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达人秀》到《创造101》,选秀综艺进化了啥?

综艺的发展是一个互动性不断加强的过程。直播综艺的试水打开了互动视频的想象,但是在视频质量与流程把控方面也带来更大的挑战,没有办法大规模深入发展。到了网络综艺高速发展的时代,则开始有了更多技术手段来满足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需求和创新玩法。

《偶像练习生》、《创造101》,最近大火的两档选秀节目都以前所未有的互动性在全网掀起投票pick的热潮。互动视频把观众变为用户,让观众对视频内容的发展走向有了一定的把控力,一方面加强了他们的参与感,另一方面环节的开放也为节目本身增加了未知感,更加新奇有趣。

更大规模的互动改变了观众与节目的关系

综艺节目的互动性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视频评论到弹幕文化,再到《美国达人秀》、《超女》等选秀节目把选手是否晋级的选择权留给观众投票,这些方式都帮助节目制作者了解观众的偏好,不断调整以迎合观众口味,同时让人们对评选结果没有异议。

从《美国达人秀》到《创造101》,选秀综艺进化了啥?

不过这些互动无论在参与范围还是形式上都非常有限。远不及今年大热的《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

爱奇艺《偶像练习生》将偶像养成模式运用到了极致,以“全民制作人”为概念,将男团成员的每一次晋级都交到观众手上。粉丝们在微博上呼号“救救孩子”争取票数,引发全民打榜、投票。此外会员拥有每日两次投票权益,而非会员则只有一次,这样的会员拉新规模可谓势不可挡。

节目充分调动了“互动”的情绪,练习生们的末位淘汰使得各家粉丝各显神通,纷纷组织起拉票活动,在微博中呼吁“救救孩子!”。

从《美国达人秀》到《创造101》,选秀综艺进化了啥?

偶像的陪伴养成模式能够最大限度调动粉丝参与偶像的成长过程,这是TFBOYS收获大量阿姨粉的主要原因,也是《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作为团体选秀节目,在互动性上大获成功的原因。这个过程能够给予粉丝难得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强互动综艺带来品牌的创新玩法

互动性强的节目也带来更多互动和创新的营销玩法。

《创造101》每期节目都插入了品牌应援视频、创意中插和MV片尾广告,这些短片是选手给品牌拍摄的个性广告,也是选手自己的专属介绍短片,是展现特色与才艺的机会。

这些内容丰富、观赏性强的视频将选手与品牌自然连接,借助节目中不同性格、形象的选手,达到品牌传播的目的,既加强了观众对品牌的认知和印象,又巧妙地与节目建立了新的互动方式。

从《美国达人秀》到《创造101》,选秀综艺进化了啥?

《偶像练习生》也是如此,在节目中设置了“个人福利时间”,练习生在完成个人展示的同时为赞助商进行花式口播。节目同样开设了品牌的专属投票通道,独家冠名的农夫山泉维他命水在节目播出期间被抢购一空。此外,小红书App为粉丝提供了互动平台,你我贷App则为得票前五的练习生买下陆家嘴花旗大楼投放一天广告的机会。

互动综艺背后是IP的生态布局

1. 偶像持续运营,收割IP产业链长尾价值

综艺节目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商业价值变现的新起点。因此对于《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这样的偶像养成类选秀节目而言,更重要的是后续的运营。

为此,爱奇艺与知名节目制作和经纪人葛福鸿成立一家单独的公司,对最终出道的团队进行从经纪到制作的全方位独立运营,共同负责打造该团体未来18个月里的训练、音乐制作和演出。

区别于以往选秀节目后续资源的缺位,爱奇艺显然已经为实现IP产业链长尾收割做足了准备。

从《美国达人秀》到《创造101》,选秀综艺进化了啥?

2. 衍生品开发,附加更高商业价值

《创造101》节目组在选手进驻101大楼之前,就为每位选手准备了衍生产品,包含项链、发带等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和展现的物品。同期腾讯视频开辟节目衍生品商城,产品可同步在商城和赞助品牌小红书上售卖。

这些衍生品是粉丝与节目、偶像之间互动的重要载体,其开发也为节目带来了更高的商业价值。

3. IP多元改编,构建内容生态体系

爱奇艺在《偶像练习生》中的偶像打造不仅局限于视频内容,漫画《偶像游戏》、同人小说《come and pick me!》以及系列衍生品都已经开发并面向市场,形成一套多向联动的内容生态体系。

节目从番外节目的开发、平台互动社区的运营、漫画文学衍生品的开发,到线下粉丝见面会、演唱会,打通了线上线下的产业衔接,全链路布局偶像产业。

从《美国达人秀》到《创造101》,选秀综艺进化了啥?

结语:互联网技术给综艺娱乐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改变了粉丝与偶像、观众与节目、消费者与品牌的互动方式和关系链接。

可以看到,在综艺节目中,互动性可以贯穿于粉丝、偶像、品牌与商业市场的各个环节,将节目IP的商业价值在市场化运作中持续性放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