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液体弹道导弹?

香榭丽舍15

提问中的俄罗斯液体弹道导弹指的应该是“萨尔马特”。2013年12月17日俄军宣称他们已经着手研发新一代液体洲际弹道导弹RS-28“萨尔马特”,该型导弹由俄罗斯马克耶夫国家导弹中心于2011年6月开始研发,根据2015年俄媒发布的数据,RS-28长约34米,全重约100吨,属于重型井基洲际导弹,导弹采用液体燃料发动机推进,最大射程超过1.1万公里,可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截至目前,RS-28已经成功进行过两次发射试验,俄军计划于2020年开始列装,替换现役的R-36M2“撒旦”洲际导弹。



萨尔马特

俄罗斯目前服役井基洲际导弹包括R-36M“撒旦”和井基“白杨M”以及井基“亚尔斯”,这三种导弹均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其中RS-36M的服役年龄相对较长,这种诞生于苏联时期的大杀器尽管在俄军披露的性能上依旧非常凶悍,不过随着时间的侵蚀,包括各种零部件的寿命将至,其真实的杀伤力已经大打折扣,所以俄军必须进行更新换代。俄军目前的两款陆基机动型“白杨M”和“亚尔斯”洲际导弹虽然也有井基版本,不过其射程应该有所偏短,否则俄军也不会另外发展RS-28。


俄军宣称其能够突破任何防空系统

大国目前发展固体燃料导弹是趋势,因为液体导弹无论是使用还是维护都太不方便且危险性太大,早期我国的导弹部队在没有固体导弹那会,采用值班制,通常为灌注值班,到期后再抽出,检修,再灌注。现在的液体导弹虽然能够使用可储存的液体燃料了,不过其在安全性能上还是低于固体导弹。俄罗斯此番重拾液体导弹,最主要还是因为液体导弹推力大,运重大,而且服役时间长,维护费也低。俄军目前还有大约46枚行将就木的“撒旦”,如果短期内搞一个同等能力的固体洲际导弹也不太现实,而液体导弹他们至少还有些技术底子。



梁无咎

其实我也是个门外汉,在此斗胆和大家交流交流,谈一谈自己看法。

液体火箭(导弹)的最大弊端就是燃料不易保存,通常腐蚀性特别强,还有毒。所以液体火箭一般是火箭和燃料分离,燃料单独特殊保存,待到需要发射时再分批次按比例加注燃料。这样的方式显然决定了液体火箭不能像固体火箭那样随用随发射。并且还有燃料泄露的危险。也正因为此,各国潜射导弹全都采取固体燃料。

当然液体火箭也有两个固体火箭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门槛低,研究液体火箭远比固体火箭来的简单,我国也是最先研究液体火箭再研究固体火箭的。二是单位液体燃料的燃烧释放的能量更大,这意味着液体火箭可以达到更远的射程。这点从我国上世纪的东风5火箭和新星东风31的对比能看出来。

80年代初的df5使用液体燃料,射程12000km,改进型15000km。

20世纪初的df31使用固体燃料,射程11500km。

另外,在航天领域各大国不约而同的使用液体火箭(比较先进的是煤油液氧和液氢液氧),这也足以说明液体火箭足有可取之处。不仅俄罗斯,中国也没放弃液体燃料火箭,固液两条路走,取长补短。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问主和各位网友。

如有不正,欢迎拍砖。


阿旁

图注:俄罗斯液体燃料的撒旦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是战略弹道导弹发展的大国,历史上发展的战略弹道导弹型号非常多,其中很多都是液体燃料的,战略导弹采用液体燃料,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落后做法,新时代以来各国发展战略导弹大多是固体燃料,但俄罗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停止发展液体燃料的战略导弹,比如,近年来,俄罗斯就宣布成功试射过三级液体推进剂潜射弹道导弹“邮轮”,以及“萨尔马特”陆基战略弹道导弹,据称,“萨尔马特”导弹的发射重量超过200吨,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战略导弹,那么,俄罗斯为什么这么热衷发展液体燃料的战略导弹呢?

对俄罗斯来说,战略导弹采用液体燃料,其带来的优点是很突出的,比如,液体燃料的比冲高,比冲越高,导弹的末速度也就越大,也就意味着导弹飞行需要的推进剂越少。

此外,导弹飞行的末速度越大,同时还意味着导弹的射程越远,或者说射程相同的话,导弹的有效载荷越大。有效载荷越大,意味着导弹可以携带更多数量的分弹头,或者在子弹头当中安排更多的假弹头,以此作为突防措施,提高导弹突防命成功率。

举例来说,俄罗斯最新发展的“邮轮”液体燃料战略导弹能够携带12枚弹头,弹头数量要比固体燃料的“布拉瓦”战略导弹的6枚弹头多出了1倍!

目前,俄罗斯德尔塔级战略核潜艇搭载的战略导弹,就是液体燃料的SS-N-23导弹改进型号,下一步将在“邮轮”导弹项目成熟后,由其替换前者的位置。


兵工科技

俄罗斯之所以大力发展液体导弹,是因为液体导弹的优点决定的。

液体导弹燃料推力大,可以多次点火,并且可以调节推力。

液体导弹击中目标爆炸后所产生的炸后效果会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弹道导弹一般是攻击固定目标,准备时间可以长点,但它的射程普遍比战术导弹远,要求推力大,所以俄罗斯更喜欢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