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違規電動車是對生命負責

北京市工商局日前發佈消息,自5月中旬開始,在全市範圍啟動專項治理行動

對違規銷售電動車行為進行全面治理。7月起,對於仍在違規銷售電動車的商戶,工商部門將依法嚴厲查處,情節嚴重的將被吊銷營業執照

治理違規電動車是對生命負責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城市交通工具越來越呈現多元化、多樣化發展局面。與翻天覆地的人們生活水平變化一樣,改革開放之前的交通工具,無非就是自行車、汽車這“老兩樣”。後來,有了電動自行車,三四輪電動快遞車、老年代步車,電動平衡車,電動滑板車等等。目前,北京的電動車經營商戶已超過1000家,約有400萬輛電動車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穿行。

治理違規電動車是對生命負責

眼下,電動車的數量不斷增長,但在管理上卻顯得捉襟見肘。不少管理部門把電動車視為心頭大患,屢發“限電令”,但效果卻是強差人意。實際上,早在1999年出臺的《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中已經明確規定,電動自行車的“最高時速不超過20公里”。近20年過去了,國家標準沒做大的修改,但電動車超標生產、違規改裝、違規行駛的問題卻愈演愈烈。

治理違規電動車是對生命負責

現實生活中,違規電動車已然成為潛在的“馬路殺手”。據北京市交管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僅2015年一年,北京就發生涉及電動二輪車事故3.1萬餘起,死亡113人,傷2.1萬餘人。在馬路之外,由於私自改裝、增大電池負荷以及各類質量問題,違規電動車極易引發火災事故。在北京,自去年11月以來,電動車直接引發的大火就吞噬了數十名群眾的寶貴生命。

治理違規電動車是對生命負責

治理違規電動車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今年1月發佈的新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目前正值公示期,新標準設置了最高車速、整車重量、電動機功率、電池電壓、外形尺寸、防火阻燃等關鍵指標,必將促進電動自行車安全性能的提升。車輛生產、銷售企業應負起相應社會責任,嚴格落實國家安全技術標準,保證車輛產品質量。普通市民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自覺不買、不用違規電動車,不做“方便一時後悔一生”的傻事。政府部門要主動作為、善於作為,對於少數為謀取市場利益最大化而置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於不顧的企業和商戶,要依法打擊、堅決取締。

治理違規電動車是對生命負責

治理違規電動車必須解決“重末端、輕源頭”的問題。近日,北京市工商局會同市質監局、公安交管局、公安消防局約談了北京市大中型電動車經銷商及部分銷售門店代表,就電動車的生產、銷售、行駛、銷售場所消防安全等方面問題進行了規範指導。下一步,相關部門將以這次違規電動車專項治理為動力,徹底淨化全市電動車消費市場,全面加強電動車消防管理,嚴格規範電動車上路行駛。

生命最寶貴,安全大過天。在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廣大群眾對公共安全的期盼比以往更加強烈。相關部門要以對人民群眾生命高度負責的態度,抓住這次違規電動車專項治理的效能契機,創新社會治理的理念、方式和方法,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讓違規電動車無處遁形。

文/呂建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