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俠客吃飯都是2斤牛肉一斤酒?

生活在左

古代俠客吃飯會不會要二斤牛肉一斤酒?我們先來看看古代真的有俠客嗎?答案是幾乎沒有,少數幾個被載入史冊的“遊俠”,都是大財主,一擲千金的人不會只吃二斤牛肉一斤酒這樣的寒酸酒食。而無論哪個朝代(清以前)的酒,都不是論斤賣的,鬥、升、角、壺、斛,這都有可能,但是酒絕不論斤賣。

再來說說牛肉,所謂“切幾斤牛肉”,那是從《水滸傳》看來的,吃牛肉在遊牧民族算家常便飯,但是到了以農耕為主的中原王朝,吃牛肉是一件既不道德也不合法的事情,行俠仗義的人是不可破壞生產的——除非是打家劫舍的梁山賊寇。

在農耕文明中,耕牛一直是奇缺的寶貝疙瘩,宋朝有一年搞普查,全國居然只有只有五千頭耕牛。老病而死的耕牛,肉的價格是豬肉的十倍。而且不許殺牛吃牛是寫進了歷朝歷代法律的:《宋刑統》規定:“諸故殺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殺牛馬者徒一年”。南宋“諸故殺官私馬牛徒三年”。

至於電視劇中無論哪個朝代的“俠客”,無論到怎樣的“雞毛小店”,都拿著一個小白瓷杯子淺酌慢飲,就更是搞笑了:別說是荒郊野店,就是達官貴人家裡,也不會奢侈到用白瓷杯子喝酒,他們用的基本都是青銅酒杯或者黑陶大碗,實在是富可敵國的,可以用犀角或金銀玉器,桃花山打虎將李忠小霸王周通滿桌子金銀酒器還能被魯智深捲走,那種事,俠客們也只能在夢裡想想——要是有那麼多金銀酒器,他們也不用打家劫舍刀尖上舔血了,只要賣掉一兩件,這輩子就是面團團一個富家翁了。

而尋常百姓或者普通軍將要用大碗喝酒,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小杯子喝酒太麻煩,唐宋以前的酒都不是蒸餾酒,度數低得像啤酒,平時喝了可以解渴,放上一夜就會變酸。這樣的酒,就是女人喝上一兩斤也不會醉,所以“俠客”們要是到了飯店只點“一斤酒”,那麼肯定會被人認為是練了“葵花寶典”——一角酒相當於四升(八斤),一斤酒都沒法要,總不能說“給我來八分之一角酒”吧?所以魯智深請客,最少也是“先打兩角酒來”,其實這也不多,十六斤啤酒不到十六瓶,筆者自己還是喝得完的……


半壺老酒半支菸

古代俠客不大會這麼個提法,到了酒家吆喝來“二斤牛肉一斤酒”的。就拿宋朝來說,牛肉論斤不假,但是酒不一定論斤,一般的以壇和碗計量。這種酒的計量方式一直的延續到解放後,散酒論壇,酒提子計量,沒說用秤稱著賣的。



其實到了宋代,我國已經有了蒸餾酒,釀酒技術的革命性進步。也就是說,在以往很多年黃酒基礎上,酒的度數和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只是過濾技術還沒提高,儘管白酒的度數由黃酒的幾度十幾度提高到三十幾度,但是酒體渾濁,仍屬於白酒釀造的初級階段。



再說牛肉。中國屬於東方農耕文化,自古以來種糧為主,典型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產方式。在歷代的農業生產中,耕牛是主要的農業工具,主要勞動力,因而始終受著官府的保護,更是農民的重要合作伙伴。所以,都知道牛肉好吃,就是沒人敢吃,因為你要敢殺牛吃肉,除非不想活了,鄉鄰不饒你,官府要嚴懲。



本題大概是受了《水滸傳》的影響,眾好漢們到了酒家必然的吆喝一聲:“小二,切二斤牛肉,搬一罈酒來!”不錯,古時候吃牛肉的除了綠林好漢,別的人打死不敢。敢殺牛賣肉的也不是規矩生意人,都荒郊野外,官府夠不著的野酒店。



說到這裡,大家都明白了吧?規矩人家是不吃牛肉的。敢賣牛肉的和敢吃牛肉的,都是不怕殺頭的牛人,這也正是這類人的江湖語言,只要是敢賣、要買,暗號就對上了,大家都一路人,“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普濟

古代的遊俠劍客都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為自由灑脫的人生追求。古代人愛喝酒好像更勝於今人,個個都是豪爽的真性情。如果一個大俠不會喝酒或者不勝酒力,基本上就人設坍塌了,所以比功夫更要的是好酒量、好飯量。喝酒時還獨愛配牛肉,不需要別的下酒菜,就大肉最帶勁!

1.古代的斤兩

古代的一兩跟現在的一兩不一樣,古人講半斤八兩,其實一兩隻有30多克。兩斤是生牛肉兩斤,做完也就多半盤,並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樣,遊俠劍客並不個個都是能吃能喝的大胃王。

2.古代的酒度數低

首先,古代人喝的酒可不是我們現在常見常喝的高度白酒。古人們愛喝的酒有汾酒、竹葉青、菊花酒、花雕酒、米酒等多種。以汾酒為例,古時的汾酒屬於黃酒類,因為古人並不知道如何製造蒸餾酒,後來蒸餾的工藝傳入中國後,汾酒才發展演變為白酒。古時的酒的共同特徵就是度數低,別說喝上一斤了,就算喝它一大缸也不見得就能醉的不省人事。

3.古人喜歡誇張

古人喜歡誇張的表達自己情感,這一點在古代文學中尤其得以體現。浪漫派詩人代表李白如果不善誇張,就寫不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名句;要不是“三碗不過崗”的拋磚引玉,也無法如此生動地凸顯出武松的豪爽、英勇。所以很多古代大俠的酒量和飯量都是為了烘托人物和場景吹的牛哦 ~ 其實古人並不都是海量哈。

更多奇葩內容請關注好奇心食堂~ 歡迎大家向堂姐、堂妹提問各類美食問題~


好奇心食堂

首先要說,古代都是用酒罈來裝酒,並沒有明確的斤兩,基本上要酒都是“來一壺酒或來一罈酒”。就跟今天一樣,你也會說給我來一瓶酒,或者來一箱酒,很少有說來一斤酒的。

牛肉代表俠客

我們今天看到的現代武俠小說,都是學習民國時期的小說筆體,而民國小說模仿的是明清小說,而中國武俠小說盛行還是來自於施耐庵的水滸傳。水滸傳刻畫的是宋朝故事,那個時候牛是禁止宰殺的,因為牛是重要的農作工具,殺牛吃牛肉都是犯法的事兒。

因此當描寫一個虯髯大漢上來就要“兩斤牛肉”的時候,只是在著重描述它不服天朝管教,敢於叫牛肉,而給他提供肉食的店家,也只是順嘴答音,給的不一定是牛肉,很有可能是羊肉或豬肉,因為你敢吃,我還不敢宰呢。


也正是因為對水滸英雄的這種描寫,奠定了後來武俠少說對俠客的描寫手法,至於是否符合史實已經不重要了。

古代的酒跟雪碧差不多


除了吃肉,就是喝酒,現代白酒的蒸釀技術是從元朝傳入中國的,但當時並沒有統一的技術培訓和推廣教育部門,因此到了明末清初,才大量的有了蒸釀白酒。那個時候就連茅臺也是米酒,而非現在的茅臺酒。

因此在明朝以前,中國人喝的要麼是果酒,要麼是米酒、高粱酒,也就是咱們現在還有些家庭自己發酵釀造的酒,度數從幾度到十幾度不等,而且酒鋪裡摻水很嚴重。

喝米酒在當時就如同喝飲料,因為米酒是甜的,如同今天的雪碧吧。你說你和一斤雪碧有啥可被賠付的。武松當年三碗不過崗,他喝了18碗,相當於喝了4斤左右,正好是2L裝的大瓶雪碧。

飯量和酒量是衡量武力的重要標準

所謂窮文富武,練武的沒有家裡窮的,因為練武是十分耗費體力的。凡是練健身的都知道,一趟全身的無氧運動,幾分鐘就能讓你低血糖,耗費非常巨大。而練武就類似於健身,而且那個時候人沒啥事兒,練武的就是不停的連,一天吃個5/6頓飯也有可能,每頓飯食量都特別巨大。吃的多少直接可以換算成他練功的投入多少,因此俠客能吃就是小說家對他們的功夫最好的描述。

喝酒也是如此,身體弱的人,越喝越弱,身體強健的人,喝多少都不會影響他的戰鬥力。敢於喝酒喝醉的人,也說明他的功夫特別牛掰,不怕任何人對他的威脅。


白希文

古時的酒是米酒,度數不高,酒壯英雄膽,一斤酒剛好微醺,正好成就一番偉業,2斤牛肉從營養學的角度考慮那的確是超標,但從另外的角度,英雄大多力大如牛,英勇過人,所以需要較高蛋白質的食物攝入,以滿足重體力勞動的需要。

從古代飲食的吃法來看牛肉主要採用滷或白煮的方式,其實個人也曾吃過各地的牛肉,如果肉新鮮且品質好,最佳的吃法就是白滷或白煮。去年友人從拉薩快遞現殺的犛牛肉,到成都後非常新鮮,我只用了姜蔥、料酒,拿來煮成牛肉湯,是我目前吃的過的覺得最滿意的牛肉湯。不僅湯鮮而且肉也特別好吃。

曾在荷蘭吃過生吃的牛肉,新鮮牛碎肉配上芥末醬食用,雖有點挑戰我的心理,但吃到嘴裡沒想到還特別的好吃。曾在甘肅吃過現烤的牛肉,宰殺好後,直接放在炭火上烤熟,一樣的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俠客們2斤牛肉一斤酒,我想可能是想表達豪爽的性格以及愜意的人生吧。


美食理想

我們看水滸傳當中,幾乎每一個英雄出來的時候幾乎都會,說成那樣小二切二斤牛肉來幾角酒。


雖然我們不知道,古代的俠客或者是和江湖好漢們,是否就如斯奈安所作的小說當中所寫的那樣豪爽和精神。但是作為深愛描寫水滸傳來說,他無疑會有一些,當時的借鑑,而明朝的俠客們和江湖好漢的市井流氓們,他們所做的可能會比較符合於三安筆下的好漢特徵,所以以當時的情況來說大快吃肉,大口喝酒就是,普通人眼中的江湖好漢。


但我們知道有一點並不可能,比方說牛肉,牛肉在中國古代其實是極少會出現的,首先牛作為一個家庭最主要的財產,是絕不可能輕易被殺的,而且市面上也不可能有牛肉的出現,很多政府對於,牛的保護都是比較上心和有法律依據的,在古代牛不可以隨便被殺死,如果真的要殺了牛,其實是會有,危險的,而且也是觸犯法律的,這樣的情況作為,在中國古代不可能有牛肉大範圍的去販賣


古代的市井,大家所吃的大多都是,狗肉羊肉河馬肉,而絕不可能有牛肉的出現,畢竟在農耕社會當中,一頭牛對於家庭和社會來說,代表著糧食的生產和產出,不可能把牛殺來吃肉,也雖然不至於像印度社會當中,把牛作為神獸一樣的供奉,但是留在封建社會當中,此舉足輕鬆的財產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發銀色子彈

似乎在大家的印象中,中國歷史上古代的大俠都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這樣的人才能被稱之為豪傑。這個說法,說實在話令人不敢苟同,只能說是他放蕩不羈吧。難道說不大口喝酒,不大口吃肉的人,就不能成為英雄了?

言歸正傳,在小說或者影視劇中,大俠們每次吃飯必點的兩樣東西,牛肉和酒,這是為什麼呢?尤其是《水滸傳》裡面,似乎牛肉都已經成標配了,那麼真實的歷史中也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小說和歷史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真正瞭解歷史的都知道,牛肉在古代是禁品,絕對不允許吃的,耕牛是絕對不允許宰殺的,每個朝代都有相關的規定,農業大國耕牛可是寶貝。在漢代的時候,如果殺了牛,那可是要償命的,即使牛是私人的財產,也不行。

據說清朝的時候,慈禧吃盡了山珍海味,愣是沒吃過牛肉,不是她吃不到,而是她不能吃,她是個表率,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看著呢。歷朝歷代都在保護耕牛,要知道,在古代,一頭牛的價值,可是比一個成年的勞動力價值高很多的。

那麼小說中為什麼非要說這些大俠吃的是牛肉呢?其實說白了就是突出這些大俠們藐視法律,和統治階級,和朝廷對著幹,這就是一種對抗行為。

至於大口喝酒,這個很正常,古代酒的度數和現在有很大的區別,能喝那麼多一點也不意外。如果換個能喝的現代人去了古代,估計能將這些好漢們喝的懷疑人生。說白了說大俠們喝酒吃肉,一是顯示他們的英雄本色,另一方面就是顯示他們敢於抗爭。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電視劇裡面,但凡涉及到古代大俠吃飯的場景,都基本離不開這一句“小二,我要二斤牛肉和一斤上好的酒,快點的”,或是一句差不多的話。例如在《水滸傳》裡這樣的情節就不少。

在景陽岡的時候,書中一幕寫到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在宋江遇李俊的時候,宋江也曾說:“我們走得肚飢,你這裡有甚麼肉賣?”那人道:“只有熟牛肉和渾白酒。”

可見牛肉和酒是古代行走江湖的人的標配,先說說為什麼古代的俠客喜歡喝酒。我們看到的許多場景都是古代的俠客都是抱著一個大酒罐子,汩汩的喝著,最次的也是拿著 一個大碗一碗接一碗的喝著。

在元代以前,就是到南宋為止的酒都是發酵酒,度數最多不高過20度。大多是10度以下的米酒,發酵後就過濾而得。所以有"李白斗酒詩百篇"之類的詩句。像武松過景陽岡喝的那十八碗酒都是20度以下的,甚至是十幾度左右的酒。

小說中描寫的喝酒場景很多都是為了展現人物的豪爽,酒桌文化源遠流長,能喝酒就意味這裡能在酒桌上混得風生水起,在外面也會混得不差。再看看小說裡的俠客們,基本都是朋友遍天下的主,會喝酒是交友的標配。

值得一說的是自北宋時期遼國、金國、元朝等草原民族進駐中國以後,才有蒸餾酒的首創和發展。因為他們世代祖居北國的草原,氣候嚴寒,環境惡劣,必須要喝高濃度的酒才能保暖。

後來滿清入關,因為也是由於東北天氣酷寒,所以再次引起一股高度蒸餾酒的熱潮,我國的酒的度數徹底的提高。這樣的提高其實是不太適合一些中原民族的,從開始的十幾度的米酒到五六十度的白酒,可想胃遭受了多大的磨難。

現代人很多人認為中國酒度數高難喝,尤其是喝多了之後非常難受。其實這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原本是胃已經適應了低度酒,後來酒的度數卻提高了幾倍,不適應也正常。

例如日本人的清酒是借鑑中國黃酒的釀造法而發展起來的日本國酒,雖然是號稱白酒,但度數卻只有14-18度,與葡萄酒的度數相仿。

史書記載公元7世紀中葉之後,朝鮮古國百濟與中國常有來往,併成為中國文化傳入日本的橋樑。因此,中國用“曲種”釀酒的技術就由百濟人傳播到日本,使日本的釀酒業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而公元7世紀的時候,剛好是我國的唐朝,這也側面說明了我國當時的酒精度數並不高。

如果說喝酒是正常的事情,店家賣牛肉的性質可就嚴重多了,那可真實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牛肉在古代被視為最高級的祭品,位居祭祀大典所用的“三牲”之首,可見其重要性。

同時牛是農耕民族的重要勞動力之一,受到格外保護。西周時就有“諸侯無故不殺牛”之說,自漢朝以下至唐宋元明清各朝,都對私自宰殺耕牛定有明確的處罰辦法,如罰錢、流放,甚至嚴酷到砍頭。

當然,禁宰令下並不意味著無牛肉可食。法律又有規定,老病的牛馬等是可以宰殺的,只是須先由官方認可,如宋代就有這樣的法律規定:“諸馬牛死報本廂耆鎮,即時驗實開剝。”

但是這樣看來,正常來說古代人是很少能吃上牛肉的,畢竟限量供應。普通飯店就算有牛肉也不會大量的明目張膽的銷售,敢明目張膽的銷售的要麼有官方的許可,要麼是民間暗中販賣的牛肉。

梁山好漢們四處大嚼牛肉,很明顯與朝廷的心思不符啊。你想看看,耕牛是用來生產的,要是有風氣把吃牛肉帶動起來,多少牛都不夠殺的。況且牛是保證古代人們吃飽飯的的重要工具(雖然基本都吃不飽),往大了說可以關係到王朝的統治,你這樣搞不是噁心朝廷,不服統治啊。

我國的許多小說都表現了反抗精神,例如《水滸傳》的中心思想是宋代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而作者的心思也想借此表現對統治者的不滿情緒吧。(猜的,誰特喵沒事去揣摩幾百年前人寫書的心思)

不過我覺得下面這個原因比較靠譜,說的是古代俠客基本上都是練家子,沒有點功夫早就被人宰了。所以他們練功和打鬥都是重體力活,要說沒有消耗,那是神話。恢復體力的基本辦法,休息以外就是吃,尤其要吃肉。

看看西方那些人,天天吃肉,一個個長得五大三粗,如果不談內在的,看外表還是蠻能唬人的。而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受人喜愛,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所以如果古代真的存在那種俠客,我估計是為了補身體,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小王子木有錢


牛肉配燒酒,見於《水滸傳》。一股英雄豪氣躍然紙上。

古代的武松:“店家,隨便切幾斤牛肉,篩些酒來。”

現代的你:“老闆,先烤十個大腰子,搬一箱啤酒!”

都是一種豪爽之氣。高端大氣上檔次。

失身事小,丟面事大。



其實,在古代是很少有牛肉隨便賣的。屬於違禁品。

吃牛肉,符合英雄敢為天下先的邏輯。也有眼球效應。

吃罷放下一錠紋銀(遠超酒菜錢),大笑而去。

如果換成說“殺一隻雞來”、“摸出幾塊碎銀”,豪氣感蕩然無存!

中國農耕文明的傳統。早在春秋戰國期間,秦國就制定了“廄苑律”,規定每年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評比耕牛。排名落後者會受到處罰。

在漢代,《鹽鐵論·刑德論》記載用“盜馬者死,盜牛者加”等嚴刑酷法來保護耕牛,“牛乃耕農之本……國家之為強弱也”。

唐宋元,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對牛尤其是耕牛都十分重視。《元史·本紀·順帝》記元惠宗言:“盜牛馬者劓(割鼻子)。盜驢騾者黥額(用刀刺面額然後塗墨),再犯劓。盜羊豕者墨項(後頸),再犯黥,三犯劓。劓後再犯者死。”



再說說古代的酒。

南宋以前的中原酒都是發酵酒,度數不高,最多不高過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發酵後就過濾而得。

所以有“一壺濁酒”的說法。李白動不動飲“斗酒”。

武松一連喝了十八碗。

從元代起,高度的蒸餾酒才開始帶入中原。大碗喝酒越來越少見了。

米酒的好處是當時不醉,喝的時候顯得有酒量。卻迎風倒,後勁十足。

如果不是礙於面子,武松也回店大睡一場,更不會有醉打猛虎的故事了。


從《水滸傳》起,凡英雄豪傑,莫不大口吃牛肉、大碗飲豪酒!縱四海,仰天笑。

這是一種文學臉譜化。



鵲華煙雨明湖風

看到這個問題,又勾起了我上學期間的回憶。別看小法是個女生,但卻是個女漢子,上學時女同學們都喜歡看時尚雜誌、言情小書,我除了也看言情小書外,武俠小說和中國傳統小說也愛不釋手,像笑傲江湖、天龍八部、水滸傳等等古代和現代小說都看了不少。

這些小說中,作者尤其喜歡描寫主角進了客棧,點上兩斤熟牛肉一斤酒,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場景,彷彿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是英雄好漢~其實水滸傳小說中,對英雄喝酒吃牛肉的描寫最頻繁,現當代的很多武俠類小說,都會受水滸傳的影響。

因為看的多了,我曾經一度想嘗試喝酒到底是什麼感覺,結果喝了一口52度白酒,就辣的立馬吐了出來,心想:古代好漢真能吃辣~

這個問題的背景實際是這樣:古代白酒的技術還不發達,到了宋代才有蒸餾酒。酒的度數比較低,不比現在高度數的白酒。因此當時很多人都有喝酒的習慣,而且喝酒的量也比較大,跟現代喝啤酒的人更多是一個道理,因為度數比較低。

肉在古代屬於稀缺商品,尤其是在農耕社會。而牛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力,古代法律會保護耕牛,甚至有的朝代會處罰擅自殺死牛的百姓。因此,在古代,吃牛肉實際上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雖然牛肉好吃,而且營養價值極高,但真正吃的人卻很少很少。水滸傳本身就是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小說,與當時的社會現實衝突越大,越能體現叛世背道的精神,小法猜測正是因為這點,所以書內經常會出現吃牛肉的場景。另外,如果當時的英雄好漢不吃牛肉而是吃豬肉,則犯了大忌,因為水滸傳成書於明朝,明朝皇帝姓朱,民間避諱極多,是一定不會在書內過多出現吃豬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