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能替代:三年累計為炎陵提供替代電量4000萬千瓦時


農村“柴改電” 企業笑開顏

電能替代:三年累計為炎陵提供替代電量4000萬千瓦時

▲過去傳統的薪柴加工炒茶。

電能替代:三年累計為炎陵提供替代電量4000萬千瓦時

▲如今現代化的電烤茶工藝。

炎陵縣農業資源豐富,有黃桃、茶葉、竹筍幾大農產品交易市場。國網株洲供電公司運用電能替代特色項目扶持模式,在農村農業生產領域廣泛推行電能替代,積極助力地方產業扶貧,做強支柱產業。

“傳統的茶葉加工是薪柴,家庭作坊模式,用柴火爐燻烤,產量極不穩定又汙染環境。”龍輝平介紹,“後來,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宣傳電能替代的好處,說用電烘製,既快又幹淨,而且產量大。”剛開始,龍輝平還怕電改成本高,茶葉不暢銷,但後來聽到供電公司可列入扶貧項目,免費搭建一條長達500米的10kV專用線路。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還提供義務檢修、節能診斷等增值服務。心裡的顧慮馬上打消,購置了空調、烘焙機、烤茶機等設備。

“如今製茶也講究現代化,有了電烤茶,茶葉加工全部採用機械剎青、機械揉攆,機械烘焙。首創紅茶“搖青”加工工藝,增添了紅茶的色、香、味,形成炎陵紅茶的獨特風格。”談到效益,龍輝平一臉欣喜,他粗略算了筆賬,傳統制茶模式改用電之後產量翻番,純利潤達13萬元。

有了電能替代,炎陵縣茶葉、竹筍的種植、加工規模迅速擴大,目前從事種植的農戶達6000戶,企業21 家,從業人員 10多萬人,

景區“油改電” 綠色生活更清新

電能替代:三年累計為炎陵提供替代電量4000萬千瓦時

▲ 炎帝風景區電動汽車充電站

“以前走在景區,司機一腳油門下去就是黑煙滾滾。”炎帝陵風景區工作人員張先生每天主要負責景區安全巡視,每次景區觀光車駛過,產生的廢氣都讓他難受不已。

去年8月,供電公司投資65萬建設炎帝風景區電動汽車充電站。充電站建成後為景區50輛觀光電動車,提供24小時快充服務。

“嗆人的黑煙再也看不到了,噪音也小多了。”如今,行駛在景區的光觀車由老式燃油車更換為純電動式。遊客們一邊愜意的用綠色觀光車出行,一邊欣賞如畫美景。每輛電動觀光車平均行駛100千米可減排二氧化碳105千克,以1輛車每天行駛200千米計算,全年可減排二氧化碳近萬噸。

近3年以來,株洲供電公司在炎陵投資120萬元,完成51個電能替代項目,累計替代電量4000萬千瓦時。該公司將繼續在農業、交通等領域開展綠色電能替代,助推“美麗炎陵”能源發展。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清潔能源消費模式正在炎陵逐步建立,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在這裡得到初步顯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