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圓明園”塵封的祕密,追尋林黛玉“瀟湘館”的遺蹟(下)

那麼,圓明園為什麼和會大觀園大有關係呢?

這是因為乾隆三十九年,《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八十《圓明園一》載:清暉閣北壁懸《圓明園全圖》。乾隆二年,命畫院郎世寧、唐岱、孫祜、沈源、張萬邦、丁觀鵬恭繪。御題“大觀”二字。

請大家看清楚了,這就是《紅樓夢》“大觀園”之名的由來!

它是乾隆帝命名的!讀過筆者文章的朋友會知道,《紅樓夢》作者一直在拿乾隆帝取樂。由此可見,富察·明義以為“大觀園者,即今隨園故址。”是完全錯誤的,他不過是猜測而已!

揭開“圓明園”塵封的秘密,追尋林黛玉“瀟湘館”的遺蹟(下)

今天,筆者就帶大家追尋林黛玉“瀟湘館”的遺址。

它的原型,其實就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碧桐書院”。

碧桐書院,位於九洲景區後湖東北角,也就是圓明園大宮門(正大光明)正北500米處。在“杏花春館”(即《紅樓夢》李紈的住所“杏花村”)前往天然圖畫(影射《紅樓夢》裡的“天然圖畫”)的路上。

揭開“圓明園”塵封的秘密,追尋林黛玉“瀟湘館”的遺蹟(下)

它建於乾隆九年(1744年)。雍正時期,院子周圍種有大量的梧桐樹,故名曰“梧桐院”。古人認為梧桐樹能招來鳳凰,這便是“瀟湘館”為什麼叫“有鳳來儀”名字的原因了。由於碧桐書院是清帝讀書的地方,難怪賈政在“瀟湘館”逗留時,笑道:“這一處還罷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

如今梧桐樹已被砍伐殆盡,上面的建築物也被英法侵略軍焚燬。曾經“鳳尾森森,龍吟細細”的“瀟湘館”只剩下一片荒蕪空地,令人一聲嘆息。

揭開“圓明園”塵封的秘密,追尋林黛玉“瀟湘館”的遺蹟(下)

當然,林黛玉等金陵諸釵是《紅樓夢》作者虛擬的,並不存在。但是大觀園卻是有原型的。由於圓明園(大觀園)是皇家御園,一般人根本就進不了圓明園。所以《紅樓夢》的作者必是大清皇子,才會對圓明園如此熟悉,並因此將圓明園裡的景點寫進了《紅樓夢》書中。

而這個作者,其實恰恰就是乾隆的堂兄:愛新覺羅·弘暟,也就是康熙的孫子!他因“九子奪嫡”事件,涉及了皇位爭奪,最後敗北,揮淚譜寫了《紅樓夢》。他和江南“曹家”沒有任何關係,所謂江寧曹家的“曹雪芹”不過是胡適等人的訛傳而已!

揭開“圓明園”塵封的秘密,追尋林黛玉“瀟湘館”的遺蹟(下)

本文由《紅學磚家重評石頭記》的作者賴曉偉獨家發佈。

從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為你解讀真正的《紅樓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