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國際大都市,深圳只是國內一線城市,深圳GDP為什麼會超過香港?

愛分享的小兔兔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化大都市,是國際上重要的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而深圳經過將近40年的發展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一躍發展成為國內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已發展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



根據GaWC組織的公佈的城市劃分,香港被定義為世界一線強市,而深圳在世界上僅僅是一個二線城市。但是根據香港和深圳公佈的GDP數據顯示,2017年香港GDP為23049億人民幣,而深圳GDP為22438億人民幣,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看,今年深圳GDP超過香港已經毫無懸念。為什麼香港作為世界一線城市,它的GDP會被一個世界二線城市超過?

首先並不是城市定位越高它的GDP就會越高。芝加哥、洛杉磯、休斯頓這些城市的GDP都比香港高,但是根據GaWC組織的劃分,這些城市的定位都沒有香港高。

香港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其經濟可謂一片繁榮。但是香港和另一個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都有一個嚴重的弱點,那就是發展空間受限。香港陸地面積1104平方公里,人口740多萬,2017年香港的人均GDP已經高達4.53萬美元,這個人均水平已經超過日本和歐洲的英國、法國、德國等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所以香港的經濟增速遠沒有蓬勃發展的深圳快。深圳陸地面積19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已經達到1252萬,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



當初深圳經濟特區的設立,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深圳靠近香港的地理優勢,為了吸引來自港澳以及國外的資金和技術來發展經濟。很大程度上深圳是依託香港才發展起來的,但是也離不開國家對深圳的政策扶持和人民的努力。深圳從1989年GDP首次突破100億大關,1996年突破1000億大關,2011年突破1萬億,到了2016年突破2萬億,成為大陸GDP第三城,“深圳速度”令人驚訝!

深圳是一座移民的城市,“來了就是深圳人”,因此深圳每年吸引了大批的人才、資金和技術,在科技創新方面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就連香港的科技創新都不如。而深圳的產業結構對比香港也有優勢。香港目前主要依靠金融、航運、貿易和旅遊等服務業,而它的製造業大量轉移到了內地,產業空心化。香港的主要行業深圳也發展得不錯,並且深圳的製造業比香港好,深圳擁有一大批如華為、中興、騰訊、大疆、比亞迪、華大基因、科大訊飛等本土優秀企業。因此深圳GDP超過香港也就自然而然了。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相信深圳和香港的經濟會發展得更好!


錦繡中源

深圳為什麼會由一個當初的小漁村,經過40年的發展成為大都市,甚至經濟總量超過香港?

1.深圳利用地理優勢,吸引了大量境外投資,包括香港的投資。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經濟發展最缺的就是資金。深圳的地理優勢確實帶來的巨大優勢。

2.深圳的產業結果比香港更有優勢。深圳一直是堅持產業興市的政策,從之前的服裝廠、鞋廠到今天的華為、中興、大疆,深圳的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換代,越來越興旺。而香港由於面積所限,工業企業不多,主要依靠金融、航運、貿易、旅遊等服務業,產業空心化。


3.深圳市一個年輕的移民城市。每年有大量的人才、資金、科技湧入,給深圳的發展輸入了大量新鮮血液。香港有點排外,沒有人才流入。今天的香港在科技創新、製造業等方面已經遠遠落後於深圳。


紅谷新視界

深圳是依託香港才發展起來的,不是有句話這麼說的嗎,深圳是香港的後花園,但是這幾年深圳卻反超香港了,香港要變成深圳的後花園了!為什麼深圳發展如此之快呢?深圳成為特區之後,集中來自全國各地的追夢人,帶來了資金人才。由於國家給了深圳比較寬容的政策支持以及資金支持,在加上全國精英彙集到深圳,深圳依託香港迅速崛起,成就了好多大型企業,大網絡公司 ,新興行業,深圳已然成為創新城市。


香港是怎麼崛起的?香港是內地和西方經貿交流的中轉站。這個條件在二十世紀下半葉達到最優,使得香港一躍成為國際級的大都市,只不過這樣的好機會,之前之後都很難再找了。 加上人口有限,面積有限,所以香港現在發展乏力!
如果深圳超越香港,香港在想超越深圳就難了!深圳依託內地市14億的市場,彙集了全國精英,(全世界精英其實也不為過)源源不斷的勞動力,深圳的發展空間遠遠大於香港。香港雖然也依託內地市場,但是由於人口、面積的影響,很難成就大型企業,就是有大企業也是依託港口發展起來的。加之內地人去香港還要通行證!通行證以前貌似是保護香港的,以後可能制約香港發展,因為通行證可能導致人員交流不方便。


煙淡而無味


事物是不斷髮展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人類社會的城市也一樣。在世界經濟的洪流中,不同地區經濟會有起伏,地位也會更迭,這是正常的。 香港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以世界最自由經濟體及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一直保持著高度繁榮。雖然,曾經是"亞州四小龍"之一的香港近些年來經濟出現疲軟,增長乏力,但在金融業及服務業佔有重要地位的世界經濟裡,相信具有地緣優勢的香港仍會繼續繁榮,在國際中保持其應有地位。可能是香港的經濟結構中因製造業在大陸改革開放過程中向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大量轉移,萎縮嚴重,上世紀70年代,香港製造業佔總產出的比重高達30%,隨後一直下降,目前不足2%。沒有了製造業,那麼就很難培育出當今信息時代裡能為經濟增長帶來強大動力、由信息技術支撐起的高端製造業及相關產業,因而信息技術產業及高端製造業俱失。只能靠嚴重依賴歐美市場的金融業和服務業拉動經濟的發展,而近些年世界經濟乏善可陳,不是有中國大陸這個"火車頭"拉動,會更糟糕,故而影響到香港的經濟。


深圳則不同,一開始是"一張白紙",可以緊跟經濟形勢靈活進行產業佈局。通過承接從香港轉移過來的製造業打下基礎後,審時度勢的進行產業升級,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依靠信息技術不斷推動產業的升級發展,在不斷優化傳統產業的同時,陸續發展生物、新能源、互聯網、新材料、文化創意、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節能環保、海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裝備等新興及未來產業,充分享受到信息社會帶來的紅利。前沿科技在深圳大有用武之地,深圳成了"中國硅谷",科技的不斷創新之下,"深圳製造"也被鑄成享譽世界的"深圳創造"。產業佈局合理,創新力走在世界前沿的深圳,超越香港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香港在很多方面優勢仍在,尤其是金融業及服務業方面,在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實施過程中,香港的作用和地位是無法替代的,相信在今後粵港澳深度融合發展過程中,香港能充份發揮自身的優勢,保持繁榮。


影子伴你

深圳的GDP是什麼?準不準,水分多少,姑且不論。

據深圳統計局方面表示,按香港財政報告發布當天匯率計算不對,應該按2017年年均匯率來算,目前深圳GDP仍未超香港,不過深港差距進一步縮小。

深圳近年大興土木,基本可發展的土地都去蓋了,不同於香港保育土地不動的原則。

再者,深圳人口多香港一倍,香港730萬人,深圳至少1500萬,這樣體積的人口應該更高GDP才對。

最後,深圳面積也比香港大約一倍。


粵港澳深大灣區長

GDP是國民生產值,這個很多人誤認為我們的收入,打個比方,騰訊一年的營收1000億,利潤500億,營收就是GDP,利潤才是我們的可支配收入。香港的經濟主要以金融服務業為主,以前海運的優勢沒有了,所以香港富豪早期是靠炒房地產起家的。香港在科技互聯網方面就比較落後,所以香港沒有沒有華為騰訊這樣的巨頭。李嘉誠的業務比較多,但都是傳統行業,不是高利潤的科技行業,也沒有新一代富豪接班。因此,深圳超越香港是很正常的,當然深圳的地理優勢還是比香港差一點,香港是天然的港口,所以才能在上世紀發展這麼快,也依賴了中國大陸的市場,沒有大陸的市場,它是很難發展的。


還有多久

我只能說,GDP這種東西雖然很屌炸天,但是曬一曬平均工資,工資的中位數,香港完全可以繼續吊打你十年八年最少。

深圳唯一吊打香港的,只能是科技,製造和工業還有一些加工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香港還是領跑。

還有教育,醫療,法制,康樂和公共設施,城市規劃,香港吊打沒懸念,深圳有待追趕。

地鐵比香港厲害,哈哈。

金融更不用說了,香港的超然地位目前撼動不了。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爛船還有三斤釘,香港目前的缺點很明顯,城市步入老齡化,而深圳正直壯年,香港能否涅槃重生也是未知數,未來的深圳會不會走香港的老路也存在變數。

各大因素評比,香港始終還是國際定位的城市,而深圳還是國內一線城市所以,別看了國內新聞報道說什麼深圳超越香港什麼,那簡直就是狗屁。


Chiu小遠

深圳人口多很多,雖然深圳常駐人口1200多,但是實際可能是更多,人口很可能是香港的2倍以上,而且深圳有內陸源源不斷的年輕人進入,活力十足。而且深圳工業多,工業更容易刷GDP,而香港主要靠貿易金融旅遊服務等拉動GDP。深圳能超過香港確實進步很大,但香港的收入是深圳的三倍,總之深圳未來把科技和高端工業繼續發展,不斷提高發展水平,縮小和香港的收入才是。


財通股匯

很簡單 2者的發展模式已經不一樣了 香港是以金融服務旅遊業為產業核心的城市 而深圳已經發展為全球著名的高科技技術與互聯網經濟為核心的城市,因為模式發展的區別 2者以後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金融服務業是表象經濟,高科技技術產業是實體振興經濟,深圳30年的發展 就是很好的代表了我國的經濟發展 切實苦幹 埋頭進取


MichaelLeung279

香港的創一代的確敢打敢拼,現在創二代有錢慣了,手頭的老本夠吃,也早就習慣了安逸,而深圳不同,任何時候都是創一代時期,敢打敢拼是標配,而且無論是知識儲備,經驗和資金條件,都遠遠超過香港的創一代時期,所以他們科技創新不如深圳,有句話說得好,趨勢勝於優勢。加大開放力度,深圳全面超越香港也只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