎过可歌可泣的民族壮举与民族情怀。如明朝于谦的北京保卫战,解放战争曾从解放军攻战辽宁锦州,掀开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解放战争的大反攻。

大同城墙虽在历史记载没有什么影响特别巨大的关键战争。但大同作为北方的军事战略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在元朝作为军事重镇,在防御、抵御外族入侵作用关键。

城墙作为文化载体,对它的修复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每当我们看到它,亲自在上边、周围走一走,心中就会被古人的建筑智慧所折服,耳边还会不时的激荡起金戈铁马的战争风云。这里的每一块砖,垒起了大同人对历史的见证与传承。

如今,大同城墙已成为大同旅游景点体系的重要部分,成为大同人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活动场所。


非常-般

过去的旅行者很少在大同市多作停留,千百年来因历经战火破损,大同古城墙曾经只剩下几段残垣断壁。甚至有外国人评价大同为世界上最丑陋的城市,与昔日游牧国的西京形象大相径庭。2008年,大同斥资10亿元实施古城墙保护工程,经过几年修复后的古城墙雄伟壮观,尽管人们对这样的改造褒贬不一,但经过几年的大兴土木,大同的形象有了明显改观。

古城墙略呈方形,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城墙高达14米。在徐达的精心筹划和严明督工下,建筑达到了有史以来最精美的程度:西北角高大瑰丽的“乾楼”为“大同八景”之一。诗人李贽游览大同后,在诗中感慨:“此城真与铁城同!”

城墙以巨大条石为基础,内芯为三合土夯筑,外包每块重达17斤的青砖。大同城墙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外轮廓不是通常的平直做法,而是象齿轮一样凸凹相间排列,这样可以很好地发挥侧射、策应和了望作用,防止“死角”部位的出现。

大同古城墙另一与众不同之处是城门外建有瓮城。瓮城是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可加强城池的防守。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清顺治六年,明将姜瓖先是投清,后又反叛,摄政王多尔衮亲自出征率军攻打大同,用当时最先进的“红衣大炮”轰击了9个月仍攻之不下,后因城内弹尽粮绝,姜瓖部下杨振威投敌叛变,杀死姜瓖,开门降清,清军才得以进城。

大同人对大同城墙情有独钟。日落之前,人们扶老携幼从南门台阶或两门台阶拾阶而上,在城墙上漫步远眺,古城内棋盘状的街市格局依稀可辨,近年来随着古城的改造,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感受到大同城墙所承载的深厚历史底蕴。

城墙外侧的护城河深约5米,宽约10米。修旧如旧的古城墙做为城市新景观,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日益增多的游客也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活力。


乱码

1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允许我抒发一下情怀。

我是一个老城墙的爱好者。

曾几何时,中国就是一个城圈子的世界,几乎每一个县、每一个府,都有自己的城墙;多数地方的城墙是伴城而生的,与城的历史一样长。城墙有大有小,大的围城数十里,城门十余所,小的也能绵延数里,而东西南北四座门是要配齐的。现在好多城市还有这样的街道地名,如环城东路、大南门、小西门等,实际上就是过去的老城墙消失后留下人文遗迹。

我曾经想,假如回到古代,行走在中国的大地上,每过百里地,眼前就会蓦然突起一座高大的城门楼子,左右展望,是无边的城墙,城上的垛口像天狗啮天的门齿。那是何等壮观!

我爱城,便有一个至大的遗憾,就是雄伟的北京城在上世纪60年代的消失。

(北京东便门角楼)

我在北京生活过6年,游览过北京所有的景点,然而我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是我在某个秋日的下午,一个人徜徉在北京东南残留的那一段角楼遗址上。整整一个下午,漫步,伫立,远眺,危坐……沉浸在无尽的遐思与联想中。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我曾经有一个愿望,就是遍览中国现存的古城,将那壮丽的图景拍摄下来,甚至将来结集出一本图册。目前我已亲自登临过不少古城墙,如北京(含长城部分地方)、南京、西安、荆州、襄阳、凤凰、丽江等地保存状况不一的城址。然而,现在我已经完全放弃了这个想法。为什么呢?因为我看到的这些“老城墙”,多数都令我失望。比如湖南凤凰的所谓古城,我只远远瞟了一眼,就为其“复建”的粗鄙和丑恶而哀叹,那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古城!看惯了假的古城,我再出一本“复建古城图集”,还有意思吗?

2

因为拆,才有复建。

清末民初,中国的古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拆。

拆城,有其道理和现实需要(比如建大马路,城址的展拓、城市功能的丰富等),可以说,拆掉老城墙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必然代价;然而,有些不能拆、不该拆的,也给拆了。中国人自我毁灭的疯劲,实在令人叹为观止。造成现在已经很难看到真正的古城了!

过去拆起来一点都不可惜,如今又紧巴巴地复建,中国人再次展现了他们为追求利益而造假的疯狂。

大同复建城墙的事,我不太清楚。但大同所做的事情,不外乎是当下诸多怪现象中并不特殊的一例而已。我就近说说我刚去过的襄阳吧,以此便可见彼。

(襄阳古城)

3

刚好在今年夏天,我去了趟湖北襄阳(襄樊)。襄阳是很有名的地方,这里曾是南宋抵抗蒙元进攻的前线城堡,小说中大侠郭靖夫妇守襄阳的故事广为人知。然而襄阳的旅游资源不是很丰富,城区一个重要的景点,就是襄阳古城。我去襄阳时,专门在古城旁边选择了一家酒店,就是为了看古城方便。

可是我看到的“古城”,令人失望。

且不说它的低矮、单薄、残破,形制古怪,我看到的是一座复建痕迹很浓的城墙。

我虽然专业是历史而非考古,而也算得半个“古物专业人士”,以我的眼光,一眼便能看出,这真是一座复建的“古城”。看看上图交错铺设的地砖,再看下图垒砌的城砖——

这是多么糟糕的材质啊,不知使用了几年,已经残败如此了,露出里面粗糙的黄泥浆。而砖与砖之间的粘合,也不是传统的灰浆工艺,这不就是水泥么?这样的“古城”,不待再给它几百年变古,它已经熬不住风雨的吹刷了!

刚好这段“老城”正在维修施工,我顺手拍了几张——

看看,这大约是一截隔断墙,它的建设,完全是“现代工业”,与城市里常见的挡土墙何异?

这样的“古城”,除了基址是在原来的位置,或许有部分夯土是原来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是“原汁原味”的呢?这样的新城,看点在哪儿?给今人的启示在哪里?

4

如此“复建”古城,建设方确实有他们的难处。

过去的城墙,毁得太彻底,虽说古建修复应该是“修旧如旧”,可旧的东西——比如最重要的老城砖,一块都找不到了,怎么“如旧”呢?据说北京部分老城复建时,向民间征集老城转(这些砖被百姓自取自用了),一共搜集到二十多万块,那么北京城的复建,“原味”就多一些。

由于老建筑过去毁得太厉害,消亡得太彻底,如今要恢复、复建,头一个难题,就是找不到旧构件了——那是真正为“旧”的东西。导致复建的老城,很少有老的东西,就像一瓶鳖在里面游过泳的鳖精。

其实修旧如旧不单构件需要真的旧物,施工方法上也要尽量采用传统工艺,新烧造的城砖要寻找老原料老配方,使用老工艺,按原来的形制复原(需要加以文献考证),这也是“如旧”的一种方式。

而那种随便弄一批砖,像农村建房子,用水泥一砌,弄成一个城墙的样子,就当做古城来卖给旅游者,实在是骗人!

说来说去,古城复建之风很盛,但现代的复建古城,往往成为当代人浮躁、急功近利的滑稽标签。历史是什么?历史是时光是压缩包,是岁月的沉淀,是经得起风雨和时间考验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新的古城里,有一分一毫吗?

那些匆匆忙忙复建的的古城,不看也罢!


皇帝不称朕

闲 聊 大 同 留江南

大同的历史我没有仔细的考究过,但我知道大同城的历史要比北京悠久,城里华严寺,善化寺的历史也要比故宫早。一直以来我就觉得大同就是一个古城,北面有云岗,南有悬空寺,透过残秃断续的黄土城墙可以看到油漆斑驳而雄伟的华严寺大殿,光彩映照的九龙壁,高大的鼓楼,真有着那么点神秘古老的感觉,而住在城里的人也总透着一点傲气。

那时虽觉得进趟城挺难,可更难的是在城里上厕所,循着气味找到后却宁肯憋着回家也不愿贡献给城里。一个整日里烟尘迷蒙神秘古老肮脏的城市的影子伴随了我几十年。直到大同来了一个能干的市长,在城里修庙修城墙,在城外修路搭桥,那些住在大杂院的居民大多搬出城,估计我那朋友也早住进城外的楼房了,他们才是真正的受益者。而城里原有的功能也将由居住变成游览。我想如果这时一个大同年青人还不能转变观念以为找工作就是进企业,进工厂那他就要被淘汰了。

新古城,听起来挺别扭,可是你看那新的雄伟高大的城墙在宽阔的护城河和绿树公园的映衬下决不亚于西安城,原本雄伟的华严寺大殿被一圈更高的庙宇包围着,高大的鼓楼显的矮小可怜,有名无实的四排楼成了市中心最显眼的建筑。一位知名的评论员是这样描述大同城的:一座座修缮完备的古建筑群,巍峨高古,颇具北魏遗风,成为市民和旅游团的好去处。但深入老城细部,却使人心下凄凉,特别是夜晚华灯初上,站在东城墙上俯瞰老城内黑黢黢一片犹如鬼城。

这时我总在想,即便城里的所有建设全部完成,夜晚灯火辉煌,从现在来看也不过是一座新建的仿古城,究竟有多少人会因为几处老古迹或新古迹来大同渡假或住几天呢?

但不管怎么说,每当大同人行走在护城河边,文瀛湖畔,或骑车或开车行驶在城区宽阔而拥挤的马路上,还是要说:多亏了耿彦波,要不是真不敢想。而耿彦波也因此受到非议,使市财政紧张。可他毕竟没有象其他的官员那样将钱财椐为已有,而是让大同人看到了变化。

话又说回来,大同煤炭过去占全国产量的多少我不太清楚,但根据中央电视台"超级工程"节目中的一段解说词大秦铁路的煤炭运量占全国煤炭运量的占1/4,可想而知大同煤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是不言而喻人人皆知的。在中国说大同云岗不一定知道,要说大同煤却是没有不知道的。现在煤挖的差不多了,那为什么大同人的生活水平不能提高而居住环境也不能得到适度的改善呢。假如大同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又有一个开明的君主,就只是煤,大同早就会是第二个富裕的沙特阿拉伯了。

2016年11月16日


留江南

大同城最先是在北魏拓跋氏建都时修的,方式就修筑有规模宏大的城池。到了明朝初期,由于是京畿屏藩,军事位置十分险要。

今天世人所看到的大同镇城是按照明朝徐达当年建造大同的遗址建造的。最后完工的大同镇诚呈大致正方形,边长达到1.5公里和1.75公里,周长6.5公里,面积2.63平方公里。大同镇城设四门: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每个门又各有瓮城。

城墙外侧还修了护城河。每当夏、秋之际,护城河象一条彩带似的围绕着大同城,波光潋艳,荡漾着城墙的倒影。它的壮美气势和秀丽景色,足以使人忘却军事重镇的战争硝烟,而作长日的观赏留连。

大同城墙虽高大坚固,建筑精美,但历经战争、历史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遭到了极大的毁损,现存城墙极少保存较好,大部分只剩下残垣断壁了。 从2008年起,在时任大同市长耿彦波的领导下,开始了城墙的修复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基本完工,较好的恢复了大同城墙的风貌。

修复后的大同古城墙不仅蔚为壮观,而且增强了大同的知名度,改善了大同的声誉和经济结构,为大同人民增加了更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山西新闻网

0.这个问题涉及到文物修复的原则问题。目前的文物修复原则是“修旧如旧”和“最小干涉”“可逆”,虽然对“旧”的理解还有争议,但大同新建城墙违背了“最小干涉”“可逆”原则,也明显的突破了“修旧如旧”的要求,是一种不符合文物修复的行为,属于权力因素干涉文物保护的后果。

1.大同城墙的修建大致始于北魏初期,当时大同叫“平城”,《魏书》记载,泰常七年(422年) 九月,“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大同这才有了正式的城墙。筑城之前的风俗是“门不施屋,城又无堑”,还保留着游牧生活不起城郭的遗风。辽代定大同为西京,加筑城墙敌楼等防御性设施,设置四座城门每个方向一座,规模没有变化。明代大同进行了大规模改建,虽然面积有所缩小,城墙只有周回十三里,但是城墙高达四丈二尺,明中期有加高了一丈,而且之前的城墙都是土城,明代给城墙包上了城砖,并且修建了东北南三向小城。清初明大同守将姜襄先投降大顺、再投降清朝,继而复叛,多尔衮攻克大同之后屠城,将城墙拆毁五尺,直到乾隆年间才大致修复。清末民国大同城墙失修,49年以后只余府城和北小城夯土墙基。

2.耿彦波主政时期对大同城墙的修建多有不合文物修复制度的地方。仅以南城墙和东城墙的修复为例,从工艺上来说,和阳门原址重建,内部结构使用了水泥框架;和阳门以南的城墙修复,也使用了水泥框架,这种使用现代材料框架修复古城墙是严重违反文物修复要求的,这属于材料使用的“硬伤”。在修复城墙风格的选择上,采取了按照其他城市明清城墙外貌的方法,这种方法湮没了明清之前大同城墙的历史痕迹,属于修复方法错误。其余错误林林总总,不详记述。

大同所谓“原址复建”的城墙建筑

原大同东城墙

新建的大同东城墙

3.大同选择这种方式新建城墙,无疑和城市主要领导干部盲目重视经济建设有关。采取这样方法修建起来的大同城墙,从文物角度来说,盲目强调城墙规模最宏伟时期的面貌(这个面貌其实还是臆测出来的,历史记载并不会详细的把细节记录下来),忽视了文物形成的历史过程,毁灭了文物的部分价值,破坏了文物的原貌。从行政角度来说,领导以行政手段干涉文物保护行为,违反文物保护原则,用政治干涉专业行为,这实际上体现了不良的政治作风;从经济角度讲,城墙的新建是否能微旅游提供加值,大同旅游人数的上升和全国经济发展关系更密切,还是和新建了古城关系更密切,也未可知。


螺旋真理

去年去的大同,如果没有新修的古城,大同市真的没有什么可看的!最令我感动的是,大同的旅游管理水平非常高。华严寺,云岗石窟,是我见过的最干净整洁的,环境优美的古文化景点。虽说城墙是现代产物,但是不影响它作为城市形象的鲜明特点,而且有了城墙显得城市规整不少。




西安城墙发八十年代中期修复后,也非常难看新砖旧砖,杂七杂八。现在看到的真正的历史沉淀。大同也一样,十年20年以后看到的是一座历史的长河。是文化的沉淀,所以大同城墙修复工作是一个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



所以我觉得大同建立城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非常支持!


一颗爱你的心

大同新建城墙,是大同产业转型催生的一个典型大手笔工程。大同曾被称为煤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几十年的大量开采加上十多年的乱采滥伐,已到资源枯竭期,继续依靠煤炭产业大同将面临举步维艰的困难境地,加上大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大同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恰在此时,一位有魄力,有战略眼光的市长____耿彦波,顺应时代,精准地把握住了大同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借恢复历史遗产,开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市场,所以就有了新建大同城墙。工程之浩大,令人叹服。其创造的价值将以超投入成百上千倍的利益回报大同人的子孙万代。


随性索遇

第一次到大同,城墙只是显示在地图上的一圈标记。第二次到大同,才进城就望见远处高耸的城楼,完全颠覆了记忆中大同没有城墙的印象。接二连三的看到仍旧包裹在脚手架下的所谓城楼,还有城墙下连片的废墟......当初大张旗鼓的拆除城墙,现在又大张旗鼓的重建城墙,这又是何必呢?城墙周围几十年间的各类建筑,上至政府部门,下至普通民宅,都没有逃脱拆迁的结局。

当初拆毁城墙,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大同市民建造一个新的家园,这样的行为在当时是很无可奈何的。当初建设的家园安定了快六十年了,现在却要拆毁,为的是恢复原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代表着大同市对曾经行为的检讨,我只知道现在这样的折腾所带来的弊端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政府却执意进行。曾经因为目光短浅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现在怕又要重复目光短浅的悲剧了。

文物不能复生,这样的毁坏固然叫人遗憾,同时也足够叫人警醒。追忆逝去的,善待现有的,不让悲剧重演,这或许才是这些逝去文物遗存最大的作用。今天,各地政府对待文物的态度均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毁坏的行为被杜绝了,急功近利的商业开发和的粗制滥造的重复建设成为了主流。复原这个,复原那个,仅有的文物被来回折腾着。而各地政府仍是不满足,还要一个接一个的复原更多,恨不得让自己的城市立刻重现古时候的风貌。这也就搅得文物领域,一时间假冒泛滥,山寨横行。不古不今,不中不外,让人产生一种时间倒转、空间更替的错乱感。

大凡这样耗费巨大的工程,政府都会按照稳赚的思路对未来收益进行大胆的估计。现在耗费惊人,当然未来的收益也就会更惊人了。可事实是,这样最终未能如所预料那样而最终“烂”掉的大工程,在中国可谓是遍地开花。有的东西,在别的城市能赚钱,但放在另一个城市则很可能赔钱。看西安拿城墙挣钱,大同可以修城墙,看西安用兵马俑挣钱,用乾陵法门寺挣钱,大同是不是也要复原一个?看深圳用锦绣中华世界之窗这类人造文物挣钱,大同是不是也要效仿着把全世界知名的文物统统复原呢?

大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这就说明了大同本身就具有着异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物遗存。有名扬海外的云冈石窟,又有震惊千年的悬空寺;有北魏建国以来的历代帝王陵寝,还有全国现存辽金时代最大的佛殿建筑。我想如果大同市能充分的利用好现有的文物资源,科学规划,合理运营,其所带来的旅游收入也会是很可观的。

现在这样不求精只求多的思路,对于大同本身来说,未必会是好事。《东方瞭望周刊》说大同现在是勒紧裤腰带搞城建,无法预知的未来收益和非常棘手的现实矛盾,确实足够这座城市承担了。不过这件事更为恶劣的后果,则在于很可能会掀起全国范围内新一轮的造城竞赛。中国哪个城市在历史上没有城墙?大同能修,那洛阳为什么不能修?那西安,开封这样“城垒城”的城市为什么不能去修那些毁灭更早存在更遥远的城墙?


王朝的废墟

大同城墙保存70%,并不是0,只是后期进行了包砖保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