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形成“磁铁”效应难?这个产业园区成功做到了!

招商引资形成“磁铁”效应难?这个产业园区成功做到了!

依靠高效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沈阳中德装备产业园,从2015年12月批准建设至今,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吸引项目超过300个,已落地170余个。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郭忠孝说:“从起点上看,中德装备园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园区。我们不追求经济增长率,而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方针,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聚集区。”

下好改革棋 赢得新活力

2017年3月,管委会管理体制调整,由以区级为主调整为以市级为主;同时组建中德园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德开)和中德发两个国有平台公司。中德开主要负责土地开发整理、基础设施建设;中德发负责战略投资、基金管理、创新孵化和招商引资。两大国有平台公司成立后,楼宇、管廊等一批闲置的政府资产划入,地区发展有了新的融资能力。中德开通过PPP融资76亿元,中德发筹备组建了10亿元规模的并购基金。

为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入驻,中德装备园新出台了出资入股、垫资代建、以租代购、租金补贴、贷款贴息、配套基金等系列政策。

产业瞄高端 创新为驱动

2017年6月13日,德国本土以外唯一的宝马研发中心投入使用;近日,东北大学新材料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签约;东方机器人谷、中德科技大厦10万平方米孵化基地选址建设。

中德装备产业园总规划面积仅有48平方公里。面积小、定位高,决定了沈阳市在中德园的产业定位中,瞄准的是高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和机构。

目前,在智能制造产业中聚集了中瑞福宁机器人、纽卡特机器人、维顶机器人、大族赛特、青岛海通机器人等16家机器人项目;在工业服务业中聚集了国信优易、清华紫光、德国SAP项目。

依托宝马铁西工厂和发动机工厂,中德园拉长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宝马为核心,先后引进了美国PPG、德国海拉(车灯)项目,华暠宝马高压电池、纽卡特行星减速机等19个项目已经运营。目前,园区内聚集了德国CF、德国七福模具、欧拓汽车零部件、彼尔纳汽车零部件等宝马一二级供应商60多家,形成了围绕宝马的高端汽车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中德园成立仅2年多,就签约项目310个,其中落地项目171个,投资额632亿元,都是沈阳振兴发展急需的高端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

环境创一流 服务更贴心

“企业入驻后,不用再担心生产之外的任何事务,就连一般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也将由园区启动的无费区改革埋单。不仅如此,像一些环评、能评、安评等第三方机构评估所需支出的费用,也由政府埋单。”近日,一位投资者感慨,中德园的营商环境,全国罕见。

辽宁省政府明确中德园享受省级行政审批权限。2017年11月,土地规划下放到园区。园区在全国率先实行“承诺审批”。你承诺、我审批,你建设、我监管。华晨汽车零部件、企业公馆、标准化厂房等试点项目,缩短审批时间3个月。

中德园行政事业零收费,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环评、安评等去年减免各种行政事业收费240万元,免除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亿元。

为解决企业融资困难,总规模120亿元的中德产业投资与并购基金获批准,其中60%投资中德园企业项目。

日前,德国工业方案解决商诗道芬公司注册入驻,专门为企业进行工业诊断,提出技术提升方案;园区还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2017年11月21日,600个工位的宝马培训中心与中德园签约,今年将开工建设。

中德园在法兰克福、慕尼黑设立办事处,和德国杜塞尔夫中国中心、德国德盈科技公司等10多家公司建立了招商合作关系。成立才短短两年的中德园,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5亿元,同比增长49%;全口径税收81亿元,增长46%,远超发展预期,中德园正成为沈阳乃至东北振兴的一个新的有力支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