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出土四螭頭“回家” 專家稱是否出自圓明園還需考證

工地出土四螭头“回家” 专家称是否出自圆明园还需考证

四尊漢白玉螭頭離開存放了一年有餘的清河街道辦事處,“迴歸”圓明園。

工地出土四螭头“回家” 专家称是否出自圆明园还需考证

《法制晚報》6月5日A07版相關報道引起圓明園管理處關注

2017年2月28日,四尊螭頭在北京清河鎮一處工地被發現,獲得了市民與清河街道辦事處的搶救保護。《法制晚報》此前曾對此事進行了獨家報道。6月12日,一場圓明園流散文物迴歸儀式在海淀區清河街道辦事處舉行,四件出土文物漢白玉螭頭“重歸”圓明園大家庭。不過專家指出,認定清河螭頭出自圓明園,還缺乏足夠的證據。

事件回放 工地挖出螭頭疑出自圓明園

杜澤寧清楚地記得,發現螭頭是在2017年2月28日上午11點左右,清河一處工地上,挖掘機從地下將四尊螭頭刨了出來。杜澤寧記下位置,餓著肚子步行約兩公里,向清河街道辦事處彙報。

工地出土四螭头“回家” 专家称是否出自圆明园还需考证

長度從90到100釐米不等的四尊螭頭需要工人師傅抬上車

杜澤寧判斷,螭頭絕非普通百姓家所擁有,疑似出清河西南兩三公里外的圓明園。看到螭頭照片,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先生首先想到了“方壺勝境”。方壺勝境是圓明園的建築景觀之一,建成於清代,後被英法聯軍焚燬,現僅存遺蹟。

工地出土四螭头“回家” 专家称是否出自圆明园还需考证

四尊螭頭被搬上車準備運往圓明園管理處

據劉陽介紹,方壺勝境上的螭首,最初有數十個之多,後大多遺失。上世紀90年代清理遺址時,還發現過四五尊,和清河發現的螭頭相似。但就目前掌握的信息,還不能下定論說螭首屬於圓明園,只能是一種推測。

文物移交 四尊獸頭同時迴歸尚屬首次

上吻高抬,獠牙側露,雙目圓睜,額頂上生兩角,在清河街道辦事處的院子裡,四尊形制基本相同的螭頭貼牆擺放了一年有餘。6月12日,在《法制晚報》報道《工地挖出四螭首 出自圓明園?》後的7天,“圓明園流散文物迴歸儀式”在海淀區清河街道辦事處舉行。

圓明園管理處主任李博在儀式上稱,近日通過媒體報道得知清河鎮發現四尊獸頭,兩位市民杜澤寧和楊亞榮對獸頭的搶救和保護表現出來了極大的責任感和勇氣,是一份愛國的赤子之心。李主任特別提到,四尊獸頭同一天迴歸圓明園、且迴歸速度之快,這在歷史上是沒有的。他們一定會保護好、修復好這些文物。

下午3點,杜澤寧、楊亞榮,清河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紛紛與螭頭合影留念。隨後,五名工人將螭頭逐一將長度從90到100釐米不等的四尊螭頭抬上一輛金盃車,看到此情此景,杜澤寧的眼睛有些溼潤,他們的努力終於有了結果。

專家強調 螭頭出身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劉衛東介紹說,螭頭是傳說中的一種有角的龍,多用於皇家建築的月臺上,起到裝飾作用。很多建築上的螭頭帶有出水孔,因此還具有排水功能。例如北京故宮、天壇等皇家建築的月臺上,都能看到很多威猛的螭頭。

這四尊清河出土的螭頭,劉衛東判斷,螭頭並無吐水嘴,因此沒有排水功能,也有可能是古建築的備料,尚未來得及打孔。從杜澤寧所描述的現場環境來看,發現4尊螭頭的工地並非其原址,應該是從別處搬運、並掩埋至此,螭頭到底來自於哪裡,還有待進一步考證。但無論出自於哪裡,能放到圓明園保管,都是個不錯的歸宿。

活動插曲 《捐贈證書》忘記加蓋公章

在儀式上,圓明園管理處向杜澤寧和楊亞榮分別頒發了《捐贈證書》,但兩本證書隨後又被圓明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取走。

工地出土四螭头“回家” 专家称是否出自圆明园还需考证

圓明園管理處頒發給杜澤寧先生的《捐贈證書》忘記蓋公章

隨後,杜澤寧在現場和圓明園管理處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工作人員表示會盡快補上公章並將證書送到清河街道辦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