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爱心公益课堂”开课了

门源:“爱心公益课堂”开课了

门源县第二小学的的学生陈亨芳放学后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拉着妹妹走进东秀水小区,来到社区志愿服务站放下书包开始写作业,东秀水小区的一间活动室现在是孩子们的“爱心公益课堂”。

门源:“爱心公益课堂”开课了

教室里面已经坐了20多个7-12岁的孩子。两位身穿印有“古镇青春志愿者”字样红马甲的老师正轻声地给孩子们讲解着作业题。教室隔壁的一间办公室内,人头攒动,团县委工作人员一边在与孩子们的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一边向大家介绍开办爱心公益课堂辅导班的目的和意义。

门源:“爱心公益课堂”开课了

今年3月,气象社区居民反映,随着我县各乡镇大量农牧民群众涌入县城居住,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由家中老人在县城买房或租房看守上学的情况日益增多,好多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的现象普遍存在,孩子课后无人辅导功课成为家长头疼的问题,这种情况尤其在东西秀水比较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团县委经过调研,本着为孩子服务、为家长分忧的原则,得到气象社区场地支持,以东秀水小区为试点开办了爱心公益课堂,辅导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2个小时。“爱心公益课堂”的教师队伍是在我县服务的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和研究生支教团,一共32名教师轮岗排班为社区小学生免费辅导家庭作业,老师们也非常努力,在辅导完成当天家庭作业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需求,还讲解一些适合孩子成长的社会知识,做一些心理疏导、亲情陪护,并在周末开设了书法及绘画兴趣班。

门源:“爱心公益课堂”开课了

学生苏国仁的奶奶激动的说:“由于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的学习一直成了父母的忧心事,我只能管理好孙子的饮食起居,由于自己没有文化,对作业辅导一窍不通,现在有了这个课堂,完全解除了孩子父母的后顾之忧,我现在就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马巴彦蒙克是这里岁数最小的一名蒙古族学生,她的爸爸在跑货运,妈妈经营一家服装店,每天很晚才回家,以前都是奶奶接到家中之后,由于没人给他听写生字,不会做的题只能空着,等妈妈回家再辅导她的作业,现在每天放学来到爱心公益课堂,不仅家庭作业完成的很快,而且在老师的帮助下,还能完成第二天的课前预习。

门源:“爱心公益课堂”开课了

爱心公益课堂开课第一天就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它一方面解决了农民工、双职工家庭无暇照顾孩子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孩子们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为确保爱心公益课堂能够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团县委发出倡议,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热爱教育和志愿服务的人士加入到志愿辅导教师行列,并计划在场地、志愿者辅导老师人员到位后将在其他社区继续开办爱心公益课堂辅导班,为更多青少年提供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