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鼠為敵!這個奇特職業你絕對想不到

以老鼠為敵!這個奇特職業你絕對想不到

吳鍾林和同事在一處排水口找到老鼠的蹤跡

老鼠“造訪”農貿市場 海鮮攤偷魚吃

今年3月份一天凌晨,王女士早早就來到攤位準備開攤,搬出放置在攤位底下的白色泡沫箱後,她發現箱子底部有一個缺口,缺口周邊還有幾道抓痕,一看就知道前一天晚上老鼠來過。王女士趕緊打開泡沫箱,檢查箱子裡的凍魚有沒有遭殃。兩天後,王女士準備開攤時,又發現老鼠的蹤跡,不過這次沒有那麼幸運,箱子底部有一個大缺口,一條魚被啃去了一部分。

王女士每天做生意很忙,而且她不知道老鼠從哪裡來的,束手無策,只好變換存放泡沫箱的位置,從家裡搬來幾張凳子,安放泡沫箱。為了避免凍魚再被老鼠破壞,王女士找到職業捕鼠人幫忙滅鼠。

吳鍾林做職業捕鼠人有兩個年頭,他和小組其他同事在王女士攤位底下的一個角落,發現了老鼠的糞便。吳鍾林介紹,根據經驗,老鼠不會隨意大小便,它們往往在食物一定範圍之外排洩。選擇排洩地點後,只要沒有出現意外情況,老鼠都會選擇在固定地點排洩。為了找到更多老鼠的活動蹤跡,順藤摸瓜找到窩點,吳鍾林和同事繼續在攤位周邊搜尋線索。“老鼠行走方式有個特點,它們一般沿著牆邊走,而且經常走同一條道,因為這些路線是它們確認過的安全路線。”吳鍾林說,攤位靠近牆邊在內側不易查看,他們只好通過牆邊的爪印尋找線索。

經過尋找,吳鍾林在攤位附近一下水道口處有了新發現。排水口的塑料管道上有被老鼠咬過的痕跡。吳鍾林確定老鼠是從排水管爬出來的。據瞭解,王女士前段時間請工人準備新增一處出水口,以便排除攤位的水,由於工人未及時將該處排水口封堵,給了老鼠進入市場的機會。

找到老鼠的出入口,只是滅鼠工作的第一步。職業捕鼠人一般使用的滅鼠藥物叫“嗅故隆”。該種藥是一粒粒浸泡過藥物的稻子,呈紅色,老鼠吃了以後不會馬上死亡,而要喝水後藥效才會開始發作,中了毒的老鼠體內血液會在三四天內慢慢凝固,直至失去生命體徵。藥效“慢半拍”的設計原理主要是考慮到老鼠找到食物後會分享給其他同伴的特點,以此滅掉更多老鼠。“如果老鼠在行走或進食中突然中毒死亡,它的同伴就會立刻繞道而行,往後幾天都不會再出現。”吳鍾林說。

由於農貿市場有許多瓜果蔬菜肉類等食物,直接在市場內投放滅鼠藥可能會給環境衛生造成影響,因此吳鍾林和同事們決定使用鐵籠抓捕老鼠。夜裡,吳鍾林在籠子內放置氣味擴散性強的鹹魚和烤鴨,在排水口周邊、牆邊、老鼠排洩地等地共放置了4個鐵籠。次日,老鼠果然“落網”了。

吳鍾林介紹,老鼠對自己此前走過的危險路線有記憶,受到傷害後,它們就不會輕易出洞,因此他們決定兩三天後再佈局捕鼠。就這樣,半個月下來,排水口裡的老鼠全部“落網”。吳鍾林說,一撥老鼠被滅後,可能還會有另一撥老鼠“進駐”,他們的工作沒有完全結束,還需要間斷性地回訪,繼續捕鼠。

老鼠很狡猾,在地底下打了多個洞矇騙“敵人”

城市職業捕鼠人不但要消滅室內的老鼠,室外的“戰場”也要兼顧。吳鍾林和同事每天都要巡查小組所負責的區域,檢查鼠洞是否有老鼠,定期更換滅鼠的藥物,滅鼠藥不能隨意到處撒,而是要放在一個管狀的物體裡,一方面老鼠有喜歡鑽管道的行走特點,另一方面防止其他動物誤食。

“有的老鼠生活在洞裡,洞內進長度在4米左右。”吳鍾林介紹,老鼠很狡猾,為了保護自己,它們會在地下打多個洞進行偽裝,矇騙“敵人”。一般發現老鼠洞後,捕鼠人首先觀察洞口周邊泥土的顏色以及是否有爪印,如果泥土溼潤且有爪印,則要在洞內放置滅鼠藥,然後封堵洞口。“第一次封堵後,洞口還會被老鼠再挖開,被挖開了我們就繼續封堵,直至洞口不再被挖開,才能確定老鼠已被消滅。”吳鍾林說。

海口火車站也是吳鍾林所在小組的負責區域,他們每天都會在負責區域巡邏,最近幾年,海口火車站室內未出現因老鼠破壞而造成的損失。

每當颱風天過後,捕鼠人工作最忙碌

吳鍾林所在小組,黃家鵬擔任隊長,他是一名90後,在小組中雖然年齡最小,但捕鼠經驗最豐富。黃家鵬說,他在學校學的是光伏發電專業,沒想到畢業後乾的活竟然與專業毫無相關,當起“有害生物防制員”。不過,他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每逢災難、雨後以及春秋季節,老鼠最為活躍。而在海南,每當颱風過後,也就是黃家鵬他們最為忙碌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