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種糧食了為什麼反而能吃飽了?

斷章70

誰告訴你中國人不種糧食了?如果中國人都不種糧了,你吃的是啥?這個問題或許這麼問更合適:現在的種地人少了很多,為什麼反而能吃飽了?事實上要提高糧食產量有兩種途徑:一種是提高耕地和農民的數量;另一種是提高在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的種植效率。事實上目前我國種糧的人相比過去的確呈減少的趨勢——可能很多農村的朋友都深有體會:儘管家裡有地,但基本都是老人在打理,年輕人很多都進城了。然而與此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問題的另一層面——那就是單位效率的提升,這使我國目前只需要比以前少得多的人力資源就能生產出比以前更多的糧食。

導致單位效率提升的原因首先是因為科技水平的提升: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來雜交水稻、機械化種植以及農藥化肥等技術的提升使農業生產的單位效率相比以往可以說說是大幅度的提升。過去種地是徹徹底底的靠天吃飯,可能一場雪災、蟲災就能導致全年顆粒無收,當然如今的農業生產依然受到自然環境的巨大影響,但隨著抗災能力的提升基本的產量還是有保障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業生產所需耗用的人力資源自然不再需要那麼多了。

除了科技水平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使農業生產的單位效率得以大幅提升——那就是中央惠農政策的出臺。年紀大的朋友不妨回憶一下:在我國土地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到戶之前生產力做農活是啥景象,以率先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到戶的小崗村為例:在承包到戶的當年這個一向吃國家救濟糧的村莊在完成國家的公糧任務後各家各戶手中第一次有了餘糧。此後中央又通過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創新、全面免除農業稅費等措施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惠農政策的出臺,農業生產對人力資源的依賴的確呈逐漸下降的趨勢。當然國家依然有必要在宏觀經濟層面對農業生產進行適度傾斜——這是基於農業生產的特徵所決定的,這不是中國特色,而是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的:農業生產受自然環境的制約很大,這導致其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是無法同新興產業相比的,這樣一來農民增收就會相對緩慢,這時國家必須在宏觀層面進行適度補貼,否則就應了農民常說的那句話”種糧不掙錢,我種糧作甚?“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不種糧食反而能吃飽飯,這是什麼想法,什麼邏輯,是不是吃飽了,腦子漲壞了。可以肆無忌憚的胡吃海喝,無所顧慮的浪費糧食了。


你知道,我國2017年糧食進口是多少嗎?說出來嚇死你,總量是13062萬噸。其中大豆進口9553萬噸,稻米進口403萬噸,小麥進口442萬噸,玉米進口283萬噸,剩下的就是各種特色雜糧。當然進口的還有各種水果,時令鮮蔬,各種肉類,各種海產品。

而我們自己國內的糧食總產量,2017年為61791萬噸,也就是說我們進口的糧食佔總消費的20%還多,你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就是說你家如果有五口人,如果糧食不進口了,其中一人就要吃你們碗中的飯,有可能是你家五口人都有可能要餓肚子。

而大家知道嗎,我們在2017年全國浪費的糧食是多少嗎?足足5000萬噸左右。也就是說,如果糧食不浪費的話,就可以多養活差不多9000萬人口,很可怕吧。

糧食,國之根本,民之命也,現在我們的糧食主要進口國對象為西方發達國家,肉類也是一樣,請大家想想,這是一種怎麼樣的生存環境,是一種怎麼樣的國際壓力。所以說節約糧食,不浪費食物,是很重要的,雖然聽著像一句口號,但實質就是關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個人,至關重要的生存問題。

請重視糧食,杜絕糧食浪費。


滾滾是國寶

首先來糾正這個問題,並不是中國人不種地了,反而能吃飽飯。而是現在的種地人少了很多,不但吃的飽反而還吃的好。如果都不種地了,那肯定是沒有飯吃。那麼為什麼現在的種地人少了這麼多,反而還吃的這麼好呢?


第一,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帶來的結果。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農村生活方式還是“一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那時候種地沒有機械,沒有除草藥,即便是防治害蟲藥也不多。化肥元素種類單一。只有氮磷、鉀肥。什麼鈣、鋅、鎂等之類的微量元素從來也沒聽說過。勞動方式全部是人力。一個人一年只能種5畝地左右。特別是到了夏季,大熱的天還要鏟地。那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實寫照。糧食產量很低,如果遇到了蟲害和自然災害更是雪上加霜。秋糧下來以後,除了上交公糧,剩下的自己吃。因此那個年代種地人吃不飽飯是常有的事。從改革開放以後,科技進步,糧食產量逐年增高。特別是最近幾年,農業基本上是機械化和半機械化作業,各種莊稼專用肥,除草藥,使糧食產量又上了一個臺階。由於機械化的使用,節省了很多勞動力,一個人可以種20多畝地。是以前的四倍。農村的年輕人走進了城市。種地的都是中老年人,而這些種地人也不是天天在地裡,有時候打打麻將什麼。所以提主認為現在人是不是不種地了,有這想法也不奇怪。



第二,進口糧的增長使養殖業快速發展。雖說最近幾年糧食產量提高了,可是國人要想吃的好,全部依靠國產糧食還是不夠的。中國從加入了WTO 以後,允許外國糧食進入中國市場。因此中國的養殖業的飼料,又增加了來源的渠道。比如進口大豆壓榨出來的豆粕和進口高粱都用在了養殖業。這些肉禽蛋奶走進了千家萬戶的餐桌,也替代了很多主糧。以上所說的這些就是種地人減少了,反而吃的飽吃的好的原因。



山野50

種地面積少,不代表糧食會減少,社會的發展就是用最少的土地,種植最多的糧食。看看以下報告吧。



201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61791萬噸(12358億斤),比2016年增加166萬噸(33億斤),增長0.3%。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屬歷史上第二高產年。

近幾十年,中國的糧食種植不斷減少。

有大量地方政府為房地產服務,不斷徵收糧食用地來建設酒店會所房產,也有地方政府徵收土地變為儲蓄地塊,也有徵收土地,改作第二產業。不過這是經濟發展產形升級的結果。

但為何種植面積減少,反而會增產呢?

這是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結果。

60、70年代以家庭小作為主,效率低不說,因為全靠經驗種植,只能靠天吃飯,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雪暴,立刻全社會捱餓。

隨著社會不斷分工發展,家庭式的糧食種植開始減少,由政府倡導集約化發展,並且規劃了各地各種絕對不能改作其他用途的農用地政策出臺。在大型的片區開始用上了播種機,收割機,比以前人工播種收割快几上千倍。

而且溫室種植也一直在嘗試發展,保證無論任何氣候下都能有一定的收成。



國家儲備糧倉的規劃,糧食緊缺時,及時補充,保證糧食價格需求穩定。

科學家對糧食的品種不斷進行優化,特別是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讓水稻更具防倒性,防害性,也讓水稻增產更加飛速發展。

美國第一產業佔比就只有1%,我國第一產業就佔了10%,所以我國第一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希望我國以後能夠在滿足自給自足的情況下,能夠爭取用1%的產業佔比,就能養起全國人民。

希望在新一年,我國能夠富強壯大。

對你有用的話,留下小拇指。萬分感謝。


竹排飄遠海

不種糧食當然可以吃飽,前提是有錢。有錢就可以購買食品。中國城市化進程加速,已經有數億人生活在城市裡面,他們都沒有種地,可是他們可以吃飽飯。只要花錢購買就可以填飽肚子了。中國人為什麼可以填飽肚子呢?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國人有了錢了,有了錢就可以購買糧食。從國內購買糧食肯定不行,耕田就是那麼多,很難增加,而傳統農業技術增產有限,雜交技術也不夠,所以需要向外國進口糧食。

那麼,中國一年向外國進口多少糧食呢?官方數據是,差不多是13000多萬噸。也就是1.3億多噸,其中轉基因食品是8000多萬噸。如果我們不進口這些糧食,首先,我們要增加生活開銷,因為進口的糧食的價格,要遠遠低於國內本土產糧食的價格,比如,我們買外國的大米是1.8元一斤,現在沒有了,去買國產大米,就要3.5元一斤。第二個,可能要餓肚子。有錢的家庭無所謂,一個月工資兩三萬,還看不出來有影響,但是中國還有很多工資收入微薄的家庭,還有很多特困戶,五保戶,他們買不起昂貴的糧食,就可能捱餓。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呢?那就是加快研發轉基因技術。目前,傳統農業技術只能最多年增產1%,而轉基因技術可以年增產3%。

與傳統技術比較,轉基因技術還有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減少對水源的汙染的環保效應,加上轉基因食品安全標準高,研發者,生產廠家,消費者對關注它們,所以轉基因食品會在安全上特別重視,這也讓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遠遠高於市場上的傳統食品。


懷疑探索者

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幸福通常使用介於0—1之間的基尼係數。數值越大,生活質量越低,反之,則越高。

就拿上世紀六十年代東北地區一個普通五口家庭來說,假如全家僅父親一人工作,工資為56.84元,平均下來每人可支配僅為11.37元。倘若將這點錢全部投入到吃喝上仍會顯得捉襟見肘,何況還得剔除必須的日常開銷。平均每人糧食定量30斤,細糧(大米、白麵)供應雖然只佔10%—15%左右,絕大多數家庭平時卻很少享用,只能放在過年或來親戚時才能端上桌。豆油每人每月3兩,經濟條件稍好的家庭只能靠榨豬油補充油品的嚴重不足。夏天還好,有土豆、茄子、芸豆、黃瓜、西紅柿、芹菜、韭菜、甘藍、青椒、洋蔥……等等蔬菜享受,一旦到了漫長的冬天,整整半年多的一日三餐,主食大都是苞米麵和高粱米的組合,副食永遠都是沒有油水的大白菜、大蘿蔔、土豆和酸菜,就連豆腐都見不到。結果,人人面黃肌瘦,又總是感覺飢腸轆轆,30斤的糧食定量根本就不夠吃。假如給一個10歲孩子一隻整雞的話,三下五除二便能拿下,絕不會產生吃撐的感覺,事實上已經吃撐了。

而現在,人們肚子裡油水積存過剩,副食、零食、各種水果不斷的情況下,人均消費糧食數量呈直線下降趨勢。就拿我來說,每月主食不及10斤,大部分都由蔬菜、肉類、水果和酒類替代,就這樣體重仍然不停地增長,只能採取節食的辦法進行控制。

從前,我們缺少熱量的吸收,卻不停地消耗自身的熱量,想胖是自然沒可能。而今,各種熱量進入我們的身體,熱量的消耗卻遠小於吸收的熱量,“三高”和胖子當然與日俱增,即便他們的糧食消耗僅為從前的一半。

由此可見,現在的人口縱然比六十年代增長一番,但人均糧食消費跟從前持平,再加上農業技術的大踏步提高,同樣的土地所生產的糧食數量和種類大相徑庭,要不哪有那麼多的良田變成了今日的高樓大廈啊!


流年逝水148633009

中國的人口每年逐漸增加,人均可耕糧田逐年減少。為何反而能吃飽呢?原因是單位面積糧食產量及人均糧食年佔有量逐年增加。多打的糧食用於飼料糧。用於畜牧業養殖更多的肉類蛋類,現在的民眾每天消耗的糧食也就是400克/每人,糧食消費沒有增加多少,但是由於肉類,蛋類,奶類年消費量增加很多,人們吃的更有營養。所以和過去相比,感到吃的更飽。我國的糧食種植面積逐年減少,原因是可耕地面積在不斷減少,一方面是城市基本建設佔用農田,退耕還林。另一方面,相當一部分農田,改為油料作物農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糧價不穩,市場波動,谷賤傷農,農民棄農進城打工,糧田撂荒,一些糧田受工業汙染已不適合種糧。綜上所述,糧田逐年減少。種田人也減少。但農田機械化,化肥,種子改良(如超級稻,高產小麥)。先進耕作技術,農田水利化。結果糧田少了,種田人少了,但單位糧食畝產量大大提高,人均糧食佔有量大大提高。提供肉食飼料多了,節省的農村大田勞力分流水果,魚業,經濟作物領域。所以形成人們更加均衡的食物組合,更科學的營養搭配。這就是今天,種糧人少了,人們吃得更飽了原因所在。(附註:1962年~1977年。人均糧食佔有量229公斤;1978年~1996年人均糧食佔有量412公斤;2015年人均糧食佔有量452公斤。糧食播種面積1983年114047千萬公頃,2006年105489公頃)




350227zg

題主這個"問",感覺問得怪彆扭、好像不實在。怎麼中國人不種糧了?袁隆平幾十年研發成功的雜交水稻撒播全球,也播撒在中華大地。是否改問種耕地面積減少了,糧食為什麼更充足了?自古以來,城裡人都是不種地用錢買米買菜的。時下建在的七、八十歲的人都經受1960年代飢餓的苦難。據報道當年餓死人在3750萬左右,是中華史上最大的悲劇。過了六十年了。一提起這事不寒而慄、不寒而慄。總之,鄧小平的雄才大略、撥亂反正,分田到戶,大體從80年開始可以一碗又一碗的吃飽飯了。當時,有老人放言:現在死了也甘願了。誰曾想過,千禧年後,百姓的日子比1958年喊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天堂目標,不知好多少了!人民永遠不忘記總設計師鄧小平的豐功偉績、偉績豐功。


楊奇深

這個提問確實很缺少語文修養,如果發揮想象力的話,能回答此問的正確答就是中國人已經不吃糧食了,別笑,羊可以吃草,猴子可以吃水果,如今非洲很多原始部落的人也並非靠糧食生活,現實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人用糧食充飢,特別是中國,甚至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糧食,可見糧食對中國人來講有多重要,那麼中國人不種糧食就變成了偽命題! 古云民以食為天,而當今中國政府對糧食生產極為重視,糧食不但是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石,更是政治穩定的基石,無農不穩是中國這個人口大國的最大課題,糧食安全是永遠不能忽視的重中之重,每年針對三農的一號文件,不止一次提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定國安邦之裕,可以說中國人不但種糧食而且通過各種補貼更激發了糧農的積極性,因此才有了中國糧食生產歷史的十四連增,所以說中國人不種糧食為什麼反而能吃飽了是個極其可笑的提問! 中國現有可耕地不到二十二億畝,可開懇可耕地四億多畝,如果沒有大的自然災害,這些土地所生產的糧食足以保證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但是糧食又作為一種生產資料,因此又有一種總量供給的需求放大性,所以隨著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對糧食的需求也呈現不對稱性增長,化工、醫藥、養殖、釀酒等深加工給糧食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才出現中國每年進口大批糧食的現象,不管是易貨貿易還是平衡貿易總量還是企業行為,足以說明中國糧食生產存在看得見的風險。至於說中國人現在能吃飽了是一種現實,甚至可以說中國人不但吃飽了,而且吃得很好,認真的說這完全得益於中國糧食產量的大幅提高,沒有糧食,或者說不種糧食不可能吃飽吃好!


去看海61366456

首先糾正你這句話,中國人還在種糧食,你不種,不等於其他人沒有種。以前是一畝三分地,家裡養幾隻雞,幾頭豬,或者是一頭牛。用牛耕地。現在是大規模種植,養殖,幾百畝,上千只雞,幾百頭豬。以前畝產幾百斤,現在上千斤。以前男子漢一頓飯吃三碗,現在吃一碗就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